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少年胡适与陈寅恪的捐款记录

张仲民
2017-05-30 10:1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学界关于胡适与陈寅恪的史料收集和研究,不可谓不丰富,但似仍有可以拓展的空间,比如十年前笔者在翻阅近代旧报刊时,就曾发现一些关于他们的有趣资料,如本文接下来要展示的两人少年在上海读书时的捐款单即是,它们均发表在当时上海的大报上,但并未引起后来相关问题研究者的注意,特拈出以公诸同好。

带头募捐的班长胡适

先看胡适在中国公学求学时的捐款单。

1906年夏秋之际,皖北即发生水灾,延续到冬天,更加严重,灾民需赈甚急,这时一则由安徽著名人士李经义、李经方等具名的《劝募皖北急振启》在1907年5月中旬开始连续出现在上海各大报如《申报》、《中外日报》、《神州日报》、《时报》上,该启事先叙述当地受灾情况,“自周口以至滁、泗,上下八九百里,宽广四五百里间”“十室九空”。呼吁上海绅商各界为安徽灾民捐款。到了1907年6月中旬,皖北又发生后续水灾,“暴雨怒倾,连朝不已”。灾情进一步恶化,灾民流离失所,非常可怜。《神州日报》等上海媒体相继对此进行追踪报道,并呼吁上海官绅商学各界为之捐款,并愿意代收捐款送往灾区。于是,上海各界纷纷解囊,连正留学日本经济困难的安徽留学生也为此次水灾捐款,其捐款的具体清单先后在《神州日报》上公布。

在此情况下,有很多安徽籍人士的中国公学也响应号召,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动员,为皖北水灾进行募捐,而《神州日报》1907年6月20日刊出的这则《收捐报告》,即是对中国公学此次募捐情况的记载“中国公学第一次助捐皖北水灾共大洋三百六十四元,小洋二百三十五角”。

根据这个清单的记载,可以发现此次共有中国公学的教职员22人捐款,教职员中捐款最多的为王仙华和吴葛永,各捐了二十四元,王摶沙等六元;还有134名学生捐款,捐款最多的学生为黄绍周,捐了十元,胡洪骍捐了二元,朱经(经农)、但懋辛等为一元。此次捐款的主要经手人共有4位——胡洪骍、钟文恢、夏裕番、朱经,其中经胡洪骍一人之手的捐款为包括胡本人在内的38位学生所捐的74元,经钟文恢之手的为5元,经夏裕番之手的为62元,经朱经之手的为11元5角。此外,如果把22位教职员所捐的235元也算在胡适名下,加在一起的话共309元大洋,约占此次捐款总数的84%。不过稍后在中国公学发起的为云南旱灾捐款的活动中(《中国公学助捐云南旱灾》,《神州日报》1907年8月12日),就只有王仙华、王敬芳(摶沙)、胡梓方、张邦杰等一些中国公学的教职员参与了,胡适等中国公学的学生似乎没有参加,因为名单上没有胡适他们的名字,此次捐款共捐大洋206元。

可以说,在当时人才济济的中国公学的学生中,出过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少著名人物,像任鸿雋、朱经农(朱经)、杨铨(杏佛)等,而以当时公学学生的年龄、人脉及活动能力来讲,时尚16岁的小胡洪骍能募捐到这么多钱,远超出其同辈,确能见其社会活动能力之强与人脉之广,不愧是之前“做惯班长的人”(胡适《四十自述》),富有领导才能与社交能力。只是关于这次捐款的情况,胡适在回忆录里并没有提及,别的有关他早年的资料中也没有提及,这里特为拈出,以供研究胡适的方家参考。

