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位“拍照帝”的62张自拍跨越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17-03-15 17:0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1907年,时年27岁、还留着清朝长辫子发型的叶景吕拍下了自己第一张全身照。此后,他每年不间断地留下一张照片,直至1968年过世。62年,62张“自拍照”,整整跨越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

3月13日起,由上海图书馆主办的“观我——叶景吕肖像志1907-1968”开展,展示了收藏家仝冰雪收藏的叶景吕先生的肖像作品。

1907年,阳伞、钟表在当时都是时髦物件。

“这个生于1881年的普通人,用如此独特的方式记录了生命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波折与变迁,我们可以从这62年的照片中感受到历史的演变,”该组照片的收藏者仝冰雪向前来观展的观众介绍。

仝冰雪爱收藏老照片,2007年一位专门兜售老照片的人找到了仝冰雪。“起初我并没有在意,但是对方说整整一套照片都装在老相册里,是一个人连续62年的留影,并且每张照片下都有此人亲笔所写的拍摄时间、年龄、以及当时发生的国家大事。”仝冰雪得知概况后觉得太不可思议,几番周旋终于买下了这本老相册,“这样的端庄并富有仪式感的自拍加上照片背后那极具历史意味的文字,构成了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个人影像自传。”

1909年,叶景吕身着“洋装”。

照片的主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艺术”?他是谁?这一生过得如何?为了寻找相片里的主人信息,仝冰雪仔仔细细地推敲着相册中的零散信息。从留影的时间来看,仝冰雪推测此人生于1881年,且有一张照片题了“景吕先生”四个字,相册中多数照片注明是在福州时代照相馆和艺光照相馆拍摄。

多方探寻无果后,仝冰雪将部分老照片以及说明邮件了福州几家媒体。媒体见报当天,一位名叫叶林的人打来电话,告知照片中的人是他的爷爷,叶景吕,已经过世多年。

1911年,坐姿的叶景吕。

“在这些老照片中,不少照片背景非常西化,还有很多当时的时髦物件,说明叶景吕的家境及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在后来与叶林的沟通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叶景吕于1881年出生在福州,1896年还前往英国伦敦,在中国驻英国大使罗丰禄处工作,回国后长期居住在福州。成为一家当铺和茶叶店的掌柜,虽不是大富大贵,也算是个‘职业经理人’。家庭方面,与夫人感情相当要好,”仝冰雪介绍。

观看整组照片,还可以发现一个奇特的地方:叶景吕采取了一年“站”一年“坐”的姿势轮换照相。

1934年,人到中年。

仝冰雪不无遗憾地介绍,本来是有机会弄清叶景吕留影的初衷,据叶景吕的长孙叶毅回忆说,叶景吕什么事都做个记录,家里的事、国家的事、国际的事,每天都总结一下,每天写备忘录。“可惜‘文革’时期,被家中后辈烧毁。这是特别大的遗憾。”

不过叶景吕“一站一坐”的姿势在1941年-1945年间出现了中断,且仅有半身像。仝冰雪对此解释:“我们看以前的祖宗像都明白,中国人画像、照片一开始是忌讳拍只有半身的。但叶景吕拍半身像的这几年正是日本侵华时期,1941年半个中国已经沦陷。所以我们推测叶景吕是因为国难才改变了照相方式,而且从照片看,往日的那种悠闲自得已不见,表情凝重。”

1941年,半个中国沦陷,叶景吕开始了半身照。

1946年,抗战胜利,恢复全身照。

1946年,抗战已经胜利。这一年的照片,叶景吕恢复了站姿全身像,且在照片中少有地露出了笑容。

说叶景吕的62张照片体现了时代发展的侧面一点也不为过。1949年,69岁的叶景吕读起了报纸,拍照的这一天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叶景吕两次被后辈诬陷,当年只留一张剪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天拍的照片。

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叶景吕两次被后辈诬陷,只留一张剪影。

1968年,叶景吕选在“六一”儿童节这天,自己拄着拐杖走到时代照相馆拍了他一生的最后一张照片。两个月后他就去世了,享年88岁。

1964年,叶景吕带着时兴的列宁帽。

1968年,叶景吕过世,享年88岁。

“在5000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人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品格。作为其中一分子,叶景吕身上体现的沉静、平和、坚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正是中华民族典型的气质之一;而中华文化中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特征,又在叶景吕身上有着相当的显现:他成长于大清‘开放’口岸的福州,曾经留洋英国,信奉基督教,又采用舶来的摄影术记录自己的人生,这种中西合璧的品性,正体现了中华文化在那个时代发展的一个侧面,”仝冰雪说,希望叶景吕这样一个个人影响的历史传奇被更多人看到,而观众不仅是看叶景吕,也是看时代,看自己。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