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中年80后”与网络话语权

2017-02-26 19:41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曾被视作年轻一代的80后,近来被两句话撞了腰:一句是“1988年的中年女子”,一句是民谣歌手赵雷母亲“34岁老来得子”。

1988年生人其实已近而立之年,过了联合国定义的“青年”的年龄区间(15岁至24岁之间);说34岁“老”,可能指的是适宜生育年龄。但这不妨碍“中年”“老”等字眼,戳中了以80后为主的一大拨人的痛点。

“80后”的概念,最初是在2000年前后被提出的,它跟“千禧一代”那样,其意涵超出了年龄本身。这群人在经过相当的资源积累后,如今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在创富、消费等领域的主力,乃至成社会砥柱。

80后显然不甘心认“老”——社会心理学上的“老”,是跟话语权资源配置联系在一起的。“人到中年万事休”,说你老,意味着你不行了、该认命了,甚至是该让路了。这是那些自以为站在时代风口上的80后们不堪领受的。

更何况,这代人也是马云口中说的“互联网世代”,是最早被互联网文化浸洗的一代人。互联网时代抹着“拽酷萌”底色的文化,也形塑了他们的年龄层认同。

互联网的本质是年轻态的。美国作家汤姆•彼得森就说:“网络社会是个没有尽头的青春期”。网络拉长了很多80后网民心理上的青春期,降低了其心理年龄。

但是,另一方面,网络时代更会把审美取向、资本估值,向更年轻的群体倾斜,这两年,以A站、B站为代表的90后乃至00后,向社会核心输送着自己世代的“萌文化”;拥有“更年轻用户”的网络应用,在资本市场上更受追捧。

因为互联网的逻辑很简单,社交媒体上的话语权是以时间为代价的,90后、00后远比目前牵家带口的80后、70后更有闲;互联网是一种“期权经济”,资本更看重将来,所以,90后、00后们更被资本推捧。

于是,在网络“年轻就是正义”的价值引领之下,80后备感压力,不得不对90后、00后们迁就、模仿。已不再年轻的80后,在朋友圈用美颜嘟嘴照“装嫩卖萌”,假装自己也很欣赏“鬼畜文化”,使用着“前方高能”“我好方”“23333”的表达。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互联网无疑加剧了这种世代更替的烈度。但是,网络社交文化的“唯低龄马首是瞻”,并不是社会的全部;彼得•潘综合征也未必不是新问题。70后、80后不必沮丧,90后、00后不必傲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