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牛仔裤的历史:据说李维斯是第一个有自己Logo的美国产品

G.布鲁斯·博耶
2017-05-31 09:57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无论时尚风向标如何转,牛仔裤早已成为了最大范围人群的基本款,然而,如果要追溯牛仔布以及牛仔裤的历史,会让人想到什么呢?淘金、西部片、金属乐?

本文摘自纽约时装学院专家G.布鲁斯·博耶的《风格不朽:绅士着装的历史与守则》一书,系统梳理了牛仔裤的历史,其中还包括了全球最知名的牛仔裤品牌李维斯的创业故事,由澎湃新闻经重庆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顾客正在选购牛仔裤。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关于牛仔布,前人已经写了太多太多,这也让我一时不知该从何落笔。不过我打算从新泽西州的米尔顿开始。奇怪,也许你会这么想——那就让我赶紧给你解释解释吧。

坊间已经有太多的传言可以解释以下单品是如何流行起来的:被称为“牛仔布”的面料(“denim”来自法国小镇“de Nîmes”的名字,19世纪时这个小镇大量出产这种面料)、被称为丹宁裤的裤子、工装裤(“dungarees”来自印地语“dungri”)、牛仔裤(来自“Genes”,热那亚的法语旧称)和李维斯(以流动摊贩和美国布料生产商李维·斯特劳斯命名,不要跟法国社会人类学家和社会结构论的代表人物李维·斯特劳斯搞混了,你懂的)。有些人会把牛仔布归功于1849年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这一事件让年轻的巴伐利亚服装和布料小贩从纽约搬去旧金山,希望能把自己的货物贩卖给迅速汇集于此的矿工们。还有人指出,西奥多·罗斯福和国家公园体系的兴起对此亦有贡献,这让好奇的游客们来到西部,看见了西部居民的穿着。

还有人认为牛仔裤在美国的兴起始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西部人口大大增加,度假农场成了热门旅行目的地,乡村音乐开始为人所知,牛仔的形象也在工业革命到来之时、大迁徙永远地结束之后被人们浪漫化了。一代人的工作服成了下一代人的休闲装,就像是一代人的工作会变成下一代人的娱乐项目。

这时候,我的理论(以及新泽西)就要粉墨登场了。这只是一种说法,但我把它称为理论,这样可能更令人印象深刻一些。我觉得关于工业革命、西部大开发、黄石公园和蒙大拿州的度假农场的理论都有道理,但我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关于牛仔的浪漫形象始于一个叫作埃德温·S.波特的天才男人。波特导演和拍摄了第一部西部动作电影——一部被称为《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的12分钟短片。有点好笑又有点讽刺的是,这部开天辟地、至关重要的西部片实际上是在新泽西的米尔顿拍摄的,就在距离州首府特伦顿半个小时路程之外的松林和灌木丛之间。

在我看来,西部电影类型片的流行也让西部的服装成为了热门。牛仔裤、牛仔靴、可以装得下10加仑的毡帽、鹿皮的农场夹克、花哨的头巾,凡此种种,都是源自于西部的传统服装。它们历史悠久。《火车大劫案》让“野牛”·比利·安德森成了早期的电影明星,紧接着在1913年上映的热门电影《红妻白夫》又让导演塞西尔·戴米尔(Cecil B. DeMille)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当加里·库珀(Gary Cooper)——连同约翰·韦恩(John Wayne),并称为好莱坞最具有代表性的牛仔明星——出演1929年的电影《英豪本色》(The Virginian)时(早在有声电影出现之前,他就已经出演了至少六七部西部片),汤姆·米克思和威廉·哈特这些扮演牛仔的演员已经靠出演西部片赚了一大笔,西部片的黄金时代也即将到来。从约翰·福特的镜头中悲怆的犹他州纪念碑谷,到瑟吉欧·莱昂(Sergio Leone)那些烟尘滚滚的意大利西部传奇,西部片已经成了一种主流的电影类型,其中还诞生了一些最伟大的电影:《乱世英杰》(The Plainsman)、《关山飞渡》、《原野奇侠》(Shane)、《正午迷情》(High Noon)、《日落狂沙》(The Searchers)、《红河》、《独眼龙》(One-Eyed Jacks)、《荒野浪子》(High Plains Drifter)和《不可饶恕》(Unforgiven)等,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这些电影中的牛仔要么是“迷幻牛郎” 类型的——像是罗伊·罗杰斯和吉恩·奥特里那种,身穿花哨的绣花衬衫、装饰华丽的靴子和白色帽子——或是更符合史实的那种,身穿朴实无华的牛仔裤和粗犷的皮靴,就像平原上的牛仔们会穿着去讨生活的那种衣服。

