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芝旗下西屋电气启动破产重组,对中国在建核电站无实质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实习生 熊晓宇
2017-03-30 12:42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日本东芝公司旗下的核能子公司、美国西屋电气(Westinghouse)正式启动破产重组程序。受核电业务巨亏拖累,曾是日本企业界骄傲的东芝(Toshiba),2016年财年亏损额或创下日本国内非金融类企业史上之最。通过对西屋电气进行破产处理,东芝的资不抵债状况可能会有所缓解,避免出现接连破产危机。

当地时间3月29日,西屋电气在其官网宣布实施战略重组。公告称,美国西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及某些子公司和隶属机构当天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提出重组公司的主动申请。“由于美国 AP1000核电项目带来的一些财务及施工挑战,公司正在努力进行战略性重组。”

西屋电气称,公司已从第三方贷款方获得8亿美元的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debtor-in-possession financing),在重组期间用于资助和保护其核心业务的运营。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美国破产法》第7章的破产清算,该法案第11章的本意是在法庭的保护之下、于债权人追索之前,给予债务人一定的时间进行债务和经营重组,进入第11章破产保护程序的公司业务照常进行。因此,当一家公司行至山穷水尽之境时,会援引第11章来重组业务,争取再度赢利。通用汽车破产重组案、柯达破产重组案,都是历史上利用第11章寻求法律救济的典型案例。

2006年,东芝斥资54亿美元收购了西屋电气77%的股权。但在美核电项目建设严重拖期超支及2015年的一起高溢价收购,导致了巨额损失。经过损失处理,东芝2016财年(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净利润预计亏损1.01万亿日元,超过日立制作所在2008财年创下的7873亿日元(约合70亿美元)的亏损纪录。

因美国核电项目拖期超支陷入巨额亏损

去年12月,东芝首度披露在美核能业务亏损具体状况。东芝称,考虑在2016财政年度财报中就在美核电业务计提1000亿日元损失(约合8.5亿美元),上述亏损额可能进一步扩大。日媒预计该项减记最高可能达到5000亿日元(约合42.6亿美元)。但在对西屋电气进行重新估值之后,东芝于今年2月宣布,在美核电业务预计出现约7125亿日元(约合63亿美元)巨亏,前任董事长志贺重范因此引咎辞职。

上述巨亏,甚至超过了东芝2006年收购西屋电气时所支付的54亿美元。

百年西屋曾辉煌一时。西屋公司的发展史,几乎是美国传统电气工业史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球核电业的鼻祖,时至今日,全球近50%、美国近60%正在运行的商用核电站都是基于西屋的核电技术。

1886年,火车空气制动闸的发明者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创立了西屋电气。人类第一台交流发电机、第一列交流电动力火车、首个钨丝灯灯泡、全球首台短波广播发射机、首台工业用核粒子加速器都出自西屋公司。核动力的应用在1955年被付诸实践,当时西屋为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美国鹦鹉螺号潜艇提供了S2W船用反应堆,此后,更多的核动力潜艇应用了该船用反应堆。

乔治·威斯汀豪斯本人是交流电系统的疯狂拥戴者,因此也是爱迪生的毕生“宿敌”。通用电气公司(GE)及其前身爱迪生电灯公司,可谓是西屋电气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核电技术领域,两家公司各有侧重。通用电气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开发研制出沸水堆核电技术,西屋则专注于压水堆核电技术。1957年,西屋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座商用核电站提供了世界上首台压水堆核电机组。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所采用的民用核能技术,几乎都来自西屋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初起,时任西屋公司高管开始对公司业务大举调整。1997年,西屋将非核能发电部门出售给西门子公司。两年后,英国国有核能企业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BNFL)以11亿美元将西屋核能部门收入囊中。2005年6月,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宣布转让西屋电气股权,通用电气、绍尔集团、三菱重工和东芝公司等世界能源电气巨头竞相加入竞购战。最终,东芝以54亿美元购得西屋电气77%的股权。这一价格为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对所售西屋股权最初估值的3倍。

2015年12月,东芝公司通过西屋电气以2.29亿美元从芝加哥桥梁钢铁公司(CB&I)手中收购石伟公司(CB&I/Stone and Webster),后者主要从事核电站建设业务。交易完成后,芝加哥桥梁钢铁公司就该交易中的营运资本计算方法控告西屋,双方对于应由哪一方承担美国两座核电项目延误超支的相关潜在债务也展开了诉讼。此外,西屋作为美国AP1000核电项目的工程总包方,在项目出现工期延误、费用严重超支的情况下承担了巨额损失。加上福岛核电站事故等因素影响,全球核电建设放缓。以上种种,均偏离了当初东芝收购西屋电气时的预期。

据共同社披露,包括同时申请适用破产法的持股公司在内,西屋公司的负债总额达98.11亿美元。西屋在重整公告中称,已与美国 AP1000核电项目的业主达成协议,在初步评估期内将继续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 此外,西屋将持续推进完成中国AP1000项目的建设, 在未来寻求其他潜在的核电项目。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将用于资助西屋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支持运行核电站、核燃料和零部件制造、工程,以及核设施退役、去污、补救和废料管理。

