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治的细节︱农妇潘金莲有没有资格做原告?

马丁/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2017-04-28 14:52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近日,看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于2017年4月19日作出的关于广东增城农妇潘金莲状告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等电影制作方和原著出版商共9人的一审裁定书的一部分。据称,该裁定书最先由编剧宋方金通过其微博在网上公布。至于全部裁定书的内容以及起诉状、答辩状则并未检索到。

据媒体“华商在线”报道,原告增城潘金莲在起诉状中提出的诉讼请求为:要求冯小刚等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起诉状中提到:“刘震云……写作《我不是潘金莲》一书,将潘金莲丑化成不正经女人的代名词……在该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旁白中说‘自宋朝到如今人们都把不正经的女人叫潘金莲’……直接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使原告在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

据媒体“腾讯娱乐”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潘金莲诉冯小刚等名誉侵权案后,原定于2016年12月28日上午开庭。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潘氏宗亲前往法庭旁听庭审时,却被告知案件延期审理。

原因是被告方当日只有5人参加,分别代表7名不同被告,冯小刚与摩天大楼传媒有限公司缺席,造成无法开庭。3月21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潘金莲诉冯小刚等九人被告案,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等均未现身法庭,只委托了律师参与庭审。

笔者看到的该民事裁定书节录件电子版中的部分文字内容如下:

本院经审查认为,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及预告片系基于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上述电影、预告片及小说中所涉及的“潘金莲”系我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及同名电影、预告片中并无相应情节可以反映出原告潘金莲的身份信息或生活情节。”

另外,原告潘金莲所指出的两句侵权台词“自宋朝到如今,人们都把不正经的女人叫潘金莲”及“过去不是潘金莲,现在被赵大头污了身子,倒真是潘金莲了”所涉及的“潘金莲”同样也是《水浒传》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非特指本案的原告潘金莲,亦未泛指所有名叫潘金莲的女性,故本案中的原告潘金莲仅是与上述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名,与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及同名电影、预告片并无直接利害关系,不符合起诉条件,应裁定驳回起诉。”

针对这一诉讼结果,编剧宋方金在其个人微博中的评论为:“希望不再发生这样挑战创作常识的闹剧。对号入座,庸人自扰,坏人捣乱。”有的媒体将该农妇获如此诉讼结果描述为“下场” “曝光”。

如此看来,这一“闹剧”似乎终于得到了平息。那么,该诉讼结果公正吗?

笔者认为不然。从网络上对该案原告诉讼请求的报道和该裁定书的内容来看,该裁定书存在着严重的法律适用错误

该案一审的诉讼结果是“驳回起诉”。随意在网络上搜索即可得到对该术语的解释:“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立案后经过审查,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依法裁定驳回原告起诉的诉讼行为。

考察该裁定书可知,法官认为“原告……与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及同名电影、预告片并无直接利害关系”,也就是说不具备《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第(一)项规定的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那么什么叫“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呢?它指的是,所谓的原告或者说想成为原告的人需要和案件中涉及的纠纷或者法律关系直接相关联:最常见的情形就是他是该纠纷或者法律关系中的一方。当然,如果法律特别规定某人虽然不是某纠纷或者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但可以为其中一方的利益、以该方的名义打官司,那么也是可以成为原告的。

举例来说,甲以自己的母亲乙的名义状告母亲的债务人丙要求还钱,这一诉讼是不可以的,因为乙与丙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和甲之间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即使乙没有从丙处要回钱从而自己的财产有所减少,这也和甲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原因在于他母亲的钱并非他自己的钱;而如果甲误以为乙偷了自己的牛因此以自己的名义状告乙,则是可以的,因为他和偷牛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如果乙真的偷了他的牛,那么他的财产就真的减少了。

如果原告提起了一个诉讼,并且这一案件和他有直接的利害关系,那么他是否能胜诉呢?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很有可能——根据法律的规定——他对于被告并不享有某项权利或者该权利已经消灭了等。例如,前述偷牛案中,法院最终认定甲的牛很可能是自己跑了而绝非被乙偷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原告想要胜诉的目的无法实现。

但是,偷牛案中的原告提起的诉讼是否真的树立起来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树立一个诉讼需具备的条件都具备,不允许出现的情形都没有出现。

如果诉讼没有被树立起来,必然是支撑该诉讼成立的条件中至少缺失一项或者至少有一项并不成立。这是程序法层面的问题。如果在诉讼树立起来后,法官经过审理得出结论认为原告的请求不能成立,就应当判他败诉。这是实体法层面的问题。

前一种情形下,原告希望通过诉讼保护自己的想法失败了,虽然我们也泛泛将其称之为“败诉”,实际上,这个诉并没有被树立起来,因此严格地讲,它不属于败诉,属于“诉讼不成立”。

