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威尼斯现场|四位不同国度的艺术家呈现各自眼中的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朱洁树 发自威尼斯
2017-05-20 10:17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四位来自不同国度、却曾经生活在上海的艺术家, 从自己的上海经历出发,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他们眼中的上海。此次展览的策划者、斯沃琪全球创意总监Carlo Giordanetti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他希望所有作品都能成为上海故事的一部分。串联起整个展览的线索,是艺术家的能量,多元的背景,和上海的联系。

威尼斯双年展军械库展区,在主题展和国家馆之间,有一个四人群展。参展的艺术家,他们来自不同国度,创作媒介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曾经在上海工作并生活,而这些作品正是来源于他们各自的上海经历。这个展览向威尼斯展示了源自上海的艺术和精神,也成为全球文化交流传播的一个切面。

建筑师兼艺术家Cédric van Parys来自比利时,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上海生活的开始几个月,他总是得不时提醒自己专注工作,因为生活的新鲜感太强烈了。最后,他发现了上海高层建筑顶部各式各样的结构体,它们仿佛代表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中一座座独特的纪念碑。

Cédric van Parys作品《进步纪念碑4号》(老卢湾区)

“我花了10个月时间,几乎走遍了上海每个角落,”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Parys表示,“这个城市发展太快。我希望找到那些真正与社区居民相关的,这些纪念碑就是他们日常熟悉的风景,也代表了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建筑师兼艺术家Cédric van Parys和他名为《进步纪念碑》的作品。

Parys的创作始于一种建筑学的研究方式,最终以艺术的形式呈现,《进步纪念碑》(Monuments for Progress)是作品的名称。他根据上海行政区划,寻找到每个区的“地理中心”,在其半径500米范围内寻找代表这个区域的“纪念碑”。艺术家登上附近高楼,从不同角度去拍摄“纪念碑”,为了完成相关研究,他总共攀登了300座楼。之后,他将相关图像带回工作室,利用建模技术、3D打印技术和手工的方式,将这些“纪念碑”安置在想象中的自然地理环境里。在艺术家眼中,代表旧卢湾区的“纪念碑”,看起来就像是北极的一个车站,因此他为其设置了冰川的基座。新黄浦区的“纪念碑”仿佛是一个希腊神庙,因此,艺术家将其安置在一个缓坡上面。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地理中心”也会发生位移,而新的“纪念碑”也会因此诞生。这些“纪念碑”都被涂上了辉煌的金色,而基座则是深蓝,代表着黑夜降临前的城市天空。

Cédric van Parys作品《进步纪念碑1号》(老黄浦区)

Cédric van Parys作品《进步纪念碑1号》(新黄浦区)

Parys历时1年多的研究与创作而今呈现在威尼斯的展场,他也希望能够将这些作品带回上海,并不断关注城市新的发展和变化。

南非艺术家Rodan Kane Hart和他的作品

艺术家Rodan Kane Hart来自南非,在上海生活期间,他走进外滩的艺术品商店寻找灵感,却发现其中陈列的是罗马风格的石膏头像——一种西方传统的审美范式——这引起了艺术家的思考。无论是南非还是中国,其历史、文化都曾经受到西方传统与现代化的影响,而今,艺术在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发展中渐行渐远。艺术家将这些石膏像倒模,创造出新的变形的“面具”,艺术家将之命名为《西方死亡面具》(Western Death Mask)。

Rodan Kane Hart作品《西方死亡面具》

“这些西方经典雕塑的形象,曾经出口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非洲。而今,我们以另一种方式将它带回欧洲。西方的审美不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这件作品几乎是西方审美的一首挽歌。”Hart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果观众走近这些面具,他们会看到自己的面孔。”

法国摄影师Virginie Litzler和她的作品。

法国摄影师Virginie Litzler在上海生活期间同样流连于城市的街巷,引起她兴趣的,是外滩的建筑,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行走方式。

“巴黎、伦敦、上海,人们行走的方式都是不同的,”Litzler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筑、环境、气候、光线,各不相同,行走也会大为不同。我喜欢观察人们走路,就像跳舞。”

摄影师在外滩捕捉到人们行走的瞬间,这些名为《测量师》(Les Géomètres)的作品呈现在威尼斯,也向世人展现了上海城市生活的一瞥。

中国艺术家袁进华和他的“气象”系列

中国艺术家袁进华平时生活与工作在杭州,他不像之前几位外国艺术家那样在上海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冲击。但对他来讲,在上海驻地创作的半年时间,同样是他艺术生涯的重要拐点。作为一名中国画家,他一直通过创作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试图将气息转化到宣纸上。在上海生活的时期,他体验了生死的离别,也因外界天灾人祸心生感触,因此创作出不同以往的水墨作品,沉重,也深沉。袁进华希望在接下来继续这个“气象”系列的创作。

