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宫闱的守护者”:西方世界的宦官历史

2022-02-14 18: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

鼎盛时代奥斯曼帝国的宦官群体

1.各个使用宦官的古文明

作为主流性别外的一个群体,宦官存在于很多古老的文明帝国里,除了中国,埃及、亚述,波斯等国都有阉人奴仆或者官吏存在。而在欧洲的罗马帝国晚期、东罗马帝国还有后来的奥斯曼帝国,也有过数目庞大的宦官群体,他们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在两大主流性别的空白地带打下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最早一批文明都在使用宦官

不论是以上的哪个古代文明,使用宦官的逻辑多多少少有相通之处,除了宗教原因制造的阉人,宫廷中的宦官,是君主集权制度的产物:高度集权且喜欢神话自己的君王既要用人,又要保证自己的绝对权力不受侵犯、不受质疑,就需要一些具有隔离性、在宫廷中缺乏权威的臣仆,充当自己和权臣、普通臣民间的媒介。

马穆鲁克是奴隶侍卫的一个极端

各国历史上的外族禁卫军,比如训练严格、极具攻击性的古拉姆、马穆鲁克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就是制造一些缺乏男性气质,既不能即位又不能繁衍后代的亲信侍从。这些人最好是出身低下,来自于奴隶或者战俘,而且在宫中无人,因为被除去了男性器官,所以攻击性大减,变得容易指挥或者操控。各个古文明都发现,男性被去势之后,第二性征会出现退化,包括皮肤变得细腻但是更易起皱、骨骼疏松和驼背,声音变尖、肌肉部分退化或松弛、人容易极胖或者变瘦等等,在生理上似乎变得更容易控制。古代波斯人就认为,去势后的男人更容易控制。一些古文明还认为阉人不受性欲的冲动玷污,其实更加纯洁,更能服侍有神性的君主。所以在这些文明古国里,不论是在内宫或外朝的王室成员家中都可以发现宦官。他们的角色从私人侍从到重要行政或军事官员,也可能在私人住宅中用做仆人,甚至也作为一种宗教圣职业存在。

古埃及有使用宦官的传统

在东方,宦官作为宫廷奴仆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公元前 1300 年的埃及第 19 王朝文献中。古埃及的原始医学比较发达,有一套自己的去势术:去势手术由僧侣执行,先用细长的韧线绑住上下两个隐私部位.再用毛巾包住,在被去势对象昏迷以后,用利刃将性器官连同毛巾一同割掉,以热油和灰止血,以细棒插入尿道,以防伤口堵塞。再把被去势之人身体齐胸以下埋入热沙之中五六天,以利生存,为伤口消毒并定型。这一做法持续了较久的时间。

古埃及手术工具

2.古希腊罗马世界的情况

后来的亚述帝国也有类似的记载,波斯帝国也将这一习俗继承,并将这一暴行强加于巴比伦、亚述,还有爱奥尼亚希腊青少年或者贵族人质身上,用来作为宫廷奴仆或者特殊性伴侣。

现代的英文里宦官enunch就来源于古希腊语,词根来源于希腊语中的"床",原意为"寝室的保护人"这个词被用来指任何无生殖能力的人,不论他是后天被去势,还是出生就生殖器畸形。其实暗含的意思除了不生育,还有失去男性气质,具有柔弱女人气的,从男性特质转向女性特质的人。

亚历山大大帝就将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宦官巴高斯收为己用;到了希腊化时代,托勒密埃及和东方的希腊化国家也都继承了这一习俗。比如公元前 48 年将庞培杀害的就是托勒密十三世的宦官侍从伯狄诺斯;在米特拉梯六世统治下,宫廷用度都是由宦官打理的。