以下两种结果都是“诉讼不成立”的具体表现:如果法官接到原告的诉状及其它诉讼材料后随即得出结论认为该诉讼不成立,那么法官就会裁定“不予受理”(压根不接受这个诉讼);如果法院是在接受这个案件后的某一个时刻才发现该诉讼不能成立,那么法官就会裁定“驳回起诉”(先将诉讼树立起来,在发现问题后又将诉讼推翻)。

再来看看本案,法官在裁定书中指出:电影和小说中所指的潘金莲是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居住在增城的农妇原告;原告仅是恰巧与上述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名而已。因此,法官得出结论认为“本案中的原告潘金莲……与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及同名电影、预告片并无直接利害关系”。

法官所谓的“直接利害关系”其实是说:原告潘金莲和虚构人物潘金莲不是一码事、没有任何关联;那个故事人物潘金莲指的不是居住在广东增城的原告。既然原告的名字和故事人物名字相同仅是巧合,那么所谓的侮辱、诽谤这样的侵权行为自然就无从说起了。

笔者认为,审理法官作出这样的推理是完全经得起推敲的。

但是,据此得出结论认为原告的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应裁定驳回起诉”,就谬以千里了。结合前面对“驳回起诉”的分析可知,法官最终的结论是这个诉讼根本就不能成立。

那么这个诉讼是否真的不成立呢?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中对于提起诉讼时应具备的条件的规定以及学理上关于提起诉讼时不能出现的情形的描述,原告广东增城农妇潘金莲认为自己的名誉权(而非历史上的人物贝州潘知州的女儿潘金莲、《水浒传》中的虚构人物潘金莲、当今中国所有名字是潘金莲的人、当今中国所有潘姓的人)遭到9位被告的侵害,被告、诉讼请求、案情、有管辖权的法院等都没有问题。此外,也没有任何能够阻止该诉讼被提起的情形,例如重复起诉或者双方间有仲裁协议等

那么这个诉岂不是妥妥地树立起来了吗?

笔者揣测,审理法官认为该诉应被驳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第(一)项中所谓的“直接利害关系”产生了误解。原告与案件间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是一个仅涉及程序层面的问题,并且,在法官审查原告的诉讼材料时对它的判断采取的是形式性的判断标准。具体而言,只要原告认为被告侵犯了自己的合法利益、要求对自己予以赔偿、诉状中的案情和理由也是围绕这一诉讼要求提出的,那么就可以断定这个诉讼可以被提起。至于原告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只有到了诉讼中甚至是诉讼快结束的时候,法官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综上所述:“被告塑造的人物是否就是原告本人或者影射了原告”和“原告与他提起的诉讼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而诉讼是否成立和诉讼是否能胜诉也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

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无法被支持,从而认为诉讼不应成立,是严重的法律理解和适用错误。如果认为被告9人没有侵犯农妇潘金莲的名誉权,那么应该通过判决书作出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只有在“诉不成立”的情况下,才通过裁定书作出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有人不禁要问,既然增城潘金莲没法获胜,那判决她失败还是裁定她失败又有什么不同呢?这是一个对司法以及程序法的价值不甚了解的人的典型疑问。

我们先不对这一问题做直接回答。一位律师在媒体“新京报网”上发表文章指出:“法院的判词似可翻译为……原告……根本没有资格当原告”。从该律师此后的行文来看,法院的这一裁判结果在他看来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增城潘金莲到底有没有资格做原告呢?

在一个俯首为国民提供公正而高效的司法服务的司法体制下,某位国民的诉讼是否被法院接受,完全取决于他提起的诉讼是否符合法律明文规定的起诉条件。如果具备这些条件,那么该诉讼就应当被接受,这是一国司法机关对该国国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原告提起的诉讼被法院接受后,法官认为其诉讼请求无法成立”和“原告提起的诉讼虽然成立,但法院拒绝接受该诉讼”有着根本的不同。

因为,前者是说,我司法机关接待了你,但奈何你自己想的和立法者以及法官想的不一样,我无法站在你这一边;后者则是说,我拒绝接待你或者在接待你之后又纠正了自己的接待错误从而将你请出门去。是否胜诉是一码事,是否被法院“搭理”则是另一码事

前一个问题是原被告之间具体的人身、财产利益的调整问题。后一个问题则牵涉到国民与公权力间的关系、牵涉到国民的尊严与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是一个宪法层面的问题。后者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出现双输的局面。

拿本案来讲,一审裁判结果散播出去,未免对普通国民和司法机关都造成伤害。一位看了这个新闻或裁判的国民可能想:如果我也有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大靠谱的诉讼请求,最好就不要去献丑了,因为法院可能认为我根本就不配做原告。然而,他这个想法是不对的。不真正打一次官司,未必就知道胜负;即使法律上没有作出规定,也不见得你的这一利益不值得保护,更不见得法官就不愿或者不敢保护你。

