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宏亮瞻局|波斯湾如何“反介入”?解密伊朗反舰导弹(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宏亮
2017-03-27 14:0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编者按】伊朗反舰导弹一直是防务界的热点话题,最近,“霍尔木兹”-2反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的消息让其反舰导弹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伊朗为何研制近程反舰弹道导弹?其反舰导弹整体技术实力又是如何?

“诺尔”之谜

在“霍尔木兹”系列反舰弹道导弹之前,“诺尔”反舰导弹可能是伊朗反舰装备体系中名气最大的一款。原因是该导弹被普遍认为是2006年击伤以色列护卫舰的“元凶”。不过关于“诺尔”导弹的身世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这让该导弹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2006年,黎巴嫩真主党用伊朗提供的导弹重创了以色列隐身护卫舰“哈尼特”号。吃了亏的以军称来袭导弹是以美国“鱼叉”导弹为蓝本拼凑而成的“诺尔”反舰导弹,这并非没有根据。无论伊朗国防军还是革命卫队,都很喜欢巴列维王朝留下的美制武器,并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上将其技术尽可能地消化。有消息称,伊朗航空工业联合体(DIO)利用当年美国提供给伊朗海军的“鱼叉”导弹,从1994年便开始仿制,并从2002年陆续推出国产化的“诺尔”系列反舰导弹。DIO的工程师甚至为“诺尔”导弹添加了俄制Kh-55巡航导弹的诸多技术,不仅将其射程延长到300公里,原先的大威力弹头也得到保留。《简氏防务周刊》则有不同的说法,其报道称从2002年11月开始,DIO以C-802为蓝本研发出“诺尔”反舰导弹。

“贾马兰”号轻型护卫舰发射“诺尔”反舰导弹。

伊朗一直是真主党的强大后盾,真主党获得这种先进武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诺尔”导弹在这次经典战例中所体现出的强大突防能力。“哈尼特”号是一艘具备隐身性能和末端反导能力的萨尔-5级护卫舰,“诺尔”导弹系统能够发现并锁定该舰就足够让以色列人汗颜,导弹随后以2-4米的超低空掠海突防模式击中“哈尼特”号,以舰甚至未作出反应。

真主党凭借简陋的情报与技术保障手段尚且能够重创以舰,就更加没有理由认为伊朗将在美第5舰队面前不设防。由于伊朗已经实现了“诺尔”导弹的自主量产,因此其有能力在波斯湾沿岸大量部署这种导弹的机动发射车,此外伊朗还可以在海岸隐蔽洞库内部署导弹艇群。如果美舰贸然进入波斯湾,且伊朗首先发起攻击,那么第5舰队的“宙斯盾”系统有可能面临饱和攻击。波斯人在两千年后回敬西方一场萨拉米斯式的海战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胜利”-1可扮演消耗品的角色

继“诺尔”后,2010年3月,一款名为“胜利”-1的新型反舰导弹投入量产。由于伊朗反舰导弹一直以来与中国的“特殊关系”,“胜利”-1又被西方认为是一款“C系列”导弹。

美国《航空周刊》网站2010年3月刊发题为《德黑兰的导弹联系》的文章,该文认为“胜利”-1型反舰导弹的试射工作在2008年完成,主要用于装备快艇和直升机。文章指出“胜利”-1型反舰导弹与中国的C-704导弹有关联,至少外形很相似。

C-704反舰导弹首次露面是在2006年珠海航展。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曾在2008年末表示,空射型C-704KD导弹已经处于可出口阶段。

美媒文章认为,“胜利”-1型反舰导弹就是C-704导弹的主动雷达制导版本,根据中方在航展现场散发的宣传册的数据,C-704的最大射程是35公里。从伊朗电视台播出的“胜利”-1反舰导弹生产线的画面可以看到导引头的组装镜头。伊朗媒体公开的射程数据是20-27公里,而不是35公里,且弹体中部的弹翼也比C-704稍小。

由于“胜利”-1型导弹具有成本低、生产容易的优点,大量装备部队后有助于完善伊朗的海防体系。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胜利”-1将扮演消耗品角色。

“胜利”-1型导弹的弹翼可以折叠,缩小了发射箱的尺寸。

围猎波斯湾

2006年8月27日,伊朗在波斯湾和阿曼湾所举行的“Zarbet-e Zolfaghar”海上军事演习中,首次对外展示了其最新研制的“塞格黑德”潜射反舰导弹。该导弹是从伊朗海军的一艘基洛级潜艇上发射的。外界认为,这种新型导弹是伊朗在中国C-801反舰导弹的基础上自行生产的改进型。

这是一则容易被忽视但却极为重要的消息,其很可能意味着伊朗在从“俄国朋友”那里引进基洛级潜艇的同时,并没有得到配套的潜射“俱乐部”反舰导弹,而“中国朋友”则再次施以援手。搭载“塞格黑德”的基洛级潜艇可以凭借“大洋黑洞”般的静音表现潜出海峡作战,远至阿拉伯海就能对美军航母战斗群构成实质威胁,并与伊朗已有的岸基、空基和海基导弹形成完整的反舰导弹作战体系。