希腊世界的扩大也让一些东方习俗进入希腊

古典时代的希腊-罗马人,大多对于成为宦官或者宦官本身持排斥或者拒绝态度,城邦时代除了少数希腊人不幸沦为波斯宫廷的阉竖之外,阉人基本上以宗教信徒的方式在希腊-罗马世界小范围的存在,大流士时代一个沦为阉竖的希腊人,在飞黄腾达后对于当初将自己卖为奴隶的商人很愤怒,并将后者报复性去势。且大多数宦官往往非希腊人出身,因为古典时代希腊人对于阉人总体持厌恶的态度,认为他们死后会变成如蛇发女妖般的魔鬼,尸体都是不详的,甚至认为他们在被去势后身体会放毒;此外,观念上罗马人认为不能奴役文明人,但是可以奴役外族奴隶。

库伯勒女神

罗马帝国也存在阉人和宦官,阉人主要是大地女神库柏勒的信徒,这主要是宗教狂热者。大地之母库柏勒曾经爱上了一个名叫阿提斯的男子,不过阿提斯却另有中意人。于是库柏勒便施展法术令阿提斯发疯,让他挥刀自绝男根而亡。由于早期罗马禁止公民自我去势,所以这种从小亚细亚传来的古来宗教一开始有浓烈的东方色彩。

神话里自断根系的阿提斯

罗马帝国真正使用阉臣的传统开始于戴克里先时期,此时帝国已经受到了东方的影响。后来东部的罗马帝国使用宦官的现象从 4 世纪一直持续到了 15 世纪。由于基督教兴起后排斥奴役基督徒。所以早期的东罗马宦官大都是外族,比如查士丁尼统治期间君士坦丁堡宫廷最多的宦官是来自黑海沿岸的阿巴斯基亚,位于黑海东部沿岸。当地部落民众,经常挑选出外表漂亮英俊的人作为宦官。阿巴斯基亚人的统治者就拣选出漂亮的男孩来去势而且把他们卖到君士坦丁堡去,然后还要杀掉他们的父母以免除后患。

3 .中世纪欧洲的情况

中世纪修道院的去势手术

与此同时在中世纪的西欧,去势并非不存在,但是作为一个阶层、或者是近乎第三性别的阉人是不存在的。西欧的去势主要是宗教狂热的修道士,或者是犯了守贞戒律的修道士、南欧教堂里的阉人圣歌者,以及少数战俘。《权利的游戏》里惨遭小剥皮宫刑的席恩-格雷乔伊,就是中世纪典型的阉人来源:少数不自愿的战俘。受到拜占庭影响,基督教文化圈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人会去势对王位有野心的篡位者。但是封建制度成熟的地方,基本上不会大量制造去势的男性。这是因为在各个小封建政权里,人力资源非常宝贵,去势意味着断绝生育能力,不利于人口增长;而且去势意味着男性性征的减退,意味着战斗力和劳动力的丧失。

席恩-格雷乔伊算是中世纪西欧阉人的写照:战俘

但是到了9世纪以后,在东南欧的东罗马帝国,希腊人开始去势自己的孩子成为宦官,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颁布法令,拜占庭每家有几个儿子的,应该有一个净身为宦官;在安纳托利亚的帕夫拉戈尼亚地区,当地在有几个孩子的情况下经常去势其中的一个男童为阉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当时,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成为宦官是以牺牲男性的生理性别为代价,可以获得贵族式的生活、教育和保护,乃至权利,所以一些平民乐于这么做,在不会断子绝孙的情况下,还能为家族获得一些上升的空间;此外,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地也是拜占庭外族宦官的产区之一。

中世纪时代去势手术的剃刀

除了平民,一些贵族家庭到了后来,对于去势自己的某一个男性子嗣都毫无负罪感。因为阉人被认为是毫无欲望、不会危及紫宫宝座的,但是他们男性性征退化的身体,又能为接近女性贵族提供便利,所以他们能游走于后宫和皇帝之间,成为宝贵的信息源;对于一些野心勃勃,潜在威胁皇位的贵胄子弟,去势算是处死的折中版本:比如尼切塔斯作为米海伊尔一世年轻的儿子,他的出生对下任继位者是个隐患,当他的父亲下台时对其进行了去势,既保护了儿子,也使他的野心改变方向,后来成为了主教。权力的游戏里的瓦里斯的原型就是拜占庭宫廷的宦官。正是因为这样,10 世纪阿拉伯作家马苏迪明确记载,希腊人像中国人一样,可以去势他们自己的孩子为阉人。