进一步说,即使官司最终打败了,法院在一开始以及后来也还是要认真对待你的,因为只要你的诉讼成立,法院就不能径直将你推出去了事,而是要恪尽职守、礼遇国民

一位看了这个新闻或裁判的法官可能想:这种乍一看就很荒谬的案件看来是不用费心费力去审理喽,直接推出去就行,反正只要作出让原告失败的结论就行,至于其理由何在以及是否经得起推敲并没什么重要的。然而,乍一看显得荒唐的案件里面就一定没有合理要求的成份吗?假使原告不讲法、不讲理的话,就不需要针对他的无理索求作出严肃的裁判,而是可以径直把他推出门外吗?如果司法机关中有人这样想和这样做,总有一天民众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

当前社会的利益格局愈发复杂,价值观念也更趋多元。许多人希望通过司法为自己讨回公道。然而,所谓“公道”是一个相当主观性的认识和判断。想要讨个“公道”的人和立法者对于“公道”的看法未必一致,从而未必能得到法律和法官的支持。

但是,为国民的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机会,作为司法机关也必须充分尊重这种提起诉讼的权利。恶意诉讼所在多有,恶意诉讼也令人厌烦甚至愤恨。但是这样的负面标签不应轻易贴在他人身上。无论是诉讼的当事人还是案外民众,都应当理性地讨论原被告之间的是非对错,而不应轻易地否定他人的诉讼本身,更不用说在媒体上随意揣测他人提起诉讼的动机不当。

如果被告方不知或者不顾自己胜之不武而仅徜徉于胜诉后的快意之中,旁观者也只知该案审理结果与自己认为的正确结果看起来“差不离”或者“殊途同归”而叫好,未知某天不会也沦落到奋起起诉寻求司法保护而不得的境地。

笔者盼望原告及其代理人能够在时日不多的上诉期内考虑提出上诉。提起上诉的意义已经远超出了该案本身,而涉及为“奇葩案”件正名(叶竹盛:《“奇葩诉讼”是个严肃法治问题》一文)。希冀本案能有二审、并且通过二审澄清以下道理:

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甚至一望即觉得荒诞不经的诉讼请求也是一个标准的、堂堂正正的诉讼请求;我们可以不赞成它,但是司法机关会尊重它,并且通过这种尊重引导国民也尊重它。正如那个流传甚广、来源模糊但甚为正确的名言所说的一样:虽然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引申一步讲,正确与错误这样的实质判断在不同时代是不同的。百余年来的中国风云激荡,观念更迭,不知有多少番的潮起潮落。例如,我们似乎很难想象,曾经的国人心安理得地认为三寸金莲是国粹、辫子剪不得、修铁路破坏风水。

类似这样的认识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反对它的意见一经提出,就被视为异端邪说而直欲将其扼杀在襁褓中而后快。

感谢我们的前辈,是他们给予了这样的反对意见以机会。而这些曾经的奇谈怪论中的一部分帮助我们提升了生活品质乃至解放了我们的身心:现在的我们不再需要缠足、留辫子、出行坐高铁既安全又快捷。焉知,给予各种看似奇怪的法律诉求以登上司法厅堂的机会对我们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万一它获支持并在日后造福我们了呢?

不知有多少光怪陆离已经变得平淡不奇,也不知有多少歪理邪说在后世大放异彩。在笔者看来,当今社会最为重大的进步之一,就是我们逐渐能够也乐于和不同的观点和平共处而不是争个你死我活。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笔者甚至呼吁已经获得一纸对自己有利的(未生效)裁定的导演冯小刚、作家刘震云也能站到反对该裁定的一面来。作为媒体工作者和公众人物的他们是意见的创造者和表达者,理应是社会上最渴望表达路径畅通、最珍视意见表达机会的一批人。推己及人,他们自然更懂得尊重他人意见表达机会所具有的意义:社会要给不同观点以生存和展示的空间,正如司法要给不同诉求以接受评判的机会一样。

我们难以知道绝对意义上的对错,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为少数意见、新奇学说、离经叛道的思想观念留下机会。而这也正是公正的程序展示其魅力的机会——平等地对待不同内容,不论它们是横扫六合还是少有问津。

-----

本文原题“农妇潘金莲提起的诉讼不成立吗?”,刊于微信公共号“中国法律评论”。作者修订后,授权“澎湃”转载。法治中国,不在宏大的叙事,而在细节的雕琢。在“法治的细节”中,让我们超越结果而明晰法治的脉络。本专栏由法律法学界专业人士为您特供。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