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视野缺损原是青光眼,高危人群要早检查

澎湃新闻记者 肖蓓
2017-02-26 19:38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生活中,我们对视野的理解,是指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而医学上,我们能用眼睛“余光”看到的范围叫做“视野”。视野狭窄,对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不能驾车、过马路也非常危险。那么,哪些疾病会损害视野?应该如何进行早期筛查呢?

哪些疾病损害视野?

老刘所在的单位最近组织一年一度的体检。在眼科检查眼底后,医生建议老刘去医院眼科查查视野。老刘想:“为什么检查视野?我视野开阔着呢!”结果,老刘到眼科检查后发现视野有缺损,眼压也偏高,属于一种开角型青光眼。经过及时治疗,老刘的眼压正常了,视野也没有进一步损害。

临床上的“视野”究竟是什么概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王一心主任医师解释称,视野是指双眼向前方的目标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如果说我们平时检查眼睛时的视力为“中心视力”,那么视野反映的就是“周边视力”。

视野同视力一样,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影响。比如视野狭窄的人不能驾车或从事较大范围活动工作,相当于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工作。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视野小于10°者,即使中心视力正常也属于盲人,生活非常不便。这是因为如果视野狭小,就好像通过一个狭窄的管筒看出去,前方看得很清楚,但周边的物体却看不见。视野狭窄的人过马路时非常危险,可能对身边疾驶而过的车辆毫无察觉。

哪些情况会出现视野的缺损或狭窄?王一心说,有许多眼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视野的特征性改变,比如开角型青光眼,在其进展过程中,就会在视野上出现特征性的变化。在视野检查中,如果发现视野的一角或半边看不见,可能有视网膜脱离、偏盲、视路任何部位的血管性改变;如果视野中有一个看不清的区域,应考虑到眼底有病变;如果看不清目标的一部分,则要考虑到眼底黄斑部病变、青光眼或视神经病变。

因此,视野检查在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早期的视野检查,为手动的中心平面视野计和周边弓形视野计。现代的视野检查法不但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而且与其他视功能检查相结合。视野检查属于一种心理物理学检查,反映的是患者的主观感觉,因此需要患者的配合。

影响视野检查结果的因素大致上有三方面:1.受试者的精神因素(如理解力、注意力及反应灵敏性)、生理病理因素。2.仪器因素。3.操作者的检查方法和经验。值得注意的是,自动视野计初次检查的可靠性较差,受试者有一个学习、掌握的过程。随诊复查视野有否改变,必须采用同一种视野计。

早期检查保住“余光”

青光眼损害视野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它像一个小偷将患者的余光(视野)一点点蚕食。若不及时诊治,患者终将失明。因为青光眼难以根治,也不能逆转,因此,预防青光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眼科郭文毅主任医师提醒,青光眼病人常常有眼压高,而眼压高可能会引起眼睛疼痛,因而我们自然会想到“青光眼一定有眼睛胀痛”,这其实是误解。一项针对401位青光眼患者的调查表明,仅有3%的人有眼痛、头痛等明显症状,41%的患者只有眼睛异物感、刺痛、视觉障碍等不典型的症状,剩下56%的患者没有任何自觉症状。

青光眼主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只有在急性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才会出现明显的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而在没有发作的时候眼压是正常或者缓慢升高的,因此患者不会觉得眼胀头痛。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眼压是慢性升高,且往往仅中度升高,患者亦不自觉。我们在体检中看到过有的患者眼压高出正常上限两倍多亦不自知,更不用说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还有一部分人眼压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称之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导致的视野损害无法逆转,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又不明显,主动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就非常重要。只要及时治疗,绝大多数青光眼病人都可以终身不落残疾。

一般来讲,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患者、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是青光眼的好发人群。对于这些人,更应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增加青光眼的筛查项目,如眼压和眼底检查等。主动进行筛查是完全可以早期发现并在有生之年保住生活所需的“余光”的。

另外,青光眼并非老年人的专利。有的患儿甚至在胎儿期就已经患有青光眼。对于视野已经严重损害的患者,也并非完全没有治疗希望。一些有望逆转视野损害、恢复余光的治疗也正在进行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即会进入临床应用。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