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体育与生物多样性:一周城市生活

刘懿琛 刘岱宗 明星辰 王越洲 Jady Liu
2022-02-18 18:51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冬奥会的举办让北京成为“双奥之城”,奥运场馆建设的技术发展和理念革新令人瞩目。此次冬奥会以“绿色、开放、共享、廉洁”为理念,不仅在场馆的建设中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在技术工艺、材料选取及场馆运营等方面也体现出节能环保的设计观。

体育场馆的建设作为城市更新项目通常会引起热议,相关方因自身受影响程度不同而持不同意见。体育场馆的建设、更新除了服务赛事,服务市民,还能与城市生活产生什么关联呢?本周的回顾将聚焦体育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结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体育和城市生物多样性》报告,探讨体育场馆建设中体现的自然保护理念,以及基于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本期主持:刘懿琛)

近期回顾

体育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彼此成就

许多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都建在城市,一方面为城市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另一方面也使城市居民更加便捷地参与体育运动。而体育与城市之间的共生关系,必须建立在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中。基于城市生态学的研究证明,如果城市设计和管理将自然环境保护纳入考量,可以同时支持人类可持续和生物多样性的目标。

在城市中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推动着城市更新,这也是提高城市韧性、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机会。特别是体育场馆周围的区域,构成了城市中未铺设的、留存的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提高其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机会非常大。许多城市围绕着开放的运动场地进行扩张和发展,使其成为城市环境中潜在的“生态绿洲”。

与此同时,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城市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噪声和振动污染、城市照明光污染,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和废水等等。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城市环境管理事务可能会大量增加,如对草地、灌木、矮树丛或绿植边界的修剪,而在这些植被的清理过程中,也会一定程度上扰乱或破坏生物栖息地。化学肥料、清洁产品、杀虫剂或除草剂的使用,也会进一步影响或限制物种在这些密集管理区域中的生存机会。

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出版了一份名为《体育和城市生物多样性工作框架》的指南,为全球体育机构、体育场馆经营者提供了发展体育运动以支持城市自然系统的七个基本要素,包括生境(栖息地)斑块的大小、城市景观的连通性、生境(栖息地)斑块周围景观基质的质量、可用栖息地的多样性、原生植被、水和筑巢地点等特殊资源,以及野生动物友好型管理。将这七大要素用于指导规划工作,并提供机会以支持功能良好的城市自然。

支持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要素。根据旧金山河口研究院(SFEI)2019年的资料改编

这本指南除了基于IUCN城市自然指数、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样性指数(CBI)经验,提供了衡量和监测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性指标体系之外,还特别提供了十一个颇具特点和借鉴意义的全球案例研究。例如在介绍2024年巴黎奥运会规划时,从其“一届克制的体育盛会”的理念入手,分析其生物多样性方法。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奥林匹克公园,除了为游客提供休闲空间外,还新增了45公顷的野生动物生境,并激发了英国在遗产开发阶段保留更多自然主义的野生动物支持功能。该公园持续监测记录了6类 “一等保护”(Schedule 1)鸟类和91类稀缺无脊椎动物物种,以及7类不同的蝙蝠物种和20个蝴蝶物种。

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公园。IC 资料图

法国国家高尔夫球场内还提供了两栖动物的冬眠室,为穴居鸟类提供的枯树,以及在球场开发过程中提取的大石头堆,作为地衣的栖息地。规划方在果岭上使用了传统的剪股颖(Agrostis)属草和本地早熟禾(Poa)属草的组合,在未修剪的深草区域还使用了其他本地草。球场还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减少化学品使用,定期维护水景和生境斑块周围未修剪的缓冲区,支持并加强其他生物多样性工作。

法国国家高尔夫球场(The Albatros Course)。IC 资料图

指南还提及了多个国家将空置的体育场馆屋顶变为绿色空间,用来温度调节、水分保持、食物生产和生境供给。例如,英国举办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的全英格兰草地网球俱乐部,其所使用的花墙可以支持传粉昆虫和其他小型物种,并向粉丝呈现一个引人注目的可视化展陈。

