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男教师荒”还要被呼吁多少年?

2017-05-31 18:25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近日,新华社在对中小学师资情况的调查中得出结论:“男教师荒”已很普遍,在低年级更为严重。由于教育环境“女性化”,男生在学业、体制、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落后于女生,专家将上述现象称之为“男孩危机”。

令人吃惊的不是这个结论,而是这个结论怎么“又”来了。男教师荒、男孩危机,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媒体就会发出类似呼吁。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什么还是高悬在我们头上?

“男教师荒”的成因,并不复杂。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幼教、小学教师待遇低。针对这个问题,《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3年广东发布的教育蓝皮书显示,湛江雷州的教师月平均工资仅为1879元。政策得不到落实,提高教师待遇不过是空谈。

中国社会对于男性的高要求,也使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无法得到其青睐。中国男性的话语权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支撑,更离不开社会地位的加持。历史上,“士”可以淡泊名利,但不能得不到世人的尊重。

复旦教授实际到手工资也许只有8272元,但他拥有的无形资产是广大中国中小学基层教师所艳羡的。在日本,中小学教师被称作“先生”,与议员齐名,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尽管中国教师也拥有“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收入水平却与这个称呼并不匹配。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中小学教学越来越刻板、教条,教师的日常工作越来越琐碎,确实也更适合一些有耐心和责任心的女性。在担忧男孩“女性化成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男教师也在被迫向“婆婆妈妈”的方向转变。“活得有尊严”,对广大教师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然,一味强调“男教师荒”也有偏题之嫌。因为,上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优秀的女性同样不愿投身教育行业。性别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行业能否吸引到一流人才。

要知道,中国社会从来不缺少男教师。各名牌大学的教授队伍里,男性均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小学里的“男教师荒”,还需要被呼吁多少年?别忘了,基础教育,可是立国之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