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国大选·镜头|马克龙踩着欢乐颂节拍,勒庞瞄向立法选举

澎湃新闻记者 孙梦文 通讯员 上外全球报道团
2017-05-09 07:5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当地时间5月7日晚间,法国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束。根据法国内政部8日发布的最终结果,法国中间派“前进”运动候选人马克龙获得66.1%的选票,战胜来自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赢得2017年法国大选,后者得票率为33.9%。

法国现任总统奥朗德8日表示,将于14日向马克龙移交权力。

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不过本届大选带来的新鲜话题似乎仍然值得品味。法国人与政治的距离有多远、极右翼政党的异军突起、年轻的马克龙是否能堪大任,这些都不会因为大选的落幕而成为消失的话题。

镜头一:法国人还关心政治吗?

5月7日,法国大选第二轮投票如期举行。在各处投票站点,持有选民证的选民自取信封和印有两候选人名字的小纸,选择谁就把含有其名字的纸张放入信封,接着再把信封放进由支架和布帘搭建的临时小间。如果谁的名字都不选,就是白票,也是一种表示,也能体现出选民心态。

法国的选民证制式简单——它由内政部印发,正面上方印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字样,另外还特别叮嘱一句:“投票,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选举证的背面,印有选民投票的轮次。按照法国宪法规定,法国大选分两轮进行,当第一轮投票中没有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那么在一轮投票中支持率位居前两位的候选人就在二轮投票中再次一决高下。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马克龙和勒庞的这场终极PK。

2017法国大选选民证,盖上4月23日和5月7日两个日期说明该选民参加了两轮的投票。上外全球报道团 图  
而如果一张选民证被盖上4月23日和5月7日的两个日期戳后,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完成了作为选民的参与事项:参与了两轮的投票。

这场关乎法国未来政治走向的选举让人丝毫不敢怠慢。为此,法国政府、民间企业、组织和个人在不遗余力地鼓励选民走进投票站——出租车司机在为不便行动的人群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面包店的老板用免费牛角面包犒劳选民、移民历史博物馆提供免费的观展待遇鼓励大家去选举。

即便如此,根据法国内政部公布的数据,投票日午间选民的参与度仅为28.2%;到了晚间,数据变为65.3%,低于一轮投票中该时段69.4%的参与度。在其他国家,这是个尚可的比率,但在“喜欢谈论政治”的法国,从2007年选举到如今,十年内大选弃权率上升6个百分点。

在诞生了“三权分立”思想的法国,如今的法国人不再关心政治了吗?

也许并非如此。在一位要求匿名的社会学家眼中,法国人的政治热情还是较高的——他们紧跟政治话题,日常谈话中喜欢就政治问题争锋,社交场合他们也习惯于表达自我政治见解。

不过对于选民的失望,观察家们和媒体早有觉察。“政治家们关心什么?”“他们不会了解我们的处境”,本届大选中,面临失业压力的工人、生活标准处于贫困边缘的人群用这样的反诘来诉说心中的不满。

巴黎政治学院投票站 上外全球报道团 图
据上外全球报道团在法国的观察,在法国街头的广告栏,几乎每个候选人的竞选海报都被不同程度地涂鸦,甚至有攻击选举人的海报出现。比如,关于描述马克龙是奥朗德的“继承者”的海报就常出现。这些在以往并不常见。不过竞选海报并不是随处可见,街头相对于媒体来说,还是比较平淡的。在书报亭,第一轮投票正式开始时,带有倾向性的标题党的杂志封面不再张贴在显眼的位置。书报亭似乎采取了一种中立的态度。仔细看时,书报杂志甚至在淡化这次总统大选而非强化。

“对政治的主观兴趣”并不意味着“对候选人的热情支持”。事实上,此次法国大选的几个候选人都先后曝出丑闻,在法国当下,鉴于许多政客的谎言、腐败和脱离大众,很多法国人对政治的兴趣是出于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以及愤世嫉俗的心态。这也表现在了选举中,投票给一个候选人可能只是出于对另一个候选人的不满,“就像部分投票给马克龙的人一样,他的坚定支持者能有多少?对他的政治理念知悉、赞同,欣赏他个人魅力的又有多少?他们更清楚的是‘勒庞是个危险的角色’。”前述社会学家说。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最大的、曾主导2016年法国反劳工法改革游行的“法国劳工总联盟”(CGT)已经表态:抵制勒庞代表的极右势力,但也不支持马克龙。因为勒庞虽以强调法国人利益自居,不过其素来反工人、反工会,并有种族歧视思想。而马克龙,其担任经济部长期间参与劳工法改革,对于工会力量被压制、劳资关系失衡以及短期合同工作大增等现象,也难辞其咎。

位于市中心的巴黎政治学院,这里是马克龙的母校。由于二轮投票正逢周日,8点投票刚开始时,人数并不多,10点起,人多了起来;学生们大多选择回家在就近的投票站进行投票,来到这个投票点的多为老年人。根据采访得知,其中大部分人将选票投给了马克龙。

巴黎十三区,这里是华人的聚集点,也是马克龙的票仓。在这里支持共和党候选人菲永和马克龙的选民均较多,但是由于菲永没有进入第二轮,因此,选票大多转向了马克龙。

镜头二:手持蓝色玫瑰的勒庞还会再来

据法国24小时电视台报道,败选之后,勒庞收到了支持者送出的蓝色玫瑰。这些支持者仍然挥舞着旗帜,高呼“谢谢你,玛丽娜。”

去年11月,这位被外界冠以“女版特朗普”名号的参选人,同时祭出自己的竞选标志——蓝色玫瑰和竞选口号——“以人民的名义”。勒庞解释称,之所以选择蓝色玫瑰,是因为玫瑰代表左翼联盟,而蓝色是传统右派的色彩。她不仅要牢牢抓住自己阵营的选民,还要拉拢左右两派有可能支持自己政纲的人。

