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军媒:“会来事”只能得一时之宠,“会干事”终究不会吃亏

朱永杰/中国国防报
2017-06-01 16:07
舆论场 >
字号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老处级”易学习这一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因为他“会干事”,更因为他“不会来事”,敢于得罪时任汉东省委书记。由于他“不会来事”,十几年未得到提拔,也正是由于他“会干事”,最终被委以重任。

在少数单位,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吹的。“会来事”被作为高情商的表现、“有眼力见儿”的代称,这类人大都头脑灵活,见风使舵,说话能说到“点子”上,办事能办到“心坎”上,秒懂别人一个眼神、一皱眉头,不待他人言语,自能揣摩一二,堪称别人“肚里蛔虫”。相反,“会干事”的大都是实在人,干的都是紧要吃力的苦活、累活、重活,甚至吃力不讨好的“脏”活,由于专注做事、埋头干活,很少“抬头看路”,有时并不那么“吃香”“走运”,甚至还经常“吃亏”“受挫”。比如易学习,虽颇有政绩,也很会干事,但做事坚持原则,不讲情面、不跑不送,只能长期“原地打转转”,得不到赏识重用,若非遇上沙瑞金这个伯乐,他这匹“千里马”也许就成了“卧槽马”。

现实生活中,“会来事”、不“会干事”的不乏其人。有的善于表现,乐于表功,耍嘴皮子、做表面文章,只琢磨人,不琢磨事,不全心全力干事;有的崇尚关系学,深谙“不跑不送,好事没份”的关系之道,一味讨好迎合,投机钻营,打感情牌、走上层路线等等,不一而足。

实践证明,“会来事”只能管一时之用、得一时之宠。一旦碰上棘手事,摊上麻烦事,就束手无策,两眼抹黑抓瞎。一个单位倘若让“会来事”者大行其道,就会群起而效仿,容易树立负面导向,形成不良气候,既损害公平正义,更挫伤干事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胆识,会干事者虽然可能一时引不起他人关注,得不到提拔使用,也可能由于“不干不错、多干多错”而“跑冒滴漏”,但如锥立囊中,只要肯埋头干,终会有出头之日。因此,“会干事”是我们应该推崇学习的。

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当前,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树立“凭实绩进步、靠素质立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会干事”作为成就梦想、实现理想的不二法门,踏实做人、老实做事,把用在“会来事”上的心思用在增质强能上,把花在“会来事”上的气力用在谋事干事上。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按军队好干部“五条标准”选人用人,不仅看说得怎么样,更看做得怎么样;既看近期反映,更看一贯表现;既选“千里马”,更用“老黄牛”。做到不被“浮云遮望眼”,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把那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使之香起来、火起来,成为时尚和主流,让“会来事”的靠边站,“会干事”的有为有位。

(原标题为《 “会干事”终究不会吃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