11个案例研究记录了大到奥运城市规划项目,小到体育场馆、训练设施等地方项目所采取的生物多样性行动。这些案例展现了改善城市生物多样性要素,为赛事参与者和观众提供更好的体育参与和体验的方式。体育场不仅能够推动城市规划任务和更新项目的发展,为生物多样性创造生态位,还能利用大自然的潜力,促进城市的健康和韧性。每一项基于体育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哪怕是很微小的行动,都能让体育运动和自然、韧性、健康的城市彼此成就。

(文/刘岱宗,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公众微信号发起人)

本周主题推荐

书|《城市生态设计》

城市生态学作为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要素,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城市中的自然,也包括人类与非人类在生态功能上的结合,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的双重挑战。在这本著作的编写中,学者们把城市设计与景观生态结合在一起进行讨论,借助诸多设计案例,表述了景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表达了可持续的、生态为本的设计观。

书|《明日之城》

20世纪的人类社会在现代城市中经历了最深刻的变革,《明日之城》阐述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前因后果,还原了众多城市规划方法所依托的社会政治环境,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发展、演化的历史线索及其思想渊源。该版本涵盖了过去十年间所发表的众多新成果,借鉴了来自全球范围的案例。

书|《关键的规划理念》

该书分为四个篇章,由区域规划领域的学者以一种专业对话的形式,探讨宜居性、区域性、治理及专业性反思的理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进程,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以及可持续性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书|《寻找失落空间》

“失落空间”或者说空间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困扰着当今多数的城市中心区。该书回溯了过去80年间涌现的主要城市空间设计理论,除了结合对历史范例进行探讨外,还研究了当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方法。作者罗杰·特兰西克提出了在当今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里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如何在支离破碎的城市里重新找回由形态明确、关联清晰并且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所形成的公共领域。”

纪录片|《冬奥山水间》

《冬奥山水间》以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冬奥雪上项目场馆为主要拍摄对象,以“冬奥之美 在山水之间”为主题,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空中视角,展现冬奥场馆的优美外观和独特设计,透过场馆设计建设过程中的细节,呈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办奥理念。

展览|“传承 超越——双奥之路中华”体育文化展

详情请关注 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讲座|寻找老上海广告里的摩登

详情请关注 上海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施瀚涛:用影像“回望”上海

详情请关注 假杂志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愚园路漫谈室第九期: 一起去宇宙中心逛厕所吧!

详情请关注 都市评论总局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上海VS巴黎:文化遗产与城市更新

详情请关注 西岸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超越旁观的行动与介入

详情请关注 单向街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糜绪洋谈圣彼得堡的文学空间

详情请关注 建投书局客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分享会|黄庆军个展:主播的家当

详情请关注 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间微信公众号

上海·放映|Ed Atkins与Tony Oursler

详情请关注 副本Instance微信公众号

北京·工作坊|物件剧场:刷子

详情请关注 vt及物jiwu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刘小东:你的朋友

详情请关注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边界行走指南

详情请关注 魔金石空间微信公众号

北京·电影展|巴西电影新春特展

详情请关注 和观映像Hugoeast微信公众号

杭州·读书会|《参与的胜利: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第一章 参与文化的定义

详情请关注 牡蛎书店微信公众号

福州·展览|当代闽地艺术考现学系列东海计划第一回

详情请关注 homeland家园微信公众号

漳州·展览|吴则淳:县城剧本

详情请关注 CarbonConnect微信公众号

厦门·展览|周欣雨个展——白日絮语

详情请关注 三影堂微信公众号

厦门·展览|摆五方——鬼叔中个展

详情请关注 白灼影像微信公众号

厦门·活动|春日柒淘艺术市集

详情请关注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佛山·茶话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详情请关注 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

广州·展览|芝麻开门!Abracadabra!广州当代艺术自我组织调研(一)

详情请关注 广东时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讲座|拾遗留痕——刘敦桢与营造学社

详情请关注 Harvard CAMLab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何以“破圈”:“国潮”的美学资源与文化密码

详情请关注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线上论坛|什么是“事件”

详情请关注 时间社THiS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顾铮:他们如何接纳摄影——上海美专与摄影

详情请关注 刘海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责任编辑:董怿翎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