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刊文:正视“奇才怪人”论背后的精神病救助短板

朱昌俊/光明网
2017-04-06 11:24
舆论场 >
字号

2月24日河南精神病人持筷伤人致女精神患者三死一伤事故发生后,涉事医院洛宁大众医院在给上级管理部门的汇报材料中称,“当班人员既没有违反操作规范,又尽心尽力,多次验证保护,没有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病人是奇才和怪人),才造成重大事故。”(4月5日澎湃新闻)

精神病人杨某持筷伤人致女精神患者三死一伤,在医院发生这样的惨剧,让人遗憾,也足够离奇。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事发前,医护人员也曾对杨某进行了多次验证保护。可据此就将事故原因完全推给伤人者个人,并称之为“奇才怪人”,恐怕难以服众。

据医院介绍,杨某患精神分裂症,医院在收治做精神检查时也发现其有危险迹象,然后对之实行一级护理,留陪护一人。对此就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既然发现有危险迹象,并留有陪护,那么,为何杨某从自解绑缚至行凶完成持续9分多钟的时间内,都未被陪护及时发现并制止?陪护的目的是否真的达到了?二是,事发时,男女患者都在同一个病房,这样的病房设置符合相关专业标准吗?

事实上,从事发后院方提出的多条整改措施,如购买笔记本电脑,方便工作人员更多时间待在病房;增设监控和专人轮班,24小时查看监控画面;请专家研制专用保护床等来看,事发前院方相关的防范工作已然是不足的,以至于给杨某的伤人留下了巨大的隐患。由此可言,在这一“意外事件”中,院方显然难以完全置身事外。

但此事的发生,仅仅是看到涉事医院的责任纰漏仍是远远不够的,“奇才怪人”论背后,具有普遍性的精神病救助短板,更该引起重视。2014年,有媒体报道指出,中国精神卫生资源面临着床位不足、医生少的尴尬。目前对精神卫生的投入仅占整个卫生预算的2.35%,这与占疾病总负担的1/5反差强烈。而承担着大量公共卫生任务的精神病医院,在实际经费投入上并没有进入公共卫生机构序列,且拨款比例很小,有的医院甚至没有财政拨款。这直接导致了各项精神医疗资源的紧缺。

暂且无法得知,涉事医院的救治资源是否充分,是否也面临着床位不足、医生少的困境,但男女患者共处一个病房,连监控和专人轮班都没有,或多或少说明了问题。而该医院作为洛宁县唯一一家有资质接收精神病患者的医院,其救助压力,恐怕也不会小。因而,这起离奇事件看似偶然,却也未尝不具有某种必然性。

抛开杨某在医院伤人和“持筷伤人”的特定背景,近年来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其实屡有发生。无论是在医院伤人,还是被收治前伤人,实质上都反映的是精神病救助上的不足,给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就达430万人,这还不包括未登记的数量。于此角度,加速完善社会的精神病救助体系,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充分的救助,以减少其社会危害性,“持筷伤人”事件不过是又一次对此敲响了警钟。

(原题为《正视“奇才怪人”论背后的精神病救助短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