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方丘陵:在苏塞克斯追寻布鲁姆斯伯里派的足迹

2017-04-01 11: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Rebecca Steel;编译 Deanna

二战期间,布鲁姆斯伯里派由伦敦逃往位于南部的东苏塞克斯郡乡村,追寻创造的自由与灵感。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退居罗德麦尔村的修士之屋,而艺术家邓肯·格兰特和瓦妮莎·贝尔住在南方丘陵间的查尔斯顿农场上,并为附近的伯威克教堂绘制了室内壁画,使之闻名。

南方丘陵风景,本文摄影除单独署名外均为Rebecca Steel 。

布鲁姆斯伯里派是个非正式的朋友圈子,20世纪上半叶,圈内众人常在伦敦的布鲁姆斯伯里区聚会,因此得名。圈子的核心人物是阿德里安·斯蒂芬和索比·斯蒂芬兄弟,以及他们的姐妹瓦妮莎和弗吉尼亚·伍尔夫,还有剑桥学校的熟人朋友们。圈内成员还包括作家E. M. 福斯特、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以及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和罗杰·弗莱:他们之间始终进行着智性的探讨和辩论。在美学、时尚、性别、政治、性和战争等方面,他们的态度远超于自己的时代。我希望能拜访东苏塞克斯郡中与这一团体密切相关的三个地点,从而充分欣赏他们的创造性和影响力,而关于他们独立特行的生活,我也想要了解更多——他们的生命曾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又逃离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陈规。

伯威克教堂

我一早就去造访伯威克教堂,因为另外几处地方直到下午才会开门。我把车停在伯威克小村The Cricketers’ Arms俱乐部对面。教堂藏在僻静之地,俯瞰着南方丘陵国家公园里奇崛的山丘。从教堂外看去,圣米迦勒和诸天使的形象与其他山地教堂并无不同,走进教堂却是另一番惊人的景象:中殿四壁、圣坛拱、圣坛屏和讲道坛上都覆盖着彩绘壁画,圣经中的场景从四面八方向我袭来;有人按下教堂后的一处开关时,灯光亮起、照亮了壁画,于是我可以近切地欣赏这些艺术巨作。

伯威克教堂中殿。

伯威克以西三英里坐落着查尔斯顿农场,邓肯·格兰特、瓦妮莎·贝尔和昆汀·贝尔三人在栖身农场时绘制了这些壁画。切斯特郡的贝尔主教委托他们完成壁画,并将之视为教会与艺术结合的实验工程。壁画创作于二战期间:那是一个艺术家们挣扎求生的年代,而他们希望这样的策划可以激励全国发起类似的合作。前宗教改革时代的教堂总是绘满壁画的,因此画家们正是在延续古老的传统。邓肯同样从他的意大利之旅中获得了许多灵感,他造访了各类宗教性遗址,借用了早期基督教艺术中的象征和技术。

从昆汀的描述来看,这里原有的圣器是鲜明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格,但残留的绘画遗迹却颇具传统感。于是,画家们驾驭着后印象派常见的风格——如可见的笔触和流畅的形体,将之融入壁画其中;但唯一的例外是讲道坛,坛上铺满60年代创作的、生气勃勃的花果图案,下面是瓦妮莎绘画的圣徒,可惜已经遭到了恶意的损毁。画家们似乎刻意选用着传统的色彩,不过我也注意到,邓肯在《受难者的胜利》中使用了大胆的亮橘色和蓝色。

布鲁斯伯里的艺术家对会众们极为体贴,他们将南方丘陵的景色融入画中,让基督教更加贴近当地的信众。瓦妮莎创作的《耶稣降生图》,背景中的小山就很像刘易斯市附近的卡本山(Mount Caburn),而昆汀所作的《以马忤斯的晚餐》背景中有一座采石场,正是附近常见的风景。我甚至敢说,当地会众一定能在绘画中认出一些熟悉的面孔,因为画家们曾要农场的工人和儿童、还有他们的亲友来担当草图中的模特。

查尔斯顿

我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几英里之外的一座农场,一个世纪之前,邓肯·格兰特和瓦妮莎·贝尔曾在这里安家。农场藏在安静的乡村小路深处,美丽而远离尘嚣,难怪会吸引他们身为艺术家的敏锐感受力。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丘陵间例行漫步时偶然瞥见了这座农场,觉得它尽管破旧失修,却成为她姐姐的理想住所。对邓肯而言,这里也很不错:一战期间他在此务农,避开了征兵。

1916年10月,邓肯和瓦妮莎移居查尔斯顿,同住的还有邓肯的双性恋伴侣大卫·加内特,和瓦妮莎的两个儿子:朱利安和昆汀。这两个男孩的父亲是克莱夫·贝尔,他是瓦妮莎的前夫,但他们实际上从未真正离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还挺不错,克莱夫经常造访查尔斯顿,有时还暂居于此,然而,他们的生活依然复杂无比。瓦妮莎很爱邓肯,极想要个邓肯的孩子;他最终屈服了,于是在1918年的圣诞节当天,安吉莉卡出生于查尔斯顿。为避免争议,克莱夫同意担当安吉莉卡名义上的父亲,而女儿直到17岁都对自己身世的真相一无所知。她后来甚至嫁给了大卫——她父亲从前的情人。这些争议性的事件难免为布鲁斯伯里派招徕诟病。

查尔斯顿农场。

在咖啡馆内用过午餐后,我按照预定好的行程去参观农场:向导会带着游客游览农场一小时,并详细地多方面评价曾经的主人们的生活。房屋内部已经恢复成了50年代时的模样;在布鲁斯伯里派的艺术家们完成的所有装饰设计中,它的全貌是至今仅存的遗珠。邓肯和瓦妮莎干脆没有装饰过墙壁,但他们以活泼的、个性化的图案画满了房门、壁炉、窗子和家具。瓦妮莎似乎在尽可能弃用上层中产阶级的风格,摆脱她成长的阶层背景。

