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评论员:杨振宁入籍入院,显中国引力效应

光明网评论员/光明网
2017-02-22 15:26
舆论场 >
字号

杨振宁  光明网资料图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目前仍处于赶超一流阶段,需要大量的经费花在刀刃上,用于科研投入。但同时,创造条件让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可以自如地“归来”,同样意义非凡。

杨振宁的科研成就毋庸置疑,有学者列举他的13项诺贝尔级别的成果,是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在国外完成的,而他本人亦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五十年代之后,海外科学家归国基本趋于停滞。七十年代初,已是海外华人科学家杰出代表的杨振宁率先归国,引发了一轮海外科学家的归国热。时至今日,杨振宁依然在捐资助学、探讨公共话题、提升中国科学的国际视野等方面积极奔走。

杨振宁学术生涯的头和尾,都是在中国度过的:在西南联大完成了硕士教育,晚年又定居中国并入籍。其间的国籍转换,也成为人们聚焦的话题。他于1964年入美国籍,彼年四十多岁,据说其父反对;2015年放弃美国籍,此年九十多岁,据说美国朋友不赞同。两次入籍、两次放弃国籍、两次都面临着反对,这样的决定,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如今杨振宁入中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依然有风向标的意义,这验证着他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也验证了更加开放的中国所凝聚的引力。

杨振宁在回忆录中曾写道:“1971年夏天我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那天乘法航自缅甸东飞,进入云南上空时,驾驶员说:‘我们已进入中国领空!’当时我的激动的心情是无法描述的。”而他入美国籍时,“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并且“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杨振宁那一辈科学家,亲眼目睹了国家玉汝于成的过程,其家国情怀可以想见,这种痛苦是值得体味的。欣慰的是,时移事改,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已不需要科学家承受去国怀乡之苦,亦不必令科学家面临“痛苦”的抉择,相反,还会对落叶归根施以关怀与宽慰。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科学家有国籍,但科学无国界,让国籍不成为科学的羁绊,更不能成为科学家的道德困境,是杨振宁阔别51年之后重归中国籍的一个启示。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为霞满天的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原题为《杨振宁入籍入院,显中国引力效应》)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