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快牛金科法律合规负责人陈松:找准定位,做好传统金融的补充

李淑平
2017-06-06 09:15
10%公司 >
字号

互联网金融的野蛮时代已然结束,大浪淘沙之后,留下来的是找准定位的实力强者。

据第三方平台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5月31日,中国P2P网贷平台数量是4950家,还在运营的平台有1782家,同比下降27.15%。当月新增平台1家,新增问题平台72家,环比下降25%。5月份P2P网贷行业全国成交额2337.48亿元,环比上涨15.62%,同比上涨82.56%。

对此,快牛金科法律合规负责人陈松表示,经过快速、野蛮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分水岭,能够拥抱监管,守住合规底线的企业才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只能退出。生存下来的企业要想发展的好,还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

合规是底线,拥抱监管

在近日的“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原央行副行长李东荣表示,根据世界银行在普惠金融指标上的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大部分指标,均排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我们国家与其他国家一样,依然还面临着普惠金融成本高、效率低、服务不均衡、商业不可持续等全球化的共性难题。”这源于普惠金融面临数字鸿沟的挑战——农民、低收入人群由于往往缺乏足够的数字支持,技术与技能,容易形成不同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地区居民之间的数字鸿沟,导致不同群体从金融服务中获益的能力有所分化。

律师出身的陈松在服务金融行业有着十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他对这一点感触尤其深。这也是他当初看好金融创新,加入快牛金科的前身钱牛牛创始团队的初衷。“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几乎改变了大家的整个生活,衣食住行都接了网,金融也不会例外。”

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太快了,从快速发展、高速发展很快进入野蛮发展时期,导致行业内“泥沙俱下”的乱象。一时间,各种“某某公司跑路”的信息层出不穷,让守规矩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也被无辜牵连。

好在监管适时介入。2016年3月25日,筹备已久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挂牌,快牛金科子公司钱牛牛获批成为首批会员单位。陈松认为,有监管是好事情,这个行业有监管才能有序发展。作为首批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快牛金科获益良多。因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对于会员单位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是十分严格的,快牛金科子公司钱牛牛从最初申请入会时严苛的资质审核、筛选,到正式入会后所参加的多期会员培训工作等,“都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陈松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始终崩着一根弦,那就是合法合规,在这个底线上再去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思考如何设置自己的产品。

找准定位,发挥技术优势

陈松回忆说,当初和钱牛牛创始团队成员除了看好金融创新的大趋势外,还有一个很朴素的愿望,就是让普通人,让小微企业贷款不要那么难。传统金融机构囿于成本、技术等因素不可能将业务范围覆盖所有人,这也给互联网金融企业留下发展空间。

所谓互联网金融企业,重点还是要落在互联网技术上。陈松表示,从最初的单一理财平台钱升钱,到品牌升级后的钱牛牛,再到如今的快牛金科集团,这家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

目前,快牛金科技术团队规模占集团总人员的60%,技术人员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建模领域有平均8年以上资深经验。陈松介绍,快牛金科凭借技术优势,不仅将自主研发的模型运用于集团自营的产品线中,同时,该集团已与商业银行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在消费金融市场的拓展提供助贷服务。

以快牛金科与城商行、农商行的合作为例,银行的痛点在于想要扩大获客范围,同时还要保证风险控制,但是以传统的技术和信用系统难以突破。传统的授信要考虑有无抵押物,有无交易背景,贷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等等。快牛金科则不同,他们的优势在于以技术为导向,通过挖掘人的互联网弱特征数据提炼特征工程,并运用大数据算法和建模技术对人进行信用画像和授信服务。通俗点解释,一个刚刚进入职场,有着较稳定收入的年轻人,没有大笔收入也没有大额消费,但他在各个网上购物平台、第三方平台的记录都是良好的,快牛金科可以用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并分析年轻人在小额信贷领域的欺诈风险和负债能力,提供完善的贷后方案。

陈松介绍,在风控信息的获得上,快牛金科有着独特优势。目前,该集团拥有BATJ数据源,数据合作商高达上百家。其自研的“元方”大数据云风控每天处理百万条申贷信息,并将样本拿到数据库中与数据商的底层数据联合建模,快速做出识别。

陈松表示,传统金融机构有着多年的积淀,它们的主营业务快牛金科肯定不做。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非常大,传统金融机构并不能覆盖所有人群,快牛金科就将自己定位于“利用自身技术做好传统金融机构补充”的科技公司。找准了定位,也就明白了公司的发展方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