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盾量子助力国网“量子黄金甲”,“黑科技”加持杭州亚运会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王蕙蓉
2022-01-21 15:34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量子通信“黑科技”加持2022年杭州亚运会,届时为亚运会供电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近期,国盾量子助力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电力铸甲师”项目,在国家电网全国“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中荣获“一等优秀青年创新项目”。

“量子密钥”加持亚运会

“电力铸甲师”项目技术很快投入应用。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与国盾量子合作,在原有的光纤通道上架设起专属量子信道,用于传输光量子信号,实现杭州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亚运会主场馆等重要城区的电力系统数据紧密互联,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供电提供重要保障。

通过量子通信技术这一“黑科技”的加持,国网杭州公司不仅可以实时接收电网数据中心、保电现场的数据,还可实现各级指挥中心和重要场馆之间的传输通道加密,从而保证指挥体系中音视频通话、保电系统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

“量子通信技术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无法破解,从而保障了亚运会期间,没有人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供电进行干扰。”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电力铸甲师”项目负责人胡锡幸说,“以前通过光纤也可以实现远程遥控智能开关,但有黑客入侵的风险。而‘量子加密’技术以单光子作为密码的载体,生成的量子密钥具备不可破解、不可窃听的优点,是绝佳的通信密码。”

“现在量子技术与配电线路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大大压缩了故障隔离和恢复时间,将架空线路故障平均恢复时间缩短至1分钟。”胡锡幸表示,以前架空线路发生故障时,不仅需要巡线查找故障点,还需工作人员现场操作,故障研判处置需要几十分钟到几小时。

“量子黄金甲”防御电网安全

电力系统场景复杂,配网设备点多面广,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推进,大量新型电力终端设备接入电网,如何让设备既安全互联,又可靠运行,且经济高效,成为电力行业亟需思考的问题。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电力铸甲师”项目应运而生,团队打造了配网量子加密智能设备。基于国盾量子商密合规的产品及技术服务,通过和电力设备相结合,研制量子加密核心产品,对智能开关进行改造,实现电力指令不可破解,有效解决海量无线终端的安全接入问题。

未来,在“量子黄金甲”的技术防护下,浙江省电网安全防御将实现技术和业务上的跨时代升级。

国盾量子调控部经理王哲辉曾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介绍,国盾量子研制的量子保密通信组网产品、量子应用产品可与经典通信设备、应用终端、光纤网络共同组成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基于该网络为用户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其中,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包括量子密钥分发设备技术、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技术、量子安全应用技术。

“量子黄金甲”的实际应用具有“更经济”、“更可靠”、“更高效”的特点。具体来说,“量子+无线”的方式,以无线传输替代有线光纤,最大限度融合公网资源,仅浙江地区可减少光纤敷设成本9.84亿元;“量子+终端”的功能,将全面开放智能开关遥控功能,平均故障隔离时间从45分钟压减至1分钟,最大限度减少电网大停电风险;“量子+中枢”的网络,强化安全密钥动态管理,盘活浙江配网设备50万套,并在绍兴、金华等地推广应用。

量子“黑科技”多领域应用

此次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与电网的结合已不是首例。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网,实现与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无缝对接”等。中央政策发布后,三省一市也陆续推出了各自的实施方案,把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及“新基建”范畴中。

而电网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一直以来是黑客组织、敌对势力的攻击目标,其安全性关乎国家安全。国家电网供电人口超11亿,作为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探索的领头羊,其在2021年设立浙江国盾量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浙江电力”),进一步满足能源行业提升互联网信息安全传输的需求。

量子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也随之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1年8月,浙江绍兴供电公司等牵手国盾量子完成了首批“5G+量子加密”智能开关的安装工作,并在遥控验收后正式投运,进一步探索量子加密技术与电力设备的有机融合,扩大应用范围,拓展应用场景。

2021年9月,国家电网浙江金华供电公司联合国盾量子团队,利用“5G+量子”技术,通过投入量子安全服务平台,成功实现对试验环网柜的远程控制,为量子保密通信和5G技术融合方案在配电网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1年11月,浙江宁波江北10千伏横山线主线实现量子加密智能开关全覆盖,标志着国内首条基于量子加密无线通信的全自动化架空线路正式投运。

此外,针对不同光缆类型、不同量子网络、不同电网业务,国家电网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山东、新疆等地电力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探索,验证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电网广泛应用的可行性。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广泛,不仅体现在我国电网上,还有电信上。

中国电信集团于去年10月启动了“量子铸盾行动”,并和国盾量子开启了全面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王哲辉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说,“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服务。目前已推出‘量子密话’服务,用量子信息技术来保护通话的安全服务。短期内,‘量子密话’产品的使用群体主要为政务、军队、金融、大中企业等追求绝对安全的用户。”

中电信公司还与合肥燃气集团合作,于2021年11月底推出了量子安全智能燃气表。

量子通信技术利用量子密钥加密,可实现保密安全通信,一直是我国量子技术领域发展的核心技术。美国商务部曾在2021年底将12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杭州中科微电子、湖南国科微电子、国盾量子等。对此,国盾量子表示,公司量子保密通信相关产品及量子计算调控系统等产品的核心组件已实现国产化,少量通用进口元器件都有国产化替代方案。

可见,未来量子通信技术伴随着国内企业的前沿技术开拓,将更广泛地落地应用到我国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多个领域内,为我国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李跃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