邓肯和瓦妮莎的创造力演变史在餐厅中最为鲜明,这里展出的作品显示,他们开始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绘画模式,又逐渐转向后印象派的风格。他们的灵感来源是罗杰·弗莱,1910年,他将第一个后印象派画展带到了伦敦,让大众震惊不已。他还创立了欧米伽工作室(Omega Workshops),用布鲁斯伯里艺术家们的设计来制造现代家具、织品和家居饰品;这些先锋设计在查尔斯顿随处可见。

我发现,在历史书中留下印记的不仅仅是布鲁斯伯里的艺术家们。查尔斯顿为数众多的卧房常常安置着主人的朋友,而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也堪称声名显赫。住在附近的法利农场(Farley Farm House)中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们和其他艺术家们也与查尔斯顿的主人颇有联系。友谊,再加上出国旅行、与艺术批评家的交往,让查尔斯顿的墙上得以装饰着毕加索、雷诺阿和西克特等人的作品。

我参观的最后一间房间是真正的压轴展出。穿过瓦妮莎楼下的卧室,一扇门出人意料地打开,引我进入一间艺术工作室。这里展出的珍宝包括画布、画作、陶器和雕塑等。瓦妮莎逝后,正是在这间工作室里、在炉火边,邓肯度过了他的余生。

查尔斯顿农场的工作室。 Epha J. Roe 图

信步走进地中海风格的花园,正值夏日,它展现出美的巅峰;丰饶的花朵拥挤在花圃边上,几乎占满了小路。花园中的色彩与喧嚣如同布鲁斯伯里派生活的镜鉴,从池塘、马赛克拼图和经典风格的雕塑的不寻常布置中,也可窥见他们的影响。走出花园时,我看到了路边一尊令人惊叹的雕塑,那是昆汀的作品,他描摹一位女士侧身躺倒的姿态:她的双腿抬离地面、仿佛在对抗重力。而后,我回到崎岖的乡村小路上,前去旅程的最后一站。

修士之屋

刘易斯到纽黑文的曲折道路上,中途我寻到了古朴的罗德麦尔村,那里坐落着修士之屋(Monk’s House)。莱奥纳德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旧日的居所比我想象得更简朴,混凝土板建成的小屋散发着一种乡村的闲散魅力。这里原本有几间小屋,后来合成一座,并经年扩展,修建了玻璃温室和花园工作室:游客甚至可以在此预订住宿。

国家基金会出资修缮了修士之屋的一楼空间,还原它全盛时期的景象。起居室漆成了弗吉尼亚·伍尔夫最爱的绿色,家具是欧米伽工作室的经典设计。许多本关于莱奥纳德和弗吉尼亚的智性或政治活动的书籍被小心地摆放在起居室各处。有张桌子放在显眼的位置,那是这对夫妇处理霍加斯出版社事务的地方,——为了这家出版社,他们不得不时常在伦敦办公,而修士之屋则是乡间的退居所,是他们度过周末和假日的港湾。

修士之屋的起居室。   Caroline Arber 图

屋子里随处可见布鲁斯伯里派成员和亲友们创作的绘画、设计的家具和瓷器。一楼尽头有一间弗吉尼亚的卧室,堪称最有趣的房间之一:书架上展出了她的著作,以及被译成其他语言的版本,外加一套她用心包了书皮的莎士比亚戏剧集。

修士之屋的花园也寄托了伍尔夫夫妇的热情,擅长园艺的莱奥纳德尤其喜欢这里。走出小屋,我看见令人心醉的花坛和凉亭,再远处是草坪、池塘、果树和菜圃。我们视野内唯一可见的建筑是一座如画的12世纪教堂,倚靠南方丘陵之上。弗吉尼亚的写作室位于花园后方,在这平静的庇护所中,她写下了一部又一部小说。写作室的法式对开门面朝草坪,夫妻俩常在这里打保龄球及举办波西米亚式的聚会。

修士之屋的花园。 Caroline Arber 图

在美与迷人之上,修士之屋也萦绕着忧郁的气氛。弗吉尼亚·伍尔夫于奥塞河中溺水自杀之前,她居住于此。当时,她刚刚完成《幕间》一书的手稿,这本书在她死后出版,却损害了她生前的健康。她不希望自己的间歇性精神疾病继续拖垮莱奥纳德了。1941年投河,原因当然也有躲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恐怖的成分——她甚至曾与犹太血统的莱奥纳德签订了一份自杀协议,以防最糟糕、最可怕的情况发生。另外,正是由于夫妻俩在伦敦的住所被炸毁,他们才开始长居苏塞克斯郡。

对于姐姐瓦妮莎来说,弗吉尼亚的死无疑是极为沉重的,尤其那时瓦妮莎还在为儿子的早夭而悲痛。朱利安·贝尔参加了西班牙内战,1937年,他在担任救护车司机时不幸丧生,而在此之前,他那些坚守反战主义的家人们曾力劝他不要参战……弗吉尼亚去世后,莱奥纳德在修士之屋度过余生,但他想必可以共度旧日生活的风景中从中获得安慰。后来,他还授权出版了弗吉尼亚的日记、信件和笔记,为研究者深入了解她的作品贡献良多;这些出版物也有助于保持大众对她生活和作品的兴趣,甚至是对布鲁斯伯里派的兴趣——而这种持续的兴趣,则吸引了用来保护、修缮相关场所的资金,于是,这些独特的地方终于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供后代人欣赏。

 更多前沿旅行内容和互动,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公众号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