失望的勒庞
尽管在第一时间对马克龙的胜利表达了祝贺,但勒庞还是难掩失落,黯然说道,“法国人还是没有跳脱传统的选择。”

选举结果出来后,对于略显尴尬的竞选结果,勒庞竞选团队的成员直言不讳地对媒体说,“冰冷的数据能代表什么?(对比我们的对手,)我们没有十分充裕的竞选资金,也没有媒体的偏爱。”

勒庞此前就曾抱怨媒体对自己的报道太负面,因此她的支持者对媒体也一直有敌意。反观马克龙,他理性、有活力,形象受到媒体青睐。媒体偏爱马克龙,对马克龙的报道比较正面,但可能招致民众对马克龙政策的反感。

关于媒体的偏向,里昂政治大学的麦克斯·萨尼耶(Max Sanier)教授给出了自己的解读:法国媒体受政治和财团的影响比较少,它们只追求媒体能继续经营运转下去,维持基本生存即可。因此,法国的大部分传统媒体是比较客观中立的。

不过,萨尼耶教授也表示,媒体虽属于精英阶层,但其受众80%都是工人和普通雇员,这一部分人很多都支持勒庞和极左派“不屈服的法兰西”领导人梅朗雄这样的极端党派候选人。

“这次的教训可谓深刻……我们没能把握好,勒庞的政策被简单理解为‘法国优先’话题、移民话题、欧盟亲疏的话题。”玛丽娜·马雷夏尔-勒庞(Marion-Maréchal Le Pen)是勒庞的侄女,她的这番话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她说,脱离欧元区重回法郎时代是她经济政策的关键,但不是所有经济计划的先决条件,很多人反对她,她还有很多的计划没有恰当表达出来,尽管现在说这些都太迟了。

不过对于失败,勒庞并不奇怪。尽管败选,社交网络上“只有勒庞才能带来改变”、“工作机会还要看勒庞”的呼喊也让勒庞看到了未来的方向——她已经瞄准了6月的立法选举,也要让“国民阵线”改头换面。她说,“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法国人的期待面前,要深刻改革‘国民阵线’,使之成为有影响力的政治力量。”

极左派“不屈服的法兰西”领导者梅朗雄有着同样的决心。思想左倾的里昂“五一”大游行中,梅朗雄支持者同法共队伍联在一起;后面是打着欧盟旗帜(支持马克龙)的人,他们人数不多,且与前面大队人马保持明显距离,支持马克龙的人状态也很不一样,他们平和,比较中产,缺乏“草根”的激情,但很明确地表达反对勒庞。

梅朗雄阵营和马克龙阵营的距离,显示出政治的分野。梅朗雄在第一轮投票败北后,没有像其他党派败下阵的候选人一样明确呼吁支持者将选票投给马克龙。在马克龙当选后,梅朗雄呼吁其支持者在立法选举中继续奋战。

镜头三:走向卢浮宫广场的马克龙

正如勒庞对于败选不感意外,马克龙对于胜利也早有准备。

7日晚的卢浮宫广场像是在举行一场“登基”典礼,现场氛围放松、繁盛而欢乐。在法国国旗蓝白红颜色的灯光掩映下,马克龙踩着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也是欧盟盟歌的《欢乐颂》的节拍走向前台。等在那里的是成千上万来自各地的支持者,他们挥舞着国旗,不分年龄的男女老少高呼“马克龙总统”。

来自巴斯克地区22岁的学生格雷瓜尔·克里特(Grégoire Collet)说,“这注定是我生命中的历史时刻,好久没有听到关于欧洲这么好的消息了。”

久居德国、专程为投票给马克龙返回法国的选民用流利的英语说,“我喜欢政治,我想参与其中。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而言,距离不是问题,利用好社交网络就能积极参与选举。马克龙站在勒庞的对立面,他支持欧盟,会让我们团结在一起。”

巴齐尔(Basile)和佩兴斯(Patience)是两名来自刚果地区的难民,“勒庞没有当选,我们不用担心被送回家了。”

著名数学家塞德里克·维拉尼(Cédric Villani)在欢呼“这是胜利的希望”,他认为选择马克龙是法国选民做出的一个选择——“对世界持开放的态度、相信进步”,而不是“开历史的倒车、闭关锁国”。

不过,“并不能掩盖这样的现实:法国处于一个充满疑问和困惑的年代……当下快乐的选民内心还有另一种独白——马克龙先生,我们想看看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让我们从目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维拉尼告诫说。

马克龙胜选
赢得大选后,马克龙的支持者难掩喜气——“看惯了旧规则的法国人想寻求改变,他们需要新的政府,新的面孔。”不过,失业问题、多大程度争取到其他党派的支持……这都是马克龙面临的最突出的“挑战”,他的支持者说。

也许是对两周前因过早庆祝而招致的批评声的警醒,胜选后的马克龙表现得较为严肃。在胜选演说中,马克龙感谢了那些支持他的人,对于不支持他的人,他说,“我明白你们的愤怒、不安与疑虑……保护最脆弱的人是我的责任。”

法国媒体说,右翼有协和广场,左翼有巴士底狱,那么卢浮宫广场或许会成为马克龙所代表的“不左不右”中间派的文化坐标。不过,卢浮宫也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变迁,它也在提醒马克龙,在法国现总统奥朗德平淡无奇的任期表现后,要把重塑对法国的领导力摆上议事日程。这位靠着勇气、战术和非凡的运气走向历史前台走向历史前台的年轻人能否摆脱掉弱势总统的宿命呢?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