此外,和古中国以及同时代的伊斯兰文化略有不同的是,在希腊-拜占庭文化里存在宗教宦官,宦官往往与东正教天使的身份等同。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天使就是男女性征混合、身材修长,皮肤雪白,身着华丽紫袍的青年男子。所以帝国宫廷和教堂里的宦官,就如同天国的天使的等级一般美丽而森严。由于宦官的负面文化意义逐渐消除,所以社会对于宦官的接纳度和包容度其实比较大。

拜占庭天使的原型之一就是宦官

东罗马早期的宦官,如御衣伯爵等等主要打理宫廷内务,负责为皇帝和皇后保管衣物,安排膳食,举行宫廷仪式,打理各种宫廷事务,因此占有很多宫廷部门的职权;到了后来的9世纪,宦官职权扩大,从皇室总管、洗礼官扩大到宫廷卫队护卫、守卫乃至卫队长,甚至可以手持皇帝赐予的御剑,有权在皇帝面前佩戴乃至使用武器;在地位上,阉人贵族被称为无须者,和世俗贵族"蓄须者"拥有同样的贵族称号"大公",但是在具体的衣着层面上,象征无需者身份的珠宝甚至比蓄须者更加贵重。此外,宦官官职可以买卖,在去势者群体中流转,这说明当时阉人群体已经近似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圈子,有着自己的层级,而且可以通过世俗官职在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的空隙间为自己打下一片天地。

除此之外,有的宦官如纳尔赛斯成为了高级将领立下战功,当帝国出现幼主或者女主的时候,除了亲信,为了避免武将篡位,阉人将领就会作为君主权利的延伸出战;此外,只要君王主战,那么就会有更多的阉人将领出现在战场上。纳尔赛斯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此外,基于宗教原因,甚至有不少宦官当上了宗教首领,像君士坦丁堡牧首这样至高的地位也有宦官担任,甚至被封为圣徒。

随着地位提高,12 世纪拜占庭作家认为这个词来源于善良而智慧的人。这种设想尽管存在着谬误,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拜占庭帝国晚期宦官有着非常显著的地位。12 世纪宦官已经被认为是上帝和贵族的完美仆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训练。

瓦里斯的原型就是拜占庭宦官

在这样的背景下,《权力的游戏》里的另一个阉人瓦里斯,他少年被诱拐,然后被卖到外国,他一直对于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但是又凭借着丰富的信息源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游刃有余,他的原型就是拜占庭宫廷的大宦官头目加情报总管。

4.阿拉伯-奥斯曼的阉人传统

奥斯曼的黑人、白人和侏儒宦官

作为希腊-拜占庭文化和突厥文化的整合者,奥斯曼帝国在接受了拜占庭的官僚体系和文化传统的同时,也顺便接受了拜占庭帝国的宦官传统。

在13世纪,安纳托利亚半岛东部的各个穆斯林势力都会使用宦官为自己服务,出身希腊和亚美尼亚的宦官遍布当时各个突厥小国的朝廷。这些人的职责除了少数教士和教师之外,主要是宫闱中的仆人或者娈童。著名的中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曾经游历安纳托利亚半岛,在伊兹密尔附近的一个埃米尔宫廷里,他见到了一群异常美丽的希腊人:"他们有着秀美的长发,肌肤洁白,苹果肌上有着玫瑰色的红晕。我以为这是他的嫔妃,但是埃米尔告诉我,这些人是宦官的阉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照料埃米尔后妃的衣食起居,有时也会满足某些领主的特殊性趣。作为几个伊斯兰埃米尔国中最成功的一个,奥斯曼的第二任苏丹奥尔罕就有使用阉人的记载,一个深受信任的宦官甚至成为了安纳托利亚腹地、奥斯曼发源地的城主。

