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科普的黄金时代来了吗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7-05-20 10:5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曾经人们认为科普就和政府或科研机构有关,而今“科普产业化”一词将企业、市场、科学、文化等过去割裂的词汇联到一起。

“现在国家、政府层面都给予科普工作很多支持,但客观地说我国科普无论作品、产业都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现在我国优秀的原创作品还比较少,我们翻译过来的比原创的多得多。”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看来,科普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还需要大量专门从事科普的人才。“一要适应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二是发展科普产业化。”

5月19日,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十万个为什么》、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17科普产业化上海论坛暨睿宏文化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

据悉,首批进站院士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恐龙研究者徐星和古生物学研究者王原。该院士专家工作站也是上海第一家由文化企业建设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

科普就是科学与文化之间的桥梁

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作了题为《华语科普喜迎春》的发言。他提及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2015年大学生在校人数3700万,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退休老人文化需求剧增。“所以我说,华语科普到了黄金时代。”

“科学有两重性,从果实上说它是生产力,还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的土壤是文化,而且是先进文化。没有土壤的树是长不高的。”这位八十一岁的著名海洋地质学家笑言,“作为生产力,科学是有用的。作为文化,科学是有趣的。两者互为条件,一旦失衡就会产生偏差。”

“许多国家设有‘艺术与科学院’,两者放在一起。其实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都是创造思维、创新冲动。”汪品先说,“但我国不是这样,从科学院到高考,都是文理分家。中间有个断层,而断层的牺牲品就是创新。”

“创新精神就是文化。如今振兴华夏不只是经济和军事,文化是同样重要的软实力。我们也不能只靠孔夫子‘打天下’,还需要科学与文化结合的新时代文化。”汪品先称,科普就是科学与文化之间的桥梁,也是社会竞争的软实力和创新社会的基因。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

我们的文化特点恰和科学特点相悖

“为什么要发展科普文化产业?科普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但我们经常有一种感觉:在中国似乎难以培养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以及科学精神、科学理性。”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伦敦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徐星如是说。

在他看来,有两方面原因值得探讨。一是历史悠久的科举制度消耗了中国的智力资源,今天依然盛行“学而优则仕”,各行各业做得好的人总希望被放到官员的位置上;二是中国文化讲中庸、和谐和怀旧。“但科学是探索,是求变,是批判,我们的文化特点恰恰和科学的特点相悖。”

也因此,发展科普在今天意义非常。据统计,古生物学和天文学是最容易引起大众关注的科普题材。“比如恐龙(古生物学),是吸引公众眼球和满足公众好奇心的最佳题材。”徐星称,因为恐龙具有神秘性和形象性,孩子们对恐龙充满好奇,也能去博物馆看到。

“我国富有特色的古老文化和自然条件,也因此蕴藏着科普创作的丰富矿藏。”汪品先称,除了古生物学,我们还有诸如华夏山水的由来、东西方科学交流、前沿科学华文综述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科普内容。

在纯艺术和纯科学之间需要两栖人才

在论坛,汪品先还提及被比尔∙盖茨称为“满足好奇心的完美指南”的一本书《解释画册——复杂东西的简单说明》。该书的作者是个流行网络漫画家,只用了1000个最常用的单词就解释智能手机、核电站。

“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著作?除了教材、专著,我们是不是缺了一本科学著作?”

汪品先称,在知识爆炸和学科交错的时代,面向行外的概述和面向社会的科普显得越发重要。为什么中国目前少有这样的著作?“因为我们在纯艺术和纯科学之间少有两栖人才。”

“不是科学家都能做科普,更不是那些拿不到项目、上不了课的人做科普。”汪品先说,“我们在科学和文化之间发生了断层,关键在于缺了三种人:热爱文化的科学家、热爱科学的文化人、两栖的作家或新闻记者。”

“此外,上海在科普上有非常优良的传统。”汪品先最后特别提及,上海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洋务运动”时期77%的译书出自上海;中国第一个现代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于1928 年定址上海;中国第一份科学刊物《科学》月刊于1915年1月在上海出版首期。

“如果透过十里洋场百年沧桑的表象洞察内里, ‘海派’ 的特色就在于中西结合,不按传统规矩出牌,是大陆文化吸收海洋文化的产物。”汪品先认为,“科普”正是“海派”文化大显身手的场地。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