牛仔布是一种染成靛蓝色的结实的斜纹布,最早产自法国和印度,在加州北部淘金者中大受欢迎。李维·斯特劳斯——他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并载入史册——带着成捆成捆沉重的帆布一路向西,希望能把它们做成帐篷卖给没有固定居所的淘金者们。结果帐篷卖不出去,裤子倒是很受欢迎,极具企业家精神的李维好好利用手头的帆布,赚了一笔。帆布用完以后,他又向居住在纽约的兄弟们求助,他们给他寄来了更多染成靛蓝色的法国棉布(来自尼姆)。

接下来,一个叫作雅各布·戴维斯的内华达裁缝开启了另一段传奇,他让李维在19世纪60年代卖的那种牛仔裤变成了我们今天穿着的样子。1872年,戴维斯写了一封信给李维(我称呼他为李维,因为他就是以这个名字闻名于世的,要不然我们就会把他发明的牛仔裤称为斯特劳斯了,不是吗),跟他说可以改进一下这种裤子,在裤子口袋的四角和其他受力点钉上黄铜铆钉。同一年,他和李维还开始在裤子的后口袋上缝上标志性的橘色弧形双线。据说这是第一个拥有自己Logo的美国产品。

除了这些细微的改动,今天你所能买到的李维斯牛仔裤跟一个世纪前的那些差不了多少:大约重11盎司,靛蓝色斜纹棉布,两侧各有一个J形裤兜,右边那个还带一个小小的零钱兜,两个后口袋是勋章形设计;受力点的黄铜铆钉、前裆处的金属牛仔扣和其他零件都用橘色粗线缝制。整条裤子裁剪修身、笔直,前幅较短而后幅较长,两侧各有一条织边线。根据这种李维斯牛仔裤稍做一点改动很容易,但想要改进它就很难:忘掉这些年来不断出现又不断消失的各种花样牛仔裤吧,最经典的这种才是真正的牛仔裤。

之后的历史就要简单明了得多了。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师们进入牛仔裤领域之前,美国基本上只有3家牛仔裤生产商:李维·斯特劳斯、威格(Wrangler)和李(Lee)。每个年轻人都能从裤子的后兜一眼看出区别——李维斯有双弧线,威格是一个W,而李则是双波浪线——每个牌子都拥有一批发烧友。牛仔裤的历史就这样开始演变成不同的故事。

电影《飞车党》白兰度 剧照。

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两类不同的青年人群体最热衷于穿牛仔裤:一类是热衷于西部装扮的,另一类是希望走叛逆风的。这不是刻意的公关手段或是市场策略的结果。两类牛仔裤爱好者来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们也把牛仔裤穿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看看搭配牛仔裤的配饰就知道了。西部造型包括带有覆肩和珍珠贝母子母扣的法兰绒牛仔衬衫、镶金嵌玉的牛仔靴和带有花哨的西部牛仔皮带扣的皮带。叛逆造型则由皮质的机车夹克(通常是黑色的),带有弧形后跟和鞋钉的工程师靴(总是黑色的),紧身T恤和加里森皮带(2英寸厚、带有厚重金属皮带扣的军装皮带)。西部英雄们梦想着身骑骏马,而叛逆的反英雄们想骑的是哈雷(哈雷·戴维森重型机车)。总之,牛仔裤从一种乡下装束变成了后工业时代年轻人们的都市着装。

不过这二者之间也有不少共通之处。牛仔裤的穿法总是低低地挂在胯上,裤脚厚厚卷起3英寸的边,露出里面裤腿两侧的镶边。两类牛仔爱好者中的标志性人物都是这么穿的:《蛮国战笳声》(Hondo)中的约翰·韦恩(John Wayne)和《飞车党》里的马龙·白兰度(有意思的是,这两部电影都拍摄于1953年)。这两个人走起路来都是大摇大摆,态度也傲慢得要命,目光中充满挑衅,整个人充满了懒散、深沉、冷漠而淡定的气质,这正符合美国西部英雄和叛逆的草根英雄的审美。对于年轻人来说,牛仔裤代表了热血和流浪。这种造型迅速受到了世界各地年轻人的喜爱,他们争相购买。

年轻的反英雄们效仿的是白兰度和詹姆士·迪恩,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以及叛逆的摇滚明星诸如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吉尼·文森特(Gene Vincent)和埃迪·科克伦(Eddie Cochran)。在电影《飞车党》中,白兰度的牛仔裤和黑色皮夹克就像他傲慢的冷笑一样,表明他是一个社会的挑战者。当被问到“你到底在反叛些什么”时,他扮演的角色约翰尼阴沉沉地回答:“你有什么可以让我反叛一下的?”对于愤怒青年们,或者装作愤怒青年状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有史以来最酷、最时髦的一句宣言:如果你真的很时髦,你就会坚信我们整个文化里充斥着系统性的腐朽。看看艾伦·金斯堡的批判诗歌《嚎叫》(Howl),你就会懂得这种被剥夺感。这种感觉就跟黄铜铆钉和未经水洗的牛仔一样强烈。

