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思想周报|衡水中学入浙引争议,中国山水精神与文明复兴

普芮
2017-04-10 09:21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衡水中学进驻浙江:是素质教育的倒退,还是市场的选择?

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正门。东方IC 图

有“超级中学”、“高考工厂”之称的衡水中学进驻浙江嘉兴平湖市,于上周引发舆论热议。

据浙江在线报道,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近日正式揭牌。该校是由河北衡水第一中学、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广州高新集团三方合作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以“名校办民校”为模式。2017学年计划首届高中招收2个创新班共90名学生,其中面向平湖市招收60名,平湖市外30名。目前招生工作已启动,据说已吸引400多名学生报名。该校未来将不限户籍、面向全国招生,计划发展规模为144个班级、6000名在校学生。

平湖衡中每学年学费高达3.5万元(不含住宿费),同时为了争夺优质生源推出了丰厚的奖励制度,例如:对本校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每人一次性奖励50万元;考取香港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的学生,每人一次性奖励10万元;考取全国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国内名牌大学一次性奖励3万至5万元。

而本部——衡水中学——作为河北第一牛校,正是以奇高的升学率以及被外界风传的军事化管理闻名全国,并始终伴随争议。

该校2016年考上北大76人、清华大学63人,共有接近5000人考上一本线,一本上线率达92.44%,囊括河北文理科前4名。从上线率看,完全可以比肩浙江的杭二中、宁波镇海中学。

据称,衡中每间寝室门上有小窗,由此可以看见寝室里八张床以及八个人的一举一动。每个教室里都有摄像头,大部分时间开着,可以上下左右旋转、拉近看到每个人课桌上是什么。学校不允许带手机,每个宿舍有一部座机。临近高考,学校甚至会把座机电话线拔了,以尽量减少学生和家长的联系,避免情绪上的波动。

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法人代表、执行董事肖家兴显然并不认可网上对衡水中学的评价,他说:“我认为网上流传的并不是真实的衡中。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在我们看来,是一套科学、严谨并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衡中施行的是一种特别清晰化的管理模式,确实量化到分钟,这样的管理方式没有其他学校能做到,我们能!衡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科学管理,努力将孩子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化。”

事实上,平湖学校并非河北衡水中学第一家分号。2015年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呈贡校区在昆明成立;2016年河北衡水中学落户合肥,今年9月份将正式向安徽全省招生。但为何此次进驻浙江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呢?

首先,面对这样一个外来和尚,各方反应可谓复杂。地方政府欢迎,这很好理解。嘉兴港区社会发展局教育科科长倪兵介绍,引进这样一所品牌学校,是希望优化嘉兴港区的教育资源。既可以造福一方百姓,很多孩子不必送到外面读书;而港区和平湖要进行开发建设,要引进很多人才,教育资源好了,更容易留住这些人才,让企业家安心。

老师们则多持谨慎态度,比如杭州有位校长就不无激动地说:“居然把衡水奉为神明,还引进文化,简直就是浙江素质教育的倒退,他们准备搞军事化教育,把教室走廊都装上‘防跳窗’吗?”

杭二中校长叶翠微则表示:“衡水中学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农村包围城市也是一种思路。不过,教育是有内在规律的,浙江教育很精彩,一定要走自己的路,怎样把这样的精彩提升上去。衡水中学作为外来的和尚,要在浙江念什么样的经,这是它的事,我们要念好自己的经……浙江教育比较理智,注重教育的内在规律,不是一味追求分数的;浙江的家长也是开明的,希望孩子是多方面发展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浙江高中校长应该是悠哉的,做好自己的事。”

知名教师蔡朝阳则发文《The Walking Dead——衡水中学模式归根到底训练的是行尸走肉》,直指衡水中学模式培养的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是人形丧尸。

他质疑用“衡水中学考进北大清华有多少多少”作为衡量标准,因为这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不读北大清华也能成才。对所谓成才的评价标准,就这么死板、这么单一吗?第二,衡水中学的北大清华率,是以摧折了多少青年人为代价的?他举例,衡水中学最奇葩的不是吃饭只有15分钟,而是有一个上厕所的禁令,“规定在某些时间段之内,不准上厕所。时间管理其实很重要,但是要管到你的大便为止,还真是史上所未见,是创造性的发明。”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多数县城中学的校长,都有一颗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的心。此外,也是家长和民众选择了衡水中学的模式,真的不是学校一意孤行,“好多家长信奉这个谬论:你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不吃苦,爹妈这是为你好。可是时代已经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考定终身的状况已经被改变了。依然秉持这样落后的教育观,真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啊。”

蔡朝阳认为,衡水中学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将中国的威权主义传统,与现代工厂的分工制与管理方式、现代官僚管理方式与技术方式,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化为一个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这个机构的所有制度设计,都是为了让你变成驯顺而又有用的个体。

蔡朝阳发问:你跟你的孩子有何等深仇大恨,才会送他去衡水中学?

