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虽然没穿过一天高跟鞋,但我的拇趾向外倾斜了近40度

2022-02-27 07: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时间回到一年以前,四月末的天已开始渐渐热了,夏天就在眼前,冬天里积攒的肉肉得开始减减了。当晚,我就慢跑了4公里,真的是慢跑,花了35分钟呢。第二天早起,左脚的小拇趾开始痛,甚至不由地走路跛脚。

这样的症状持续了一周,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只要走路就隐隐作痛,于是我去了医院。

骨科医生让我脱下鞋,裸足站立,先拍X光,还加拍了脚底。拿到片子时,医生一边端详一边说:“双脚是拇趾外翻,脚趾倾斜程度接近40度,虽然两脚的脚底没有茧子,但已经是趋于严重的级别了,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医生推荐了非截骨微创手术治疗,让我好好考虑一下,毕竟手术也有风险。

顺利地在脚上开刀了

奶奶和爸爸都有拇趾外翻,我虽然没有穿过一天高跟鞋,因为家族遗传,还是不幸“中了奖”。亲眼见证拇趾一天天歪下去了,如果继续恶化,就不能走路不能运动。我还这么年轻,三十出头而已,长痛不如短痛,我决定接受医生的建议,做非截骨的微创手术。

术前X光片和站立时拇指外翻的状况 | 作者供图

入院前先上网看病友的经验体会,跟领导请好假,提前买好了康复拐杖、洗澡用的小凳,家里也屯好一周的食品,轻轻松松自己拎包早上10点入住医院。

进手术室之前,护士端来一盆碘酒让我洗脚。泡15分钟,还要用类似洗碗布的抹布仔细清洁每个指缝和脚底,等洗完的时候脚就彻底染了色,变成了酱油鸡脚。

接着就被推进手术室,麻醉师再次询问是否有药物敏感,之后就拿来手术书,让我签字。手术风险部分的条款每条看着都很吓人:“休克危机生命、瘫痪……”本来我做好了心理建设,忽然有些胆怯,但想着以后能穿夹脚凉鞋,正常走路运动,就快速地签了字,感觉自己的小命交到了医生手里。

两点开始手术,做完大约是五点,我还在睡梦中,被人推了推,醒来了。护士让我重复自己的名字,问有没有头晕恶心,发现没什么问题,就推我回病房了。

在医院的三天两夜

因为麻醉的缘故,我处在半梦半醒的状态,迷迷糊糊睡到了晚上八点多。差不多一天没吃过东西,就点了一份白粥来喝,术后麻醉反应还未消退,喝了几口就全吐了。接着喝了几口水,继续睡到了第二天清早医生来查房。

骨科手术后需要一直冰敷,并抬高双脚减少淤血和水肿的情况。护士给我的床支了个帐篷,挂起冰袋,放在垫高的脚两侧冰敷。看着自己一夜变长的拇趾,觉得挨刀还是值得的。

我术后的情况还比较好,基本没有水肿,只是脚指有点麻痹。每三小时吃一次止痛药,也没觉得有什么疼痛。旁边的病友就不同了,她大约60岁,做了单脚的拇趾外翻手术,一直喊痛,普通止痛药似乎并不起效,最后打了杜冷丁来止痛才好些。

术后的第一天不能下床,要卧床静养。原先以为很好,可我用便壶时怎么都使不上力气,小便要花很久时间,大便则完全拉不出。

术后第一日的脚部照片 | 作者供图

第二天,医生一早就来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比较理想。因为是骨科手术,怕内部粘连,开始教我做大拇趾的康复运动。之后物理治疗师来教穿康复鞋,用康复拐杖站立、走路。刚开始脚肿,加上我不敢用力,从床上站起来,迈出每一步都非常吃力。心里默念走路的口诀,拐杖先行,再挪动脚,每一步走稳,千万不能摔跤。刚开始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练习半小时后,慢慢走去洗手间就基本没问题了,终于可以正常上厕所了。

第三天,医生照例来查房,检查拇趾复健运动,让我表演拄拐杖走路,发现我学得挺好,批准出院。再三嘱咐回家后卧床静养,一定要抬高双脚和冰敷 。我都乖乖照做,所以水肿和淤青情况比较轻微,比预想中好 。

出院后的康复治疗

将邮件设为自动回复:病假中,不方便及时答复,请见谅。我便安安稳稳地躺在床上吹空调,刷美剧。一星期后去复诊时,医生说为了保护内部的缝合线,固定脚部,要打石膏了。现在的医药材料非常便捷,医生先在伤口贴上胶布,然后用玻璃纤维缠住前半部脚,大约过了七八分钟,有些微热,脚很快就被固定住了。因为拇趾又有些开始外翻,为了辅助矫正脚趾倾斜,医生给加固了一个外部辅助器,用来巩固。