实际上,在稍早上海各界发起的为旧金山地震灾害中受难的华侨捐款时,胡适正在其中求学的澄衷学堂也曾为之捐款:“闰四月初四日收……澄衷学堂校长十元,又教员、管理员二十一元,又学生全体大洋七十一元(内铜洋一元),小洋二百八十一角……”(《本馆特别广告·旧金山华侨振款》,《中外日报》1906年5月27日)而在同期《中外日报》的“特别广告·湖南水灾振款”中,还列有为湖南水灾捐款的捐款人信息,同样有澄衷学堂的捐款:“闰四月初三日收……澄衷学堂校长十元,又教员、管理员十六元,又学生大洋十六元,小洋二百十二角……”这两则捐款单虽然没有列出详细的捐款人名单,只说“学生全体”与“学生”,其时正积极参与学生活动的胡适,又身为班长,应该也是其中一个捐款人。

关心校务、热心捐助的陈寅恪

接下来再说陈寅恪的捐款单,捐款时间主要发生在陈寅恪在复旦公学求学时的1906年,先后有两次捐款被记录下来。

1906年4月9日起,湖南各处阴雨连绵,湘江泛滥,各地开始遭遇水灾威胁,“百年以内所未有者”(《西访函述湖南水灾情形》,《中外日报》1906年5月23日)。基督教会开始呼吁为湖南募捐救灾,并希望报馆宣传水灾情形,再请“开募捐款”。于是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媒体及商界、慈善界,纷纷在报上刊登声明响应,号召捐款;湖南巡抚、湖南农工商务局、湖南士绅等纷纷致电全国各界,呼吁救援。上海乃至全国各界人士也积极回应,为之捐款,复旦校董曾少卿也是一个积极的募捐组织者。具体捐款情况及湖南灾情报告,《中外日报》都进行了很详细的登录与报道。不过,在这一时期的募捐活动中,热心捐助的人主要是绅商两界及各善堂善会,包括基督教会,学界中人并不很积极,只有尚贤学堂捐了59元(《湖南水灾赈款》,《中外日报》1906年5月21日),其他学界领袖及各学堂并未参与。稍后,办学经费紧张的复旦公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包括陈寅恪在内的复旦师生113人也向湖南水灾进行了捐款,捐款清单亦刊登在1906年5月25日《中外日报》的特别广告栏《湖南水灾赈款》。从清单中可以看出,包括叶景莱、于右任、李登辉、张汝楫、林孟沧、陈寅恪、钱智修(经宇)等在内的复旦师生,为湖南水灾捐款108元,其中教务长李登辉捐最多,为15元,教师叶景莱(仲裕)、张汝楫各2元,林孟沧、于右任、邵力子(仲辉)等1元,陈寅恪、钱智修(经宇)等学生各1元,金问洙等半元。复旦公学捐款清单在报上刊出后,上海其他学堂如圣约翰书院、南京达材学堂、养正学堂、浙江高等学堂等也纷纷为湖南水灾捐款,捐款清单同样登录在《中外日报》的“本馆特别广告”栏。

陈寅恪捐款的第二次记录,是1907年1月8日《中外日报》上刊载的一则捐款清单——《淮徐海水灾赈款》,是为1906年年底发生的淮徐海——淮安、徐州、海州(即今连云港、盐城、宿迁一带)水灾捐款。通过这次捐款清单,可以看出李登辉、周益卿、张汝楫等八位复旦教师各捐助“十一月修金一成”,共130元大洋,庶务长叶景莱捐款12元,林孟沧等各捐款3元,邵力子、金问洙(通尹)、孙建寅、陈寅恪、钱智修等学生各捐一元;复旦师生员工106人,共捐款302元。

这两次捐款发生时,正是监督马相伯淡出复旦,学校财政处于危难之际,已经出现欠薪问题。但在叶景莱、林孟沧等一批教师带领下,师生共济危局,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为复旦换取更多社会人士的支持。这两次的水灾捐款,或是证明。这两则捐款清单还可以表明,少年陈寅恪与复旦师生对于复旦校事及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比较热心的。

以上关于胡适与陈寅恪的捐款资料,对于胡适、陈寅恪两人思想的研究,价值或不甚大,然而却可以为两人早年的活动补充一些细节,当有助于对两人少年求学时历史的钩沉。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