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衡水中学浙江分校触动了什么?浙江基教专家举行现象研讨会

纪驭亚、李应全、石天星/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7-04-11 19:18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4月11日报道:近期,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正式揭牌,并宣布对该校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每人一次性奖励50万元。因其背后有河北“超级中学”衡水中学的影子,因此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衡水一中在浙江开分校,被认为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冲突。

衡水模式是否符合当下素质教育需求?浙江教育如何办更好的学校?4月11日下午,一场“衡水现象研讨会”在杭举行,浙江基础教育方面的行家聚在一起分享最新观点和信息。

4月11日下午,一场“衡水现象研讨会”在杭举行,浙江基础教育方面的行家聚在一起分享最新观点和信息。

观点:

陈萍(杭州学军中学校长):

杭州很多校长在关注为什么衡水中学在全国办了这么多分校,唯独这次在浙办分校,大家讨论这么热烈,反对声也不少?我想原因是浙江人对教育比较敏感。我们不仅仅是在讨论一个学校,而是在讨论这背后的文化和精神。我们应反思一刀切、无差别教育模式、低层次、高额奖金招生模式、唯分数论的教育模式。

我们更应该关注衡水中学的软实力——师资和生源。

浙江基础教育背后有一种共同的文化和精神,其共性在于推崇多元化的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灵动、开放的教育。浙江教育应反对一刀切的无差别的培养模式、高额奖学金招生、唯分数论。浙江本土的学校一方面具备满足教育多元化需求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同时也具备师资等软实力。

师资是核心的软实力。具体来说,教师的知识结构,比如视野、学习力、情感和态度,有效率的教师队伍一定是满足这个要求的。

在文化文化和积淀方面,马上评判一所刚建立的学校并不合适,这需要时间来检验,看它能否与当地文化结合。

同时,我猜测应该很少的杭州的家长学生会选择去平湖,因为他们懂得什么样的教育才合适孩子。

回到问题的原点,我们其实要问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学校是学生喜欢的?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能让学生产生内生的目标、动力,能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平台让他们能持续地、专心致志地去钻研,激发出他们的兴趣;再者,好的教师队伍,有魅力的、学识渊博的、幽默的、有爱心有热情、富有感染力、愿意陪伴学生的。今天我们表面上讨论的是一所学校来浙江,其实深层次讨论的是给社会哪些教育多元化服务的问题。

叶翠薇(杭二中校长):

衡水一中是用招商引资的方式“绑架”教育。不可把衡水一中“办厂型”教育模式平移到浙江。我的态度是要静观更要反思,要反思更要自信,要自信更要自省。教育没有一个被教育各界公认的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目前,教育没有一个被教育各界公认的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但我相信浙江需要理智办学。

对此,我有4点疑问:为什么衡水平湖学校有144个班,6000多个学生这么大规模?教育界曾有过讨论,不少人觉得一个理智的学校不要突破40个班、3000人。为什么要设50万元这样的奖励?为什么中考都没考,就这么早招生?这有用少数优秀学生流入来包装学校的嫌疑。为什么这次衡水中学来平湖这么高调?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反思。而来他们也在用这种方式吸引媒体,最终达到来吸粉目的。

我是黄冈经验的直接见证者,曾经在荆州执教13年,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沙市、荆州是湖北教育的高地,每天下午4点,师生们都不学习了,就打球运动,后来黄冈模式出现,这是一种时间加汗水出成绩的学习模式,晚上自修,双休日继续上课,渐渐地我们原先较认同的学校学习的节奏就没了,双休日没了也成了习惯,铺天盖地的复习资料……现在黄冈退潮,湖北也走入反思,现在衡水又横空出世,其实根源还是教育没有社会各界公认的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我认为世界教育的潮流,还是往人本主义的路径走。

衡水中学的行为过分,但不可怕。浙江有自己的教育规律,浙江教育不是愚遵高考主义,而是关注人本主义。小风小雨的出现,动摇不了浙江教育大局。平湖学校没有违法,但必须合规,要让它有浙江教育的节奏、气派和风采,不要搞小动作,不要破坏浙江教育生态。

何东涛(杭州长河高级中学校长):

我提出四个反对。第一个就是反对高考工厂。目前中产家庭对教育仍有迷惑,重要的是要为孩子解惑。同时,衡水模式,特别是其早期模式,短期可能效果不错,但对孩子今后成长价值不高。我反对以升学为目的、拿金钱为奖励的高考;反对大规模择校、追求经济效益为办学目的;反对以狭隘的教育观绑架孩子。

徐小洲(浙大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上学就是为了考好大学吗?好大学就只是北大清华吗?当然不是!我们应该反思学生、学校之间的竞争方式。上学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教育不能仅仅以高考为目的,否则学生就会成为一种牺牲品。高考不应成为教育、家长的最终追求。

张丰(省教研室副主任):

教育发展拒绝赤裸裸的商业逻辑。我们应对无底线的招生政策是否合法进行讨论,并思考如何科学评价学校教育质量。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生长的土壤,衡量区域教育质量要看结果的质量、过程的质量、结构的质量,区域教育质量管理的第一天职是结构的质量,而结果的质量是由学生负责。如果过度聚焦尖子学生、对升学率过度关注,其结果就很可能是树起一个、倒掉一片。我们应该规范高中办学,做好改进区域教育管理的文章。

(原题为《播报| 衡水一中进浙的触动与冒犯 教育大咖正在说》)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