展览现场

一走进展场,迎面而来的便是这件很“中国”的水墨作品。本次展览“Swatch Faces 2017”的策划者、斯沃琪全球创意总监Carlo Giordanetti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希望这次展览能够创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例如这件水墨作品,一眼即知是来自中国的,这是一种清晰的文化认同。我希望所有作品都能成为上海故事的一部分。串联起整个展览的线索,是艺术家的能量,多元的背景,和上海的联系。”

这四位艺术家在上海生活与工作的地点便是位于上海外滩的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自2011年11月开幕以来,其“艺术家旅居计划”至今已接纳了24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近年,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还与上海双年展等项目合作,在外滩的展厅内举办一系列面向公众的艺术活动。

作为威尼斯双年展的主要合作伙伴,斯沃琪本次从过往的驻留艺术家中选出4位举办展览。展场位于军械库展区,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展和国家馆之间。

与此同时,在绿园城堡展区,同样有一件斯沃琪委托艺术家Ian Davenport创作的公共装置《色彩瀑布》。位于展场中心的户外区域,这件作品也成为观众自拍与休憩的胜地。

英国抽象派艺术家Ian Davenport作品Giardini展区的色彩瀑布

延伸阅读:艺术展览与赞助

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合作伙伴,威尼斯双年展主办方列出了一张长长的合作名单。除了斯沃琪,意大利咖啡品牌illy将在展览同期向参观者提供咖啡,意大利灯具品牌Artemide为展览提供照明,意大利铁路也将为展览提供支持,威尼斯当地旅行服务商Vela将为参观者提供交通、导览、售票、无线网络、公共厕所等服务。

企业赞助,已经成为艺术领域一个重要力量。在经济状况不景气,政府削减财政支出的时候,常常先会砍掉艺术方面的资金支持。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计划取消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也于近期引起了媒体舆论的轩然大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赞助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了。一些知名企业品牌也乐于赞助艺术,或是收藏艺术。

而今,几乎所有国际性的艺术机构、艺术活动都有企业赞助。这样的关系也并非没有争议。去年,环保主义者就在泰特美术馆举行抗议,认为其赞助企业之一英国石油公司造成环境污染,其企业形象不适宜与公共艺术机构合作。此起彼伏的反对声音最后也导致这段持续30年的合作终结。

事实上,来自企业的赞助,对于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来说是很难拒绝的。因为他们需要这笔资金,完成自己的艺术计划。“你总是需要帮助和赞助,实现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创想。”本次参展艺术家Cédric van Parys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今年的惠特尼双年展上,有一件名为“占领博物馆”(Occupy Museums)的大型装置作品,展现了一个正在发生的“债务市场”(Debtfair)。金融巨头逐年递增的盈利曲线和艺术家食不果腹的经济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在两个经济数据的罅隙间,陈列的是艺术家的作品,参与其中的每一位都以某种形式背债,总共达到4300万美元。这件作品真实地展现了艺术与经济的现实关系。

“占领博物馆”带来的装置作品

与此同时,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对于企业赞助也总是保持警醒。

“我们需要资金,但是我们也希望保持一种合宜的操作方式,保持艺术家和机构的独立性。”威尼斯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塔参与斯沃琪展览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不论这笔资金来自何处,我们定然不能辜负公众的信任。”

威尼斯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塔和斯沃琪全球创意总监Carlo Giordanetti在发布会现场

“艺术需要得到支持,与此同时,保持其独立性。”另一位参展艺术家Rodan Kane Hart解释了企业赞助的两面性,“关于企业赞助,有正面的关系,也有负面的。有时候,企业甚至可能会毁了艺术。有时候,它们试图控制艺术的创作,符合其品牌的定义。”

Hugo Boss长期与古根海姆博物馆及上海外滩美术馆合作,举办艺术奖项的评选。在上海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品牌的负责人表示:Hugo Boss参与了这么多年的奖项评选,唯一值得骄傲的一点,就是从来不会介入和影响专业评委的意见。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有这样的表态,至少表明它理解企业赞助艺术和企业公关活动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相对而言,在中国国内,企业赞助艺术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上海双年展曾经有一届因为获得了某汽车品牌的赞助,在其展场大厅入口处专为为汽车设计了一件艺术作品。这样的合作后来没有继续下去。去年上海双年展新闻发布会的时候,相关负责人项笠苹特意感谢了展览资助者,主要还是政府设立的艺术基金。

参加本次展览的中国艺术家袁进华也谈论了他对于中国一些企业赞助艺术活动的感受:“有的有钱,但是没有足够的艺术评判能力。有的有眼光,但可能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资金。总体而言,中国企业还是做事情太急功近利,希望投资就有回报。但艺术并不是这样的。”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