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校舍。

而最新的争议则是涉嫌招生“抢跑”。平湖衡中高中部2017年招生简章显示,新生到校报到时间为4月15日,比浙江中考时间提前了整整两个月。肖家兴给出的解释是:报到并不是开学,只是为新生适应高中课程做准备。

这一做法遭到了包括浙江省教育厅官方人士的批评。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在接受当地媒体新蓝网采访时直言,无论校方对“报到”这个词玩什么样的文字游戏,都显然与省教育厅2014年制定的《完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改革普通高中招生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相违背,并表示:“它(衡水中学)是个应试教育的典型,它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他们认为是先进,我们认为是落后的,我们浙江不需要。”

目前,省教育厅已责令平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涉嫌违规招生进行调查,核实后立即整改。

媒体上的评论也是各有视角。

浙江媒体《钱江晚报》发表评论指出,对于衡水中学的到来,最忌讳的是站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立场上说话,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追求。抛开那些争议,有几点应该成为社会共识:一是靠抢时间拼身体的高考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它将整个国家拖入精力和时间的消耗之中,它对社会创造力的消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衡水中学的模式哪怕再成功,也不应该是教育追求的方向;二,考上几个清华北大也不应该是所有考核唯一的标准;三,衡水中学的到来如果只是来切分蛋糕的,那对浙江教育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该评论认为,不妨将衡水中学作为浙江教育的试金石,甚至不妨当成搅局者,来倒逼浙江教育的进步。“我们所能做的是用改变游戏规则,增加晋升通道的方式对冲影响。这意味着不唯分数论,不唯成绩论,也意味着不能只让一张试卷来决定学生的未来,可是如果不靠一张试卷又靠什么?我们还有什么选拔人才的方式?这些方式是否能经受住公平和效率问题的质疑?”

而东方网评论则直指衡水中学之争凸显出教育研究的滞后。“所谓军事化管理,在学生走进社会后,是因此转化成一种良好的个人生活工作作风,还是留下心理阴影从而影响生活工作?从这些学校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那些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走向社会后又是如何?这都缺乏相应的跟踪研究。有人觉得企业有研发机构很正常,似乎教育不需要,至于各地的教研室,往往不过是做教材上的微观研究,而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宏观研究相对不足。由于缺少研究数据的支撑,多少年来,衡水中学之争,更多成了一场口水战。”

新京报的评论则指出,这一具有企业性质的民办教育行为发生在素质教育较为发达的浙江,证明很多家长对衡水一中的模式仍有强烈需求。而家长的需求对接的是社会的需求,既然孩子会因为上不同的大学得到差别巨大的社会资源,家长与学校狂逼孩子的行为定然绵绵不绝。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所谓的军事化管理,情感上讲,难以接受;人性上讲,难以接受;理性上讲,似乎难以拒绝。”

渠敬东:中国的山水,永远是我们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

渠敬东发言中。

上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的一篇思考“山水”没落与现代中国精神危机的文章,颇受瞩目,转发者众。

这篇发表在《文化纵横》上的文章认为,“山水”系统的发育是中国文明独特的DNA。然而在资本与权力共谋的现代世界里,这种山水精神没落了。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捡起两项重要的工作:一是在西方文明的总体框架内反思现代问题,二是将现代性重新“问题化”为传统问题,即从中国传统的资源中去寻找化解现代危机的出路。

究竟何谓“山水精神”?

