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徐有威:皖南山沟里的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钟源
2017-03-08 14:4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家决定以西南、西北地区为重点,开展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经济建设运动,三线建设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三线建设有大、小三线之分:西南、西北地区是大三线;中部及沿海一、二线地区各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截至1970年代末,全国共有268家小三线企事业单位,约25万人参加了小三线建设。

全国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分布图

上海的小三线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小三线中,门类最齐全、人员最多、规模最大,尤其具有代表性。从1965年选点开始,到1988年调整交接结束,七万余名的上海职工及其家属响应国家“好人、好马、好刀枪”的号召,奔赴皖南山区,开山炸石,修路架桥,在皖南山区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以军工企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为当代上海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上海皖南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分布图

在这24个寒暑中,在相当于半个比利时面积大小的皖南土地上,八十家企事业单位的上海职工们演绎了怎样的故事?近期,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做客“小有文化”,做了“重现皖南山沟里的上海”主题讲座,分享他的小三线研究成果和轶事。

徐有威教授在位于四川攀枝花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小三线建设分馆。他为这个分馆的建设助力良多。

自2009年开始小三线研究以来,徐有威和他的研究团队积累了大量档案、报刊、工作笔记和日记等研究材料,先后完成采访上海和安徽两地近两百名与小三线建设有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整理了二百万余字的口述史料,主持和参与制作了多部有关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以多种语言和方言,在全球范围播放。去年11月,徐有威在上海大学举办了主题展览,得到众多亲历者的热捧。徐有威家里堆满了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小三线建设的资料和文物,他88岁高龄的父亲用毛笔题字“上海小三线编辑处”,贴在他书房的文件柜上。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徐有威希望通过“口述史——纪录片——博物馆”这“三部曲”,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多元化展现,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小三线,感受这段历史中七万余名上海职工积极投身其间的绝对“正能量”。

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关系

上海地势坦阔,没有可供战略防备的腹地,不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经多方调研,最后选择临近上海的皖南山区作为上海的小三线基地,沪皖之间由此建立了长达24年的联系。徐有威对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关系做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皖南小三线民居化的房子,当时认为这样可以躲过敌对势力飞机的轰炸

上海职工刚到皖南时,对当地的初始印象是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路,有的农民连县城都没去过。农民对工人的印象则是:工人每天按时上班,下雨天都上班;上班一声不响地干活。因为按照农民的惯例,雨天就有可能不用下地干活,干活的时候自然也可以聊天。工人们带来的汽车、电灯、风扇等工业产品,当地农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做出了“给汽车喂草”、“用灯泡点烟”等举动。小三线女职工穿裙子也被认为是有伤民风之举。小三线职工工资高,吃的好、穿的好。相比之下,皖南民众的生活条件则艰苦得多,这种强烈反差很容易导致部分人心理失衡。

河南南阳境内的焦枝铁路的铁路桥上留下的当年“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

随着三线保密性的弱化,上海职工与当地民众的交往逐渐增多。在皖南的“小社会”中,上海作为都市文化和时尚元素的先行者,其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对皖南民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皖南人原先穿“大脚裤”,后来学着上海人着装的样子改穿“小脚裤”了。当地居民一向不吃黄鳝和螃蟹等,这种饮食风俗自从小三线职工进山之后开始改变,他们逐渐开始吃这些曾经被视为禁忌的食物。皖南的青年人受到小三线职工的影响,久而久之,穿戴打扮和上海人一样了,上海话也会讲了。不仅如此,经常跟小三线职工接触的村民,也能听懂上海话、会说上海话;上海人也能听懂、会说一些当地方言。

皖南小三线险峰光学仪器厂的职工帮助当地农民抢收抢种

除了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上海小三线还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大改善了皖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免费通电供水;开放医疗资源;提供工作岗位等。“现在再去采访这些老农民,很少说(小三线)不好的。”徐有威说,“这也是口述史需要注意的问题,人们在不同时期会强化某些记忆。”

小三线职工的婚姻问题

青年职工结婚难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出现,之后逐渐成为安置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难题。这个问题同样为徐有威所关注。

小三线企事业单位所需工种多以男性为主,造成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加之小三线工厂地处皖南偏僻,对外联系困难,男青年难觅对象。八五钢厂有5000多工人,几乎都是男职工。1969年建厂的时候,很多人只有十八九岁,过了十几年还没找到女朋友,婚恋问题愈发凸显。上海有关部门本想在皖南建个棉纺厂,让钢厂的男职工和棉纺厂的女职工联欢,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结果皖南既没有棉花,也缺乏水资源,建棉纺厂的构想自然落空了。

1973年皖南险峰光学仪器厂首届文艺汇演

早在1973年,贵池钢厂曾就青年职工恋爱婚姻困难的问题向上海市有关部门提请解决。20世纪80年代初,小三线面临军工订单大幅度下降和“军转民”的严峻形势,作为使小三线职工安心扎根皖南的补救性措施之一,上海市才开始着手修补职工的婚姻问题。正所谓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各企事业单位想方设法扮演起红娘的角色来。

以八五钢厂为例,他们想了一个“奇策”——报纸征婚。事先与上海市劳动局等机关做好协商,以工厂的名义在上海的《青年报》等报纸为职工征婚。征婚启事上列举了八五钢厂的几大优势:第一,跟八五钢厂的男工结婚,工厂可以解决工作问题;第二,解决上海户口。当时,上海为了稳定职工,虽然他们在安徽工作,但都保留着上海户籍。结果全国各地的应征信件蜂拥而来,甚至有些地方上的女干部都来征婚。

据载,先后有不少青年工人在这前后解决了婚姻问题。各厂如约将嫁过来的女青年留在厂里做工。几年后,又逢小三线撤回上海。好多女工在回忆时说,她们做梦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上海人,本来觉得婚后在皖南有个安稳的生活就很知足了,没想到“好上加好”,回上海还分了房子,都有工作。这些都仰赖于当时上海市政府“所有和小三线职工结婚的配偶一起回沪,不再人为造成两地分居”的人性化政策。

1986年小三线调整回上海时,工人们唯恐政策有变,尽快回上海,连厂区黑板报的字都来不及擦。黑板报墙壁上面有雨搭,故直到今天,当年的字迹还依稀可见。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