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之春丨钢琴昆曲箫书法同台演绎《春江花月夜》是什么效果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05-09 10:29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古曲,多以琵琶、古筝的面貌示人,但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春江花月夜》却同时以钢琴、昆曲、箫、书法的艺术样貌,同台竞艳。

这一幕发生在5月7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汤蓓华与国际获奖学生音乐会”上。当晚,音乐教育家汤蓓华携数位弟子,以独奏、双钢琴、四手联弹、八手联弹的炫酷模式,接连献演了多首西方钢琴曲,但最引人注目的,还要属“跨界版”《春江花月夜》。

“跨界版”《春江花月夜》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摄影:祖忠人

早在十年前录制东方名曲专辑时,汤蓓华就对钢琴版《春江花月夜》情有独钟,偶然之下看到张军演唱昆曲《春江花月夜》,“当时就想要是能合作就太美了。”

合作邀请很快就送到了张军手里。钢琴、昆曲、箫、书法同台演绎《春江花月夜》的想法, 让张军怦然心动,而他首先向汤蓓华推荐的,是作曲家金复载。

一方面,是圆他多年的心愿,“九十年代我还没毕业,金老师就给我的老师们写过《牡丹亭》,太美了,一直想合作。”

另一方面,钢琴版和昆曲版《春江花月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演绎体系,作曲家要对民乐和西乐都很熟悉,才能合理地将之糅捏在一起。

跨界的探索就这样开始了。金复载说,《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鼓》)原以琵琶弹得最多,根据琵琶古曲,作曲家黎英海将它改编成了钢琴曲,在钢琴这一外来乐器上充分挖掘出中国音乐的神韵。

然而,钢琴曲《春江花月夜》采用的是降G调,昆曲《春江花月夜》却是F调,从没有降G调这一说,怎么将它们糅在一起,是个难题。

张军

在家琢磨了一个月,金复载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昆曲《春江花月夜》的前四句挪到钢琴曲开始的散板中,第一句唱词就把昆曲的唱腔升半个调——张军爽快地同意了,最终的磨合效果也颇让金复载惊喜,用他的话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金复载基本是在钢琴曲的基础上改编的,因而与汤蓓华相比,张军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除了升调,他还要攻克读谱、分小节、处理节奏等难题。

“中西音乐对节奏的理解方式不一样,比如,歌剧演出都要看指挥,但戏曲里的节奏变化都是听我的,我要唱快就快,要慢就慢。”钢琴曲《春江花月夜》结构完整严谨,起承转合本身就很有章法,在这里,钢琴就像半个“指挥”,张军的昆曲唱腔必须跟着钢琴走。

这些年走南闯北唱昆曲,张军早习惯了和民乐演奏家毛宇龙搭档,与他的笛、箫相互依靠。为了这次跨界,毛宇龙还专门去民族乐器厂定制了一个降G调的箫,现场吹奏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民乐版《春江花月夜》。

书法家丁申阳参与“跨界版”《春江花月夜》

钢琴、昆曲是听觉艺术,书法是视觉艺术,怎么将两者结合,对书法家丁申阳来说,也是一次新鲜的尝试和挑战。

在他的理解里,草书就是无声的音乐,也有节奏、长短、粗细、轻重,但要伴着演出现场短短10分钟的音乐写完全篇255字的《春江花月夜》,基本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为此,丁申阳掐着时间,在家反复习练了多次草书,最终摸出了解决之道——在家里提前写好一部分字,现场则从“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开始动笔,随时根据音乐控制写字的节奏,灵活处理最后敲印章的时间,相当于留一个“活扣”——演出现场,一台摄像机实时跟拍着丁申阳的书法表演,并将其投影在LED屏幕上。

昆曲、箫、书法是最古老的中国艺术,钢琴是西洋乐器之王,用这样跨界的形式做东西对话,几位艺术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投入。在张军看来,中西文化碰撞带来的冲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至少有机会让《春江花月夜》焕发新生,对昆曲来说也未尝不是一次很好的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之春”的舞台还将上演一个舞剧版的《春江花月夜》。

舞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

5月18日-19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舞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将在这里连演两场。该剧同样引用自张若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五个篇章,描写了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892-1973)的传奇一生。

5个月大时,赛珍珠即随父母迁居至中国。她在中国生活工作了近 40 年,并在镇江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代。18 年的旅居经历,让镇江成了她心中的“中国故乡”。

舞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

赛珍珠一直把中文视为“第一语言”,自二十岁开始写作,她的一生都在用笔为西方世界描绘一个真实的中国社会。凭借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她更是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普利策奖的女性作家。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