术后一周在家静养,脚部有少少水肿和淤青 | 作者供图

术后第一个月,我遵照医嘱在家不出门,每日积极做脚部拇趾康复运动,坚持抬高双脚,在家活动基本都是用转椅,带了健康手环监测每日步行数,确保不超过三千步。

第二个月,可以拆除石膏洗脚了。长这么大,我还从没有过连续一个多月不洗脚,脚皮有厚厚的一层。手术引起的水肿开始消退,可以在石膏里面穿个袜子,但石膏还是每日都要带。正值八月,炎炎夏日,我剪了双袜子,让脚趾透气。看着洗得白白的脚,非常期待六个月后恢复正常的日子。

第一次复诊,打石膏 | 作者供图

第三个月时,我已经可以拄着拐杖下楼去超市买菜了,但每日的步行数仍控制在三千步左右。

术后第四个月,恢复理想,可以除去石膏,借助拐杖慢慢正常走路了。于是我在球鞋里放了一个支撑足弓的特殊鞋垫,开始学走路。平时,每日还坚持做大拇趾增强运动,同时增加双脚站立和行走的平衡练习。

因为习惯了戴石膏走路,刚摘石膏后,感觉脚底变厚,脚趾触不到地,每走一下都觉得脚底痛。医生说正常,脚骨被复位后,和你以前习惯的足部骨骼结构有所不同, 慢慢来,疼痛感会越来越少。我每天在瑜伽垫上练习走路,脚跟落地,将力量过度到脚趾,最后脚拇趾离地。

术后第五到第六个月时,我出差去了趟新加坡。因为拄着拐杖,乘飞机时,还享受了残疾人优先登机的礼遇。根据医生建议,足部骨骼复位并且新的韧带已逐渐坚固,可以开始做低强度的运动。我开始一周锻炼2~3天,每次在健身房踩固定单车半小时,做简单的肌肉恢复训练。

术后六个月,伤口愈合得很好,脚面的缝合线基本看不清了。我现在已经开始慢跑、爬山等户外运动。和术前相比,脚不会痛了,但如果坐着不动,脚面会感觉僵硬,所以在办公室,我每半小时就起身走一走,在家每日用瑜伽球按摩脚底。

术后六个月‘毕业照’ | 作者供图

就像医生说的,手术只能有30%的功效,剩下的70%要靠每日复健运动。坚持不懈,才是王道!

医生点评

姜钰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主治医师

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一双尖头高跟鞋可以提升气质、彰显自信,但是脚却在白天的光鲜之后开始抗议——疼。这个困扰女性足部健康的罪魁祸首就是:外翻畸形。

外翻,就是大脚趾没有顺着脚的方向向前长,而是向外侧偏斜,严重者甚至骑跨到第二脚趾的上方。拇外翻并不是大拇趾的单一病变,而是涉及第一序列(顺着大脚趾的一排骨头)的复合畸形,同时还伴有外侧足趾的畸形和症状。

目前认为拇外翻的发生和发展,与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遗传因素是明确的先天因素,50%~9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就像作者的父亲与祖母均有拇外翻,具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后天因素包括前面提到的穿不合脚的鞋,特别是女性所喜爱的高跟鞋以及某些前足撞击性的外伤等。拇外翻就像是上帝专门派来折磨女性的一样,女性的拇外翻发病率是男性的15~19倍。

拇外翻最主要症状就是前足的疼痛。拇外翻、第一跖骨内收,这样就在跖趾关节内侧形成一个突出的点,当穿较窄或表面较硬的鞋子时,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就会受到挤压和摩擦,形成拇囊炎、拇内侧皮神经炎,导致该处红肿、疼痛。长期的摩擦、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出现鸡眼或者胼胝(即作者所说的老茧)。

拇外翻患者常会受到畸形和疼痛的困扰,对于症状较轻,畸形不严重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包括穿宽敞舒适的鞋,使用跖骨垫等矫形鞋垫来改善症状,也可以采用矫正支具、康复锻炼来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畸形严重,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作者的外翻角超出40°,属于重度畸形,就接受了手术治疗。

目前手术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分为软组织矫正手术(即作者进行的非截骨手术)、截骨手术以及二者的联合手术。软组织矫正手术主要适用于外翻角较小、跖趾关节无退变的患者,通过松解、紧缩等方式矫正外翻角,但是复发率相对较高。所以目前多采用截骨或者二者联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即将畸形的趾骨或者跖骨截断,恢复正常的力线后固定,从而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可以采用小切口或者关节镜等微创技术进行矫正,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术后的康复锻炼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作者的依从性非常好,是医生最喜欢的类型,术后严格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恢复。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超人姐姐

编辑:木易杨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