渠敬东首先从梭罗的《瓦尔登湖》引出话题,论证自19世纪中期以来,在马克思所说的物化世界里、弗洛伊德所说的文明压抑的世界里——即现代世界里——不能只有政治、社会和经济构成的总体史,而必须还要有一种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的自然王国,以作平衡和矫正。自然的构成是人的精神存在的栖居之所,是一切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神、人、物相分离的状况得以重新弥合的关键所在。“而就这一点来说,中国文明有着丰厚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中古以降的山水系统的发育,构造了独特的文明DNA”。

接着,渠敬东引述费孝通的分析指出,封建制解体、某种皇权专制系统出现后,很多士大夫把孔孟老庄努力混合成为一种理想政治的形态,以“出仕”作为自己的人格基础和政治理想,同时也构建了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然王国。这一自然王国,并非仅停留在现代世界中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之间的纠缠,而造就出士大夫内在强大的独立的精神系统,这是文明存续的关键。

汉代以后,多出了一种“逃避权力的渊薮”。士大夫或者知识分子不能完全融入到政治系统里,而是自我构建一个理想的世界与之相平衡,即孔子说的“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我们就该投入现实的世界做出一番大事业;“邦无道”,我们就要进入到山林里面,在山水世界里,构建出能够延续从周公到孔子的真正文化血脉的一套系统。士人与国家之间有微妙的并立的格局,使得归隐山林,“乘桴浮于海”,成为了中国士人特有的情怀。

山水是出世的,与现世的城市和乡镇相对,也与那种任侠的江湖相对。“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才是山水的情怀和理想,因为这是现世无法得到的,无法实现的。

渠敬东引用陶渊明的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认为这是中国士人的肇始,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根本谈不上中国的艺术,特别是山水艺术。这种把自己挥洒、浸没在整个世界里,山林中的那份自然,是士人全心的构造,是超越性的,是纯粹精神性的。他认为“中国人没有了这种内生性的心意心境,我们的文明便早就覆灭了”。

北宋郭熙《早春图》。

反观今日的艺术世界,渠敬东发问:“今天的艺术家们,不读书,不敬畏,搞什么艺术创作?”

在他看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起源,离不开西学东渐的基本处境。不读西方的书,不完整地理解西方现代社会的生成、发育、矛盾和危机,就没法理解现代的、当代的艺术。现当代的艺术,是在西方文明几百年的累积和淤积中的一种释放,健康与疾病、压抑与解放都有着极端化的辩证关联,也都有着西方文明自身的基因和变异来驱动。

而中国今天很多的当代艺术,都逼近着西方从19世纪末开辟出来的风格,从人的整体危机状态入手。“我们一接触西方,便是现代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复杂病理,怎能从容应对?”

的确,艺术家需要经常扮演革命者、批判家的形象,扮演不拘泥于传统,向着人性的各个角落无限开拓的形象。在资本与权力共谋的现代世界里,艺术似乎成为了一种极端个体的解放形态。当下的个体,似乎变成了所有艺术的载体。这个时代的来临,充分表现为反宗教、反传统、反整全,反对一切既存的历史和现实,希望一瞬间完成革命般的解放。

在渠敬东看来,当代艺术无非就是当下艺术。当下艺术是片断、荒诞、虚无、即时性和否定性的展现。从某种意义来讲,它就是一个即时性的意念化和陌生化的瞬间,瞬间产生的距离感。这就是瞬间的深度……而瞬间的意念性的深度,对于整个文明来讲从来就没有什么深度。

今天,我们既吸纳了西方的反传统的姿态,同时又把自己的传统反掉。所以,艺术家们不读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根深蒂固的当下性所决定的,特别对于中国的当下艺术来说,是双重的反传统的特质决定的。不学习、不摹写、不读书,竟然成为了艺术创造的真谛。这是我们时代的悲哀,我们将来一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不过今天也蕴含着重大的创造机会。渠敬东提出两项重要的工作:一是在西方文明的总体框架内反思现代问题,二是将现代性重新“问题化”为传统问题,即从中国传统的资源中去寻找化解现代危机的出路。这当然不是说要重复中国的传统,要抱守残缺,而是通过双向的链接而对传统加以新的构建。

渠敬东认为,在双重的超越上,重新构建完整的山水,重新构建中国人的宇宙观,重新构建中国人整全的超越世界,才是中国艺术的真正出路。“艺术的未来,不是跟在资本屁股后面,搞一个小想法,抓住一个小意念,换一种新材料,而是要真正逼近西方和中国的整个传统,对历史和现实有整全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山水,永远是我们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