至此我们已能够大致梳理出当前伊朗反舰导弹体系的结构。“霍尔木兹”-2、“波斯湾”、C-802与“诺尔”反舰导弹将承担伊朗主要的中远程海上突击任务,这几型导弹均拥有200公里以上的超视距打击能力和较强的突防能力。由于上述导弹大部分已经国产化,因此能够保证持续的攻击强度。但由于该类导弹体积与重量较大,且对目标情报与后勤保障要求更高,因此主要部署于岸基的发射阵地、大型导弹艇与护卫舰上。

伊朗展出的全部现役反舰导弹。

但在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的优先任务中,“胜利”-1与C-701这类轻型导弹可能才是真正的主力。霍尔木兹海峡的平均宽度约为50公里,最窄处仅为38.9公里,“胜利”-1与C-701的射程比较合适。其可以灵活的部署于海岸隐蔽的发射阵地、小型导弹艇和型直升机进行发射,对波斯湾形成无缝火力覆盖。“胜利”-1因体型小部署灵活,在美军火力打击下的生存概率更高,且由于导弹和发射平台都易于生产,因此可以在美军的全面空中与海上压制中维持一定的反击手段。至于“塞格黑德”,其与基洛级潜艇将成为美军航母始终需要提防的一把暗箭。

部署模式

近年来,伊朗海军升级了它的反舰平台。这些升级的装备包括从朝鲜购买的大约20艘导弹快艇。在20世纪90年代,伊朗海军还购买了3艘俄制基洛级常规潜艇,这种潜艇具备从鱼雷管发射反舰导弹的能力。2010年下水的“贾马兰”号轻型护卫舰,作为伊朗自行研制的第一艘主战舰艇,装备两座双联装C-802反舰导弹发射架。

伊朗革命卫队海军主要负责沿海地区安全,最初主要部署在小型巡逻艇上,后来随着资金的增长,革命卫队海军也开始竭力从国外获得更好的设备和技术。据美国《国民杂志》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革命卫队海军从中国购买了10艘38米长的沪东级导弹艇。2000年底,伊朗还收到了中国制造的C-14级导弹艇。这款长14米的导弹艇可以携带近程反舰导弹和一个火箭发射器,而且由于是双体结构,因此该艇时速可达50节。随后在2006年,革命卫队海军又从中国接收了MK-13级巡逻艇,该艇的长度也是14米,可配备轻型反舰导弹。

伊朗在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海防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其岸防反舰导弹。伊朗可从本国海岸、岛屿和石油平台发射这些导弹。其几乎所有的岸基反舰系统都搭载在可机动平台上,部署非常灵活方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伊朗在20世纪90年代强行占领了与阿联酋有争议的阿布·穆萨岛,并在该岛上部署了“海鹰”-2和“泡泡沙”反舰导弹。伊朗之所以如此重视这里,正是因为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阿布·穆萨岛是出入波斯湾的咽喉。

伊朗拥有数量众多的小型导弹艇,其可以携带“胜利”-1等近程反舰导弹。

短板与未来

如果不考虑战争或新的政治运动所带来的重大变故,伊朗未来的反舰导弹发展仍将在既有的轨道上推进。伊朗反舰导弹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但并不完整,过多的型号导致其很难在统一的C3ISR系统与数据链指挥下发起经过周密协调的饱和攻击,因此需要在未来的导弹研发中更加注重作战系统的建设,这可能比提高导弹本身的性能更加重要。其内容主要包括由岸基和海基雷达、空中平台、卫星、甚至渔船等构成的目标情报指示系统,现代化的C4ISR作战指挥系统,以及统一的数据链。当然,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必须足够强。它们不仅可以强化伊朗现有的近岸反舰能力,还可能将反航母战场外推到更远的海域。但以伊朗现在的国防科技水平来看,要建成这样的系统恐怕还需要“外国朋友”帮忙。

回到导弹本身,伊朗在提高反舰导弹的国产化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的反舰导弹主力肯定是国产装备。但不管是引进还是国产,其所有已经量产的反舰巡航导弹均为亚声速型号。面对在“宙斯盾”指挥下由“标准”-2、“海麻雀”、“拉姆”与“密集阵”构建的严密反导体系,现有亚声速导弹的突防能力明显不足,毕竟美军航母编队的反导能力远非一艘萨尔-5型护卫舰可比。面对这种情况,伊朗在继续加强反舰弹道导弹研制的同时,有必要研发或引进一款射程在200-300公里、具备超声速突防能力的重型反舰巡航导弹,与速度更高的反舰弹道导弹相比,反舰巡航导弹的部署和使用更为灵活。

在尺寸如此小的快艇上集成“诺尔”反舰导弹在世界导弹艇发展史上也是一大奇观。

在一次典型的反舰攻击任务中,少量的超声速反舰巡航导弹与反舰弹道导弹将与大量廉价的亚声速巡航导弹组成攻击编队,前者主要用于攻击搭载“宙斯盾”系统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后者将协助“饱和”美舰编队的防空通道,并后续跟进攻击其他舰艇。

伊朗也许目前还不具备研制超声速反舰巡航导弹的能力。不过中国与俄罗斯都有现成的产品可供选择,比如俄罗斯的“宝石”和中国CM-302(已在珠海航展上亮相),都给伊朗提供了现成的参考经验。

“宏亮瞻局”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王宏亮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力求在兼顾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在前瞻性、敏锐度上更上一层楼,每周一期,不见不散。)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