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业界谈癌症免疫治疗“被刹车”:冷一冷是好事,行业需自律

澎湃新闻记者 王文秋
2017-04-12 14:32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从高速发展到骤然刹车,癌症细胞免疫行业开始为以往积累的风险承担后果。

疗效不明、国外基本放弃、未经审批,此前攻城略地、盛行于各大医院肿瘤科室的DC-CIK免疫疗法,最终因魏则西2016年4月离世前的遗言,连带其背后错综复杂的灰色商业模式,触发众怒。

舆情汹涌下,整个行业都受到牵累。

“放与禁”的急速变向后,有从业者坦言,“目前企业都比较痛苦”。

医院停止临床应用、相关企业关停、人才出走,叫停之后的行业寒冬期效应已经显现。

深圳市细胞质量检测评价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深圳市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刘韬曾对媒体表示,据其所知,深圳80%的相关企业都“关门”了。剩下的20%,如果是规模较大、前期实力较强的企业,也进行了至少一半的裁员。经过约10年发展的细胞治疗行业培育的大量技术人员,约九成流失到其他行业。

但多家业内研发型企业负责人、知名学者则认为,“长远来看是好事,这个领域需要‘冷一冷’。”

与此同时,该行业也开始等待具体监管政策及临床研究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一位业界权威专家近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计委或将在近期组织关于细胞治疗的新一轮论证。

4月10日,国家卫计委向澎湃新闻表示,曾多次组织专家就免疫治疗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免疫细胞治疗虽然目前还不成熟,但前景广阔,将来会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

国家卫计委表态称,必须加强临床研究管理,指导各研究机构开展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工作,“以促进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转化”。

“2013年就预测到会出事”

2016年魏则西事件引发的舆论沸腾以及随后的叫停,并没有让韩为东觉得意外。

早在2013年,包括他在内的一批免疫治疗专家在开学术会议的时候就对此做过交流和预测。

“整顿是早晚的事情,当时与会业内人士想到的就是会因某个个案曝光,然后惹来整顿”。

这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回忆道:“当年我们甚至连具体哪家医院会出事都预测对了。

在韩为东看来,魏则西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问题迟早会爆发,“如果行业不自律,只奔着经济利益去,国家早晚会出手整顿”。

整顿之前,高峰时,百度搜索癌症免疫治疗,能轻松超过1000万条结果。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轰炸下,肿瘤免疫治疗被许多癌症患者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在手术、化疗、放疗后仍无缓解或癌症复发时,筹集重金为生存争取最后一线希望。

医院和企业的宣传也很好的契合了患者的心理。

“里程碑式的癌症治疗方式”、“绿色疗法”、“癌症克星”、“治愈率高达七八成”……

但2016年5月份国家卫计委重申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仍属于临床研究,意味着广泛使用该疗法进行治疗是不合法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卫计委在2014年也曾表示,未批准过任何癌症细胞免疫疗法项目的临床应用。

但暴利驱动下,市场早已自发运转迅速扩大。

以北京武警二院合作的技术合作伙伴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公开资料显示,柯莱逊是国内最大的免疫细胞治疗企业之一。

魏则西事件后,武警二院与柯莱逊公司的业务合作被迅速叫停,而这也只是冰山一角。

由于DC-CIK疗法门槛较低,在柯莱逊公司身后,是数量众多、规模较小、无技术资质的同类企业。

暴利狂欢终场,“冷一冷是好事”

潮水上涨快,退去也快。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研发人士告诉澎湃新闻,DC-CIK疗法的细胞免疫治疗难度并不高,入门门槛较低,对于医院和企业而言不存在技术壁垒,但“细胞制剂操作过程中规范化、无菌化和风险控制极其重要”。

然而事实上,除部分三甲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和大型研发企业外,这一领域多年来遵循的一直是“前店后厂”模式。

所谓“前店后厂”,即公司与医院合作,公司负责细胞培养工作,前期诊断、抽血,后期回输等工作则由医院完成。

以“魏则西事件”为例,莆田系实际控制的康新公司,就以“承包”或“入股”方式同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开展合作,并为其招徕患者。

“前店后厂”模式背后,是免疫细胞领域监管标准的长期含糊。科室承包畅通无阻,医院、企业合作无间,共同攫取暴利。

院企合作分账、企业输送回扣早已是行业通行的游戏规则。前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协议内容的不同,医院提成15%-50%不等”,“具体比例根据医院规模来定,大医院就更强势些。”