东芝方面称,未来将把西屋电气从合并决算对象中剔除并退出海外核电业务,以重塑财务基础。有消息称,东芝希望将西屋股份出售给韩国电力并从美国核电业务中退出。

对中国AP1000核电项目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目前,西屋电气在全球共在建8台AP1000机组,分别是中国的三门1、2号机组,海阳1、2号机组,以及美国的Vogtle、V.CSummer各两台机组。其中,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是中国从美国引进AP1000技术的全球首堆,AP1000项目也是中美两国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

西屋电气破产重组,是否会使中国AP1000项目受到拖累?现在看来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综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国家电投)与西屋公司官方消息,3月29日晚间,国家电投董事长、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与西屋电气有限公司临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sé Emeterio Gutiérrez、亚洲总裁刘信刚召开电话会议,沟通有关西屋在美主动申请公司重组的情况和进展,并对以下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将继续履行已签署的核岛和技术转让合同的责任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和扩展双方在核电领域的合作;双方一致同意将继续把中国AP1000项目作为共同的最优先级任务,保证三门和海阳项目投入足够的资源,全力确保尽早实现这两个依托项目的装料和商业运行;双方高层将继续保持密切的沟通,关注此次重组的进展情况。

西屋声明,此次重组不会影响到中国AP1000项目的推进和完成工作。国家电投消息显示,双方充分认识到中国AP1000项目的重要意义,将全力确保年内投产目标。

成立于2007年5月的国家核电,是引进吸收AP1000技术和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的实施主体。

中国核电市场一度被称作“万国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先后引进了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核电技术。多头引进、多种核电堆型和技术标准并存,所需的工业支撑体系不一致,这给核电技术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国产化造成了很大困难。

2003年,国家核电政策走向清晰,新一届政府决定将“适度发展核电”调整为“积极发展核电”,启动一批新的核电项目,并引进世界先进核电技术,统一技术路线。经过三年的技术谈判,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在与法国阿海珐公司EPR技术的角逐中胜出,成为中国三代核电的引进对象。

2009年,中国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三门核电与海阳核电工程先后开工建设。由于反应堆冷却剂屏蔽主泵研制等方面的问题,三门、海阳一期工程出现拖期,相比其原工程节点延误了3年多。这也影响了后续AP1000项目及中国自主三代核电CAP1400示范工程落地。截至目前,影响AP1000首堆工期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

西屋的破产重组之所以对中国项目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AP1000在两国的项目建设模式截然不同。西屋公司此前向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提供的一份声明显示,中国AP1000项目实施是由西屋向中方提供AP1000技术的知识产权使用权、工程和采购服务,由中方负责管理项目的建设和施工。事实证明,这对中国、西屋和东芝三方都是富有成效的合作模式。东芝的相关公告将不会影响西屋公司向中国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重整公告中,西屋公司也强调了在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业务不会受第11章重组申请的影响。由于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也将用于支持这些地区,所以该地区的客户将继续获得西屋一如既往的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国电投方面表示,本次西屋公司申请重组,对中国AP1000依托项目建设、后续CAP1000批量化建设、CAP1400示范工程建设等三代核电自主化工作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目前,西屋公司派驻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及上海的管理和技术专家队伍稳定,状态良好,AP1000依托项目建设和调试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三代核电自主化战略已经实施十年,在国内核企及装备制造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全面具备了三代核电技术自主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能力。

东芝自救

有分析称,若东芝的半导体业务能如预期般以1.5万亿日元(约合134亿美元)以上的价格出售,东芝就能摆脱资不抵债的状态,该公司为出售剥离的半导体存储器业务而举行的第一轮招标已于3月29日结束。东芝公司社长纲川智在3月29日于东京举行的记者会上就半导体业务的投标情况称,对于解决资不抵债状况“出现了足够胜任的企业”。

东芝曾是日本最引以为豪的企业之一。2015年7月,东芝因虚报营业利润陷入会计丑闻,震惊日本企业界。东芝聘请的第三方调查委员会发布完整报告称,在截至2014年3月的5年间,东芝虚报利润1518亿日元(约合12.9亿美元)。为摆脱困境,东芝推进了一系列重组,比如出售医疗器械子公司和冰箱等白色家电业务。

但核电业务的大幅减记,给东芝重振旗鼓的前景蒙上阴影。随着在美核电业务巨亏带来的财务风险不断扩大,为求自救,东芝决定出售近年来的核心盈利部门半导体业务以改善财务状况。此前,已有多家大型电子零部件厂商及投资基金对该部分业务展露兴趣,美国硬盘巨头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Corp.)、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SK Hynix Inc.)、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国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美国投资基金银湖(Silver Lake Partners)等都出现在候选名单上。

纲川智在谈及半导体业务的价值时指出“最少也有2万亿日元,现在也在不断上升”,并表示在甄选对象企业时也会考虑技术流出问题。日媒称,日本政府及产业界警惕其落入韩国或中国等亚洲企业之手。日本商工会议所主席三村明夫在东京向记者团称:“抱有危机感。希望日本的厂商参与投标。”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由于西屋电气的核电站业务与美国能源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日美两国政府正在关注事态的走向。美国政府出于安全保障上的考虑,还对于东芝半导体存储器业务的买家显示出关注。据称两国政府将于4月在东京都举行的日美经济对话中磋商有关东芝核电以及出售半导体业务的问题。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