神秘的奥斯曼后宫

在1517年之前,奥斯曼帝国宫廷阉人的主要来源是希腊、巴尔干基督徒还有高加索地区的白人,有少量白人阉人来自于血税制度和克里米亚汗国的季节性劫掠战争。在几个族群中,奥斯曼人对希腊青年和高加索地区的少年情有独钟,特别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区。作为拜占庭帝国宦官传统的延续,这些来源丰富的宦官主要由老宦官培养带领,伺候后宫嫔妃的起居生活,但是较少干预政治事务。相比于出身高贵或者出身殷实的新军基督徒少年,这些白人宦官主要是战争中的年轻俘虏,或者奴隶贩子有组织贩卖的人口。虽然都是基督徒奴隶,但是白人宦官的地位和前程,显然比不上有着更高起点的新军成员。

在1517年奥斯曼帝国成功地征服了埃及之后,帝国开始与更南边的基督教国家埃塞俄比亚接壤,帝国的贸易路线接上了横跨撒哈拉的奴隶贸易网络。差不多从16世纪末开始,白人宦官的比例下降,黑人宦官的比例开始大幅度上升。除了成本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这关乎奥斯曼帝国时代对于黑肤色和白肤色的理解,以及奥斯曼统治精英对于“非我族类”的刻板映像。

奥斯曼帝国的精英们也以浅肤色为高贵

从15世纪末期开始,同时代的西欧人因为奴隶贸易和殖民征服,开始给黑肤色贴上了一系列负面的文化意义;无独有偶,奥斯曼帝国几乎也是在同一时期在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大举扩张。因为长期的混居和混血,奥斯曼土耳其人和早期的邻居:遇到的希腊人和巴尔干斯拉夫人区别逐渐缩小;但是帝国在大肆扩张中遇到的其他长相、肤色的人种,都被奥斯曼统治精英们以自己的标准加以评价,指指点点。

奥斯曼帝国有自己的民族歧视链

当时的奥斯曼统治精英们宣称帝国继承了东罗马的法统,无论是血税出身的前基督徒还是奥斯曼人,都喜欢自称"罗马人"。以自己为中心,类似于西欧人,奥斯曼统治阶层形成了浅肤色意味着智慧和优雅,深肤色意味着野蛮和粗鲁;这样的表述在当时的宗教、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多数奥斯曼帝国的臣民,都不喜欢被称为深肤色。而阿拉伯人的奴隶贸易让奥斯曼帝国和之前的几个伊斯兰大帝国一样,接触到了来自撒哈拉以南和东非的黑人奴隶。在奥斯曼人的记载中,这些人散发着动物般的气味,力气大但是身材比例粗狂,而且容易在性的方面兴奋过度,一旦有体力就想着和异性发生关系;但是这些人一旦被去势,就会变得失去攻击性、吃苦耐劳,和"罗马人"相比,这些非洲黑人简直就是天然的奴隶。

相比之下,很多基督徒出身的白人阉人在宫廷中待久了,为了谋求进用,可能会自愿或者被苏丹强迫改信伊斯兰教,但是这就与穆斯林不得奴役穆斯林的传统相违背,而且这些白人在长相上比较俊美,更接近作为统治者的"罗马人",所以奥斯曼人将非我族类的黑人视为新的潜在阉人供应者。

历史上从阿拉伯帝国到 塞尔柱苏丹国,再到马穆鲁克苏丹国,各国在历史时期都有明确使用被征服的黑人阉人的记载。9-10世纪阿巴斯帝国的官僚拉希尔-阿萨维记载当时巴格达宫廷中有4000名来自西班牙的摩尔人或者白人宦官,以及7000名来自非洲的黑人宦官。在后来的法蒂玛王朝里,更是有成建制的黑人部队和黑人宦官。后来的主要突厥国家里,除了罗姆苏丹国之外,几乎各大主要强权都有使用黑奴的记载,这也为奥斯曼使用黑人阉人提供的历史依据。