魏则西事件后,潮水开始迅速退去。

一些患者治疗中断、研究止步、技术人员辞职流失、行业内企业关闭。

根据南方日报报道,深圳有40多家免疫细胞治疗企业,成为“重灾区”。

深圳市细胞质量检测评价公共服务平台主任、深圳市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刘韬曾对媒体表示,据其所知,深圳80%的相关企业都“关门”了。剩下的20%,如果是规模较大、前期实力较强的企业也进行了至少一半的裁员。经过约10年发展的细胞治疗行业培育的大量技术人员约九成流失到其他行业。

在清华大学医学中心细胞治疗研究所所长张明徽看来,魏则西事件后,很多人将责任归咎到DC-CIK细胞疗法上,甚至对整个癌症的免疫疗法产生误解,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讲,这种认知是不理性且偏差的。

应该被追责的是不当使用DC-CIK细胞疗法的医生、过度商业操作的医院外包科室以及百度的虚假广告。”张明徽称,作为癌症患者的魏则西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对癌症的免疫疗法并不了解,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相信百度、相信医院,结果遭遇了生命的损失。

事实上,由于疗效难以获得医学界广泛认可,魏则西使用的免疫疗法在西方国家已基本弃之不用。

张明徽确认了这一说法:“在美国,传统的自体CIK技术已经不再做临床实验。”

国家卫计委也称,CIK疗法存在细胞制备质量参差不齐、特异性不强、个体疗效差异大等问题,同时存在器官损伤等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靶向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TCR-T和CAT-T等特异性免疫细胞治疗相继出现,并取得令人鼓舞的研究结果,我国一些研究机构正在开展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

韩为东则认为,长远来看,叫停是件好事,“这个行业需要冷一冷”。

首先要解决谁来监管的问题

当下,患者呼唤市场的重启,但重启需要明晰、可执行的标准。

2009年,原卫生部制定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部分免疫细胞治疗作为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准入管理。同年5月,原卫生部办公厅发布《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位列其中。

但国家卫计委日前回复澎湃新闻称,“由于申报的医疗机构缺乏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结论和循证依据支持,并未批准任何医疗机构开展该技术的临床应用。”

2015年6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国家卫计委下发通知,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废止了上述《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明确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未经食药监部门批准上市前,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临床应用。

2016年5月,“魏则西事件”后,国家卫计委重申,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仍属于临床研究阶段,不能进入医疗临床应用。

政策调整的6年间,癌症细胞免疫治疗商业化已成泛滥之势。

更关键的是,这一领域一直没有出现过具体的标准,治疗范围、治疗程序、适用病种含糊不清,虚假宣传顺势而起。

此外,这一领域至今仍缺乏明确的临床研究指南。

在3月份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就提出,癌症免疫治疗首先就是要解决谁来监管的问题,在其提交的政协提案中他建议:首先应尽快明确该医疗技术到哪个机构注册审批或备案;何时政府主管部门开始受理报批;对具有高度个体化特点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否完全按照药品去报批监管;如何既借鉴国际监管的经验又符合我国国情。

而在魏则西事件之前,上述问题,并未成为免疫治疗商业突进的障碍。医保报销对免疫治疗的接纳,也让其商业化应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2007年,国家发改委、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生物细胞免疫治疗酌情收费的通知,首次将免疫疗法的价格纳入监管范围。

此后,全国共有十余个省份陆续将细胞免疫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制定了收费标准。这意味着,地方的监管部门已认可了其临床应用资质。

政策冲突,也反映出这一领域监管之复杂。

而在经历2016年5月份的强硬叫停后,行业已经开始了思路的转变。

聚焦于目前免疫治疗领域最前沿的CAR-T技术的数家企业负责人均向澎湃新闻表示,自2016年12月食药监总局药审中心发布关于《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后,业内正规的研发型企业很多开始按照生物制药的评审要求,来进行相应的改变。

根据征求意见稿内容,细胞制品未来将按药品评审原则进行处理。在业内人士看来,审批周期将会大大增加,但行业会更加规范。

食药监总局相关工作人员日前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该文件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且免疫治疗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仍处于不断变化中,监管政策的制定也需要一个过程。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