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汽总工程师:单靠销量促发展已过时,电动化成汽车网联基础

澎湃新闻记者 李皙寅
2017-05-15 21:28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销量,未来可能将不再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

5月15日,在上海召开的2017中国汽车论坛上,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程惊雷表示,汽车行业依靠销量增长满足产业发展的时代已经过时,万物互联的背景下,汽车将成为未来出行平台,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将全面转型。共享汽车、分时租赁,只是智能化产品出行共享的一步尝试,不能说是终极商业模板。

在程惊雷看来,在万物互联的过程中,在汽车上的应用,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挑战。首先,其所需要的数字安全技术远远超过此前的PC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端;其次,在计算能力、网络带宽等网络条件,结合汽车产业支撑整合能力,都带来了苛刻的要求。

程惊雷认为,5G通讯技术是天生为汽车服务的,5G生活场景与汽车生活环境是彼此重叠覆盖的,在此背景下,上汽正在研究基于未来的物联网技术,会给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程惊雷对此很乐观,这将使汽车作为未来出行服务的平台,超越移动(交通工具)本身的载体,提供更多元的内容和服务。

在程惊雷看来,电动化是实现智能网联的基础,为此上汽作为挑战者,计划成为全球化新能源汽车品牌。上汽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规划逾200亿元,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60万辆/年,其中自主品牌20万辆/年的目标。

对于电动汽车市场推广领域遭遇续航里程焦虑的问题,程惊雷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动化技术是每20年实现一次突破,在未来5年,伴随电动化技术的革新,里程焦虑将不再是问题。

据此前中国商务部反垄断的公示显示,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CATL)近日联合成立两家动力电池公司,分别布局电机电控及电池储能技术。

据了解,宁德时代目前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松下、比亚迪,2016年市场占有率达20%。上汽自目前的拳头产品——主打互联网汽车的eRX5车型起与宁德时代展开合作,并将其引入荣威e950车型。

稍早前,上汽集团亮相了将于2015年上市的概念车荣威Vision-E,称纯电续航里程将达500公里。此外,还将推出“充电五分钟,行驶两小时”的快充车型。据悉,宁德时代正开发能量密度190Wh/kg,15分钟充满的快充电池,预计在2018年量产。

为实现上述技术构想,程惊雷称,自己现在关注的不是工业的东西,更多关注芯片、材料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各种算法。

程惊雷认为,网联化时代已经到来,目前上汽所推出的乘用车产品,包括I5、I6、GS等车型,80%的消费者均购买了融合互联网的车型,其中又有84%的消费者不再车上使用手机。这意味着,互联网技术已经能够汽车与智能出行生态联结在一起,构成用车无忧的基础条件。

程惊雷补充称,上汽是从2002年基于3G时代做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到现在目前4G时代的体系,我们和阿里巴巴一起合作,未来的5G时代我们的互联网技术将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拓展。关键问题是我们要能够让车连接、感知、计算、交互,而这样的产品将会和你使用出行的目的融为一体,和你的出行相符合。

程惊雷认为,中国汽车行业依靠依靠告诉增长来满足产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也就在4%-5%间徘徊。2016年14%的销量激增,是购置税退坡的特殊作用,在此背景下提前消费的200万辆汽车,将在2017年、2018年逐渐回归本质。

对此,程惊雷提出,汽车产业正在转型升级,从单纯制造业向制造与服务业转变,价值链从传统的链式结构转向网格化,这对现有的汽车厂商,在重构资本、产业组织和内在流程上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目前大热的共享出行,程惊雷评价道,从出行服务的角度来看,“智能化的产品出行共享”才是万物归宗的模板,这种模式对于我们汽车行业来说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的过程,目前提到的分时共享只是整个漫长过程当中尝试的一步,不能说它是终极的商业模板。

官方数据显示,上汽集团与上海国际汽车城沟通成立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目前布局逾万辆,目标在2020年覆盖全国主要城市,达到30万辆规模,以此来服务百万用户。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