社会学家(以及我)总喜欢指出,当代生活中的时尚潮流是从街头发起的,不再像从前那样从社会阶层的最顶端开始。而牛仔裤从它被发明出来开始就是底层社会——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着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蓝领”的意思:廉价的蓝色棉布,与它相对的是优质的白色棉布和亚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穷人的装束成了社会上一个全新阶层的标配:那就是青少年,特别是人们所说的“不良少年”。该装饰是军队剩余物资、西部装束和廉价的劳动阶层户外装备—牛仔牧场夹克和工程师靴、T恤衫、羊毛格纹伐木工外套、标志性的黑色真皮肖特机车夹克 、美国大兵卡其裤、双排扣海军呢子大衣、威尔斯与盖革(Willis & Geiger)牌棕色牛皮短夹克、尼龙风衣、厚厚的棕色加里森皮带、户外冲锋衣、水手帽,还有格纹工作衬衫——这一切你都可以在陆军和海军装备商店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手,这些店铺在1945年之后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借此来处理战争后的剩余物资。这些东西都做工精良、价格低廉,搭配在一起简直酷得不行。

在20世纪50年代,无论是西部片还是反叛精神电影里都充斥着大量的牛仔裤。二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电影主人公。牛仔裤和反英雄主义联系在了一起,并成为这种精神的象征。在《原野奇侠》(1953)中,当温和的传统类型英雄艾伦·拉德(Alan Ladd)去拯救整个社区时,他可没有穿牛仔裤:他穿的是鹿皮,这把他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并且表明他其实是一个神秘的外来者——尽管他穿的也算是西部造型。穿牛仔裤的是冷血的雇佣杀手杰克·帕兰斯(Jack Palance)。在《飞车党》中,主人公马龙·白兰度骑着机车同样也来到一个小镇,但他是来毁掉这里的,或者说至少也是来这里摧毁传统的美国式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看作是商业集团消费主义的牢笼。反英雄队伍中最后一位典型的反叛者是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在《约尼尔·波恩纳》(Junior Bonner,1972)中,他相当写实地演绎了一位竞技牛仔。此后,我们就只能对那个反叛的时代表达怀旧、眷恋和拙劣的模仿。像是约翰·屈伏塔主演的《油脂》(Grease,1978)就用经典的漫画式夸张手法演绎了反叛的摇滚青年,而这部影片距离那个叫埃尔维斯(猫王)的年轻人走进山姆·菲利普的太阳录音室给妈妈录歌,仅仅过去了不到25年。

从20世纪50年代的愤怒青年到60和7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青年仅有一步之遥。前人已经定下了反叛的基调,你所要做的就是加入一点毒品、金属乐,也许还有一点点新左派政治哲学——这就是号称花之子的嬉皮士一代。牛仔裤也随着时代在改变,忠实地反映了20世纪60和70年代的具有革命性也充满分裂感的方方面面。引领时尚潮流的成了诸如伯克利或是哥伦比亚之类顶尖名校的学生,而不再是纪念碑谷的牛仔或《在路上》(On the Road)的读者。新时代的牛仔裤是经拉尔夫(Ralph Lauren)、汤米(Tommy Hilfiger)和卡尔文(Calvin Klein)等设计师之手精心设计的作品,还要带有喇叭裤管、扎染、故意打的补丁和砂洗效果等种种元素。与此同时,无法无天的叛逆形象也被歌唱苦难的民谣取代。今时今日牛仔裤的形象只能算得上是往昔辉煌的一个惨淡背影,从现在这些翻版的所谓反叛精神的标志里,你只能闻到自我意识过剩的讽刺意味。白兰度和迪恩——至少我们当时这么认为—他们永远不会牺牲自己真实的一面去换取名利。如今我们只能徒劳地寻找牛仔的真谛。酸洗或是做旧,日式包边或是美国产氨纶混纺,我们的牛仔裤反映出我们这个当代世界的复杂,以及比复杂更多的空虚。如今,产品的意义更多在于复杂的工序而不是天然的品位。然而真正的优雅来自于精挑细选,正如真正的牛仔来自于松林泥炭地——就在新泽西与遥远的、遥远的西部相交之处。

《风格不朽:绅士着装的历史与守则》,[美]G.布鲁斯·博耶著,邓悦现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