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苏州墓地限购是针对上海吗,当地民政局:这并非最近的政策

陈凯姿/上海观察
2017-03-31 20:35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上海观察3月31日消息,临近清明节,一则关于苏州的消息引起舆论热议。日前,网传“苏州墓地限购”的新闻,消息称:非苏州本地户籍,不能在苏州购买墓地。

事实上,该新闻援引的是3月2日下午苏州市召开的全市清明工作会议。据记者了解,该会议主题是“各殡葬服务单位依法依规加强殡葬管理工作,严禁经营性公墓跨苏州市区域外销售,将有限资源更好服务于苏州市群众”。由于清明节即将到来,这则消息成了热门。而会后,当时就有人认为,这是为了“把上海人挡在买苏州墓地的门外”。

为什么是上海人?

“很多上海人,都是因为家族、故乡情结才回苏州买墓地的。”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宏阶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历史上,大量苏州人到上海发展,而这些人在苏州往往有家族墓园。因此,即使历经数代,许多人最终还是选择“叶落归根”。于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上海返回故园购买墓地,成了部分沪籍居民的第一选择,在“外来购墓”者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同时,相对上海而言,苏州的墓地均价较低,加之路途较近、方便往返等因素,不少上海市民青睐在苏州选购墓地,赴苏看墓的人一度络绎不绝。

事实上,当地对外地人购买墓地并非天然抵触。上世纪80年代,苏州西部的吴县太湖之滨出于发展经济考虑,与蜂拥而至够买墓地的外地人一拍即合,大小山头都搞起了“墓地经济”。久而久之,西部青山上,墓地、坟包越来越多。尽管民间有“东面‘古城’西面‘鬼城’”的戏称,但长期以来一直“你情我愿”。

直至近年,苏州本地居民谈起此事才开始显露无奈。比如每到清明时节,上海到苏州扫墓的队伍总是浩浩荡荡,沪苏两地交通管理部门也开始变得紧张。此外,越来越多的“外地逝者”挤进苏州的时候,土地管理也面临压力。去年,苏州经营性墓地价格最高达到12万元每平方米,超过房价5.7倍。很多人把“罪责”归于外地人。

此时传出苏州“墓地限购政策”,一下子刺激到了沪苏两地神经。

然而,记者今天致电苏州市民政局,得到的回答是:“限购”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政策,也不像网传的那样特别针对某一地方的购墓人群。

在苏州市民政局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2014年8月26日,《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公墓管理联合督查办法的通知》就提到,“经营性公墓不得跨区域推销墓穴,对外市户籍人员遇特殊情况确需在我市各公墓安葬的,要报经公墓所在地民政部门同意。严禁公益性公墓、关停公墓对外销售。”

记者以买主身份随机访问了位于苏州昆山的息园公墓、名流陵园等公墓销售部得知,自2014年接到民政局通知起,苏州大小公墓就被硬性规定不对外出售了,一名销售经理透露,在自己负责的公墓区域,不仅仅上海,所有外地户籍买主都被拒之门外。至于“走关系”,他们能办到的就是帮忙“申请”,“除非有老墓,否则非常难。”

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学教授高峰看来,这种“限购政策”,应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次市民政局召开的会议间隙,在座人员就讨论了“公墓土地存量不足的问题”,目前苏州80%以上的公墓土地不足,如果不加以限制,5年后苏州籍逝者将无处安放。

仔细梳理政策便能发现,“公墓限购”条例下,对苏州籍居民也有限制。如“禁止为尚未死亡人员购置墓穴……高龄人员因故确需购买墓穴的,由公墓所在单位报经属地民政部门批准”。当地土地供需不足的情形,可见一斑。

“这是一种资源供需矛盾下的无奈,政策并没有针对其他特定区域,更别说是‘拒上海人于门外’。”高峰说。

王宏阶则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据近年统计,目前上海殡仪馆逝者骨灰60%都安葬在当地经营性墓地;还有相当数量临时寄存骨灰,大多也倾向于本地入土。此外,如果纯粹出于成本考虑,周边省市也已有比苏州更为经济的选择。

“时下,上海人去苏州买墓地已经很少了。”他说。

(原题为《苏州“墓地限购”拒上海人于门外?实情:“新政”早已推行多年,并非专门针对上海》)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