埃塞俄比亚的黑人有较强的自豪感

在奥斯曼人的鄙视链下,埃及以南的非洲人都成为了奴役和买卖对象。但是在这其中,又有着一条次一级歧视链,那就是埃塞俄比亚王国对其他黑人的歧视。声称自己是示巴女王后裔的他们,坚持自认为有别于周边的黑人,在长相和文化上高出周边一等。历史上信奉基督教的高地埃塞俄比亚人经常对周边信伊斯兰教或者原是信仰的黑人部落发动"圣战",将他们眼里的异教俘虏变成宫廷奴隶或者阉人使用,或者将他们卖给阿拉伯商人去去势,或者将黑奴作为贡品奉献给北方的阿拉伯或者突厥统治者。总而言之,埃塞俄比亚是黑奴阉人贸易中的重要一环。

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之后,这个黑人基督教国家的商队、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团经常遭到奥斯曼帝国纵容的阿拉伯强盗的袭击,埃塞俄比亚俘虏有时也会被变成奴隶,甚至被去势后送到奥斯曼宫廷。

科普特基督徒的十字架

因此从16世纪开始,伊斯坦布尔宫廷收获了稳定的黑人阉人来源。埃塞俄比亚军队俘获了异教黑人俘虏、阿拉伯猎奴者与商人在埃塞俄比亚地区收购了大量身体健康匀称,长相周正的黑人;然后用骆驼商队或者大篷车送到埃及地区等待进一步的处理。为了避免伤口感染,去势手术集中在秋季进行,负责执行去势手术的是有着较高医学水准的科普特基督徒。由于简陋的医学条件和不稳定的个人身体状况,18世纪的记载,是40人中有2人死亡;而到了19世纪,根据法国医生安东-克洛的记载,即使是最熟练的科普特医生,去势手术也可能导致25%的对象死亡。奥斯曼人为了避免阉人还保留有性欲或者秽乱的可能性,一般是将有生殖力的器官和子孙根全部切除干净。所以之后阉人身上容易散发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中国人的"臭宦官"的表述同样见于17-18世纪的奥斯曼宫廷里。

位于开罗的科普特基督徒教堂

在去势手术结束并定型之后,宦官会被送到安纳托利亚和伊斯坦布尔出售。一般来说白人宦官价格最高,介乎白人和其他黑人的埃塞俄比亚阉人次之,最后才是南撒哈拉的阉人。在职权上,白人阉人在宫中虽然人数逐渐减少,但是身居宦官群体的高级地位,他们主要负责在伊斯坦布尔、麦加、耶路撒冷、开罗等地守卫苏丹和地方君主的寝宫大门,或者守卫重要历史人物的墓地,以及在新军中充当冷峻的军法官和军纪监督者,防止老兵对红衣红帽的少年新兵实施不可描述的侵犯。

奥斯曼的军法官有时由白人宦官充当

相比之下,黑人宦官主要管理的是后宫嫔妃,以及王子的教育。从单纯的衣食起居照料者,最后宦官们发展为重要的政治势力,首席大太甚至监积极地干预政治,可以随时要求苏丹面见某一个臣下,管理苏丹和后宫嫔妃的财产;到了后来,首席宦官能够干预大维齐尔的废立,权利很大。

黑人宦官总管

到了16-17世纪,首席宦官总管能管理伊斯坦布尔、麦加麦地那等地的500座清真寺,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其中有的得宠的宦官可以在麦地那或者开罗获得行政职位;这些宦官一旦退休或者被流放,一般埃及是这些宦官的养老之地。总体来看,虽然首席宦官地位可观,但是整个奥斯曼社会对于阉人。特别是黑人阉人的包容度依旧是非常之低,这些人从来没有作为一个光明正大的社会圈层存在过。

奥斯曼帝国的后宫

而到了19世纪,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废除黑奴贸易,奥斯曼帝国也在崇尚阿布杜勒阿齐兹-欧格鲁-马哈茂德二世的统治下,从纸面上废除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黑人奴隶的来源就此中段。但是到了现在,阉人一词在土耳其的政治语境,被用来讽喻统治者身边的核心小圈子。eunuch这个词汇,在西方文化里词义的演变,体现了人们对于性别、男性气质的理解的变化和深刻化。

20世纪的一个奥斯曼黑宦官

原标题:《“宫闱的守护者”:西方世界的宦官历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