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科学地延缓衰老①人类寿命极限是多少,长寿基因是否存在

董竞成/科技部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科主任
2017-05-13 08:04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寿命也大幅度延长,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已从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到现在的74.83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48亿,这将比整个欧洲的老龄人口还要多。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30%。“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过去,延长寿命不再是人们的幻想和奢望,我们不仅要看到“预期寿命”的延长,更应着眼于老年人“预期健康寿命”的延长,要达到“寿而康”。

自古以来,追求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人们一直在探寻各种各样有效的延缓衰老、永葆青春的方法。但古今中外大量的历史教训和研究事实告诫人们:生命是有极限的,想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

关于人的自然寿命,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性成熟期推算法认为,生物的自然寿命约为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为14~15岁,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12~150岁;生长期推算法认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其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为20~25岁,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00~175岁;细胞分裂和分裂周期推算法认为,人体细胞在体外分裂传代50次即不能再分裂繁殖,平均每次分裂周期约为2.5~3.0年,按此法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25~150岁。

虽然尚无精确推算人的自然寿命的方法,但是根据上述几种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在百岁以上是确切无疑的。但现在地球人的平均寿命是70多岁,人类寿命远远没有达到应享的自然寿命期限。由此可见,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在生命极限内是可行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到“寿而康”呢?我们首先来弄清楚以下几个科学问题。

一、平均健康年龄

目前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较前大幅度提高,达到74.83岁,但平均健康年龄与发达国家比较仍有很大差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中国男性和女性平均健康年龄分别为63岁和65岁,比平均寿命又短了8年左右。平均寿命表示生存时间的长短,平均健康年龄表示能健康生活的年数,一个人未患大病的时间,它能真正显示出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二、长寿基因是否存在?

人类的健康长寿与遗传因素相关,德国用15年调查576名百岁老人,其父母死亡时平均年龄比一般人多9~10岁。百岁老人调查中,哈佛大学科学家发现4号染色体里含有10个极重要的防止疾病的基因,似乎说明长寿老人是由于获得增强抗病能力的基因之故,但长寿基因是否存在还待探寻研究。试图通过改造基因的方式来提高寿命目前仍困难重重,现有的研究表明,基因改造后的线虫、果蝇虽可延长寿命,但生命毫无质量。

三、衰老从什么时候开始?

生长发育期(女14、男16)衰老程序启动,调节免疫力的胸腺激素分泌量开始以每年减少0.8%~0.9%速度递减,到80、90岁胸腺分泌已散失殆尽。其他组织器官从发育期的顶点(女21、男24)开始,以每年大约1%的速度下降。人从发育期的顶点20~30岁以后,与老化相关性指标都开始缓慢地下降。50岁以后,老化速度则明显加快,在某一时刻,会暮然回首感到自己确实老了。

所以延缓衰老从40岁就应开始,因为此时人体各脏腑尚未衰老,只要养生得当就可延缓衰老的到来,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延缓衰老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地延长整个生命历程中的青春和健康的时刻而不是单纯地延长寿命。

四、衰老可以检测吗?

衰老的外部表现包括头发和牙齿脱落,听力减退,皱纹和色斑渐生,身高下降,思维和语言迟钝,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现象都比较好观察,但如果出现了上述外部的表现才来预防衰老,则为时已晚矣。

其实衰老有其内部相关的老化生物学信息,其是可以检测的,如脉搏波、肺功能、电测听力、视敏度、骨密度、血清脱氢表雄酮、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T淋巴细胞凋亡率等。以上指标在人们20~30岁以后都在以缓慢的速度逐年地递减。我们华山医院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治未病”抗衰老中心,能准确地检测衰老的相关生物学指标。把反映机体功能衰老的相关生物学指标与标准的正常值量表作比较,可以得出生物学年龄值。由此可知被测者衰老速度加快或变慢,以及快了几年或慢了几年,从而了解被测者的内在机能已衰老到何种程度。

五、WHO对年龄分期的重新划定

随着全球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的加剧,WHO对年龄分期进行了重新划定,规定44岁以内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壮年期),60~74岁为年轻老人,75~89岁为真正老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100岁以上为百岁老人。

按照这一规定,中年期明显推后了,在这一阶段宜注意养生防病保“健康”,不能等到衰老之后才进行预防,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懈地采取综合的养生防老措施;老年期亦显著推后,这一阶段则宜注意延缓衰老。

(未完待续)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