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林行止|冷战的银弹:中情局如何计诱世界名作家

林行止
2017-04-11 11:06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读了一本书,想起去年底一宗传媒似乎未有报道的“旧闻”。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2016年圣诞前夕,快将离任的奥巴马总统,以美国传媒的说法,“静悄悄地签署”了一份送给美国人民“有害的圣诞礼物”(dangerous Christmas gift)。这份“礼物”,便是“两院”于此前大约半个月通过的《国家防卫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2017)。奥巴马不欲广事宣扬的这份圣诞“大礼”,是夹杂于六千一百九十亿美元(明年的预算再加五百四十亿美元)国防预算中一项不起眼的拨款。美军南征北伐,美国扩军黩武,大增军费,已是常态;令笔者眼前一亮的是《反假情报及反宣传法案》(Countering Disinformation and Propaganda Act),其所获拨款仅八亿美元,是国防经费的零头,本来不值一写,但此拨款的主要用途指定在“训练新闻工作者”及资助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智库和破译其他国家针对美国的假消息(Fake News)的私人公司,便大堪注意!显而易见,从今年开始,美国政府会假上述这些“民间组织”(包括纸媒网媒智库等)之手,“反击对美国不利的宣传”,其最终标的在向全球推广美国价值观,及令当局愿见的“新闻故事”成为世界媒体的话题。

《反假情报及反宣传法案》

这是冷战后美国第一次拨款成立“反宣传”专项,“笔”指中国,若隐若现。据主催此事的共和党参议员波特曼(R. Portman)在讨论应否提出此法案的座谈会上指陈,中国近来年年耗资以百亿计从事海外宣传(包括在各地成立“孔子学院”),并取得一定成果。对这些被美国极左极右分子视为“歪理”的道理,奥巴马政府终于认为美国不能坐视不理,应主动带头给予迎头痛击。“反宣传”其实是“宣传”美国政策的法案,这份获国会几乎全票通过的“礼物”,正合对中国绝不友善的特朗普政府所好,今后会全力以赴且增加拨款,不在话下。

“美新处”

资深传媒人都知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降数十年,美国所做的文宣工作如水银泻地。以中国香港为例,美国“有关部门”(国务院?)假驻港领事馆的新闻处(成立于1953年的“美新处”于冷战结束后约十年的1999年被取消),以种种名目资助本地的反共文化组织,及年度邀请新闻工作者“赴美考察”(《信报》多名编辑包括内子均曾应邀访美;笔者则于任《明报晚报》副总编辑兼《明报》财经版编辑时被邀),在美国的行程非常紧凑、充实(费用全免外,还获发若干现金作为购书钱),行程包括出席白宫总统记者会,“观光”历史名胜、环保工程、先进工业等,在“社会贤达”家中过宿(笔者的居停主人,记得的有联储局理事及加州大学某校区校长),非常“正路”,与“反共”绝不相干。换句话说,美国只在把其传统文化及先进科技精华介绍给海外传媒(笔者那一次还有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的新闻从业员),当然希望受邀者有所感而为文“美言”,推介美国繁荣兴盛及民主自由。不过,对此美新处并无“跟进”,即对受邀者有否撰文“赞美美国”,全不理会。至于那些受资助的,当然都是“反共”媒体和文化机构。由于美新处从不公布受资助个人和单位的名单,究竟什么个人和法人获“美援”,至今仍扑朔迷离,只有传闻、未见真身。还有,美新处当时出版一本月刊《今日世界》,当然以介绍最新美国人事物事为主;其同名出版社,则请本土作家学人,翻译多本或经典或新锐的美国名家小说及非小说,笔者滥竽充数,翻译1971年诺奖得主西蒙·库茨内斯(顾志耐)的《现代经济成长》(S. Kuznets: Modern Economic Growth),“稿酬从优”!

1951年,台北美国新闻处制作的美国之音闽南话广播海报。

《今日世界》1969年第414期,封面为上官灵凤。

今日世界出版社“美国文库”

中国崛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对外宣传”迫切性相应下降,相关拨款大减甚至连有关机构都被裁削,美国文宣工作不若前主动,其影响力渐渐式微。近年决心在国际政治舞台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则全方位主动出击,在文宣上颇有所成。为了在这方面和中国对着干,美国终于重整旗鼓,打出“反宣传”(anti-propaganda)的旗号,重启冷战时期的海外宣传攻势!掏腰包用纳税人的钱“自我宣传”,对这个自称“世界最强”、言论最自由(包括政府不干预)的国家的领导人,实在有点难为情,奥巴马于是悄悄签署,不想张扬。

在冷战期间,美国的文宣工作重点在欧陆、英国和拉丁美洲,时移事易,世界政经军事重心从上世纪末已在亚洲,从今而后,其文宣将聚焦亚洲,不难理解。香港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城市,在各方面都较自由,纸媒网媒俱旺且有名目繁多的“研究所”和智库,其工作人员背景复杂,美国的“反宣传”资源较易渗透,不言而喻,自律和独立的传媒工作者应打醒精神,知所警惕,以免被利用而卷入中美“文斗”的政治漩涡。

《告密者——中情局如何计诱世界名作家》

美国“环球艺术及政治杂志”Guernica的创办人兼无任所编辑惠特尼(J. Whitney)于年初出版了《告密者——中情局如何计诱世界名作家》(Finks: How the C.I.A Tricked the World's Best Writers)。格罗尼卡(Guernica)为二战时被德意空军滥炸重创的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如今以美食世界驰名)古镇,因毕加索同名画作而“游人必至”。

二次大战结束,世界无热战,意气高扬的苏联为宣扬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及伟大成就,发动环球文宣攻势,令刚败选落台的英相丘吉尔忧心忡忡,他于1946年3月赴美接受西敏寺学院(Westminster College)颁授名誉博士学位时,发表题为“强化和平的力量”(The Sinews of Peace)的演说,指出西方国家必须加强针对苏联集团的宣传攻势(“铁幕”一词在此演说上首度出现),作出反击,座上嘉宾,深有同感……

并非枪来炮往的热战,东西阵营言文互斗,成为丘吉尔口中冷战的主要武器。《告密者》写的便是美国中情局在冷战期间扮演的角色。本书开篇便指出面临中情局布下的“政治地雷阵”(Political landmines),作家(世界一流的作家,名单甚长,对非文学迷的笔者来说大部分甚是陌生的)虽然小心翼翼,但最终有的成为热中的“政策工具”,有的被迫成为不情愿的工具,有的作出权宜敷衍的合作,而更多人于不知不觉中坠入中情局设计的“陷阱”——大家熟知的海明威和写《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哥伦比亚名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便是曾坠入圈套而不自知的大作家。

对一些苏联作家,中情局多方援助、营救,其中最成功的是把《日瓦戈医生》引入西方社会然后又令俄文版“回流”苏联。《日瓦戈医生》在苏联被禁,最初只能出意大利文版,在CIA协助下出了英译本,再把俄文本偷运回苏联。不但如此,CIA还“不惜工本”,除向书局“买位”令其陈列于书店显眼处,还购进数以千计的书,让其长踞畅销书榜首;帕斯捷那克获诺贝尔奖(苏联禁其出国领奖),亦是CIA幕后斡旋之功!

《日瓦戈医生》

出于冷战特别是对“丑陋资本主义美国社会”隐恶扬善的需要,中情局网罗了大量常春藤大学的高材生,令其“剖析部门”(analytical wing)高人济济,而不少世界知名文人,亦因为与CIA情报人员趣味相投而于不知不觉间或甘心情愿为其所用。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女权运动(妇解)代表人物及作家史丹南(G. Steinem),五六十年代与中情局关系密切,她便多次公开盛赞其工作人员(特务)“诚实可靠有荣誉感及热爱和平”!当然,中情局假手1950年于西柏林成立的“反共”民间组织“争取文化自由委员会”(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 CCF),资助宣扬西方价值观的媒体,收效甚宏,多少中情局在海外尤其是拉丁美洲的政治暗杀、颠覆政府的罪行,都被淡化甚至美化。

1966年,《纽约时报》揭露中情局与全球二十四家杂志(主要在美欧英中东印度和拉丁美洲)“有关系”,政治介入文化领域,舆论界哗然,自此之后,中情局在这方面的活动全面“地下化”……但若干与中情局有关的刊物如英国的《文汇》(Encounter,1953年创刊,1991年停刊;笔者六七十年代写“英伦采风”时多次提及这本综合性文化月刊,曾指出它与CIA有“不可告人”的关系)及《告密者》作了纵深分析的《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1953年创刊于巴黎,1973年迁至纽约;此季刊以巴黎为名,惟主干人物全为美国作家),俱为知识界推重。读者对《巴黎评论》也许和笔者一样感到陌生,但它在文化界地位崇高影响深远……CIA通过外围组织如CCF,对被其“统战”的传媒和文人,多方“出手相助”,而手段是通过大量购买刊物、报章、书籍,及开讲座请有关文人学者为讲者并给予可观“车马费”,不但如此,据阿根廷大作家博尔赫斯(J. L. Borges,那位到处小解的大作家)的话,被邀出席讲座的听众,亦获“厚酬”,他这样写道:“we received a lot inconsiderable honorarium…”“厚酬”当前,人人认同美国的价值观——最低限度,不会为文“诋毁”、恶言相向。

《巴黎评论》第一期

和对中国香港传媒和研究机构的资助“不明不白”一样,中情局在冷战期间对欧美的工会、学生组织、争取女性权益组织、文艺团体(包括港人较熟悉的“世界笔会”)及一众公共知识分子,亦颇慷慨,但这类“广为人知”的活动并无白纸黑字的凭据。不过,人所共知的是,奥威尔的名作《动物农场》的连环图(漫画)本,便由中情局出资请人绘画、出版;而波士顿交响乐团1952年赴欧洲多个城市巡回演出,亦由中情局“安排”(以抵消苏联音乐有横扫欧洲之势的影响)。由“特务机关”出钱搞文化活动,等于以公帑资助利诱被选中的个人和法人,有违自由市场供求决定“商品”优劣的“铁律”,反对之声清晰可闻(未获资助者之声最嘹亮),中情局很快便完全退居幕后,它不再“开支票”,却改为幕后操纵,影响更深广……

《动物农场》

冷战期间敌对双方不掷炮弹而互抛银弹,但冷战结束特别是苏联成为俄罗斯之后,仍在这样做的也许只有少数国家如中国,隐忍多年后,以中国海外宣传成效甚著,老美感受威胁,终于“不甘后人”,由奥巴马于终任前启其端,拨“小款”做文宣工作。相信对中国存重大偏见的特朗普会变本加厉,一场文宣斗争好戏正在上演。

美国拨出款项启动“文宣攻势”,将令《告密者》不著一字的中国香港成为中、美角力的“重镇”!如何避免卷入这场文斗漩涡,“有关人等”要打醒精神。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