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孤儿》之外:一批以老上海为背景的英文侦探小说

李静云/编译
2017-06-06 11:02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迄今为止,以老上海为背景的英文犯罪小说并不算多。考虑到上海过去充满着来自各国的坚船利炮、间谍和各种起义革命,现在又是一座遍布摩天大楼的现代城市,这座城市没有孕育出许多犯罪小说还有点不可思议。不过我们得承认,作为一个人口可能有2400万的大都市,上海的治安不错。上海是中国的时尚之都,关于上海的小说也大多数聚焦于上海的繁华和风情。但是,在老上海的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之下,还隐藏着这个城市的另一面。

上海的发达主要因为它地处长江入海口,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区位,而港口城市也确实容易有一些不好的名声。上海现代化的起源和犯罪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19世纪中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占领了上海,并宣布它为通商口岸,把上海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于是黄浦江上停泊着的就不仅仅是运输鸦片的大船(保护鸦片贸易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还有纷至沓来的各路冒险家、海盗和资本主义的劫掠者。

老上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海盗、军火走私贩和游手好闲之徒,也从很早就开始吸引着惊悚小说和犯罪小说作家。弗朗西斯·凡·乌克·梅森(Francis Van Wyck Mason)就在他1933年的作品《上海外滩谋杀》(The Shanghai Bund Murders)中写了军阀、军火走私商和落难女子的故事。梅森是一个来自波士顿的小说家,他在50年的写作生涯内写作了65部小说,大多以休·诺斯队长(Captain Hugh North)为主人公——一位在美国G-2军队情报部门工作的侦探,类似于詹姆斯·邦德。《上海外滩谋杀》是他休·诺斯系列的第七本,这位侦探在这本书中调查发生在上海外滩的谋杀案,逮捕那些在上海走私军火的西方坏蛋。因为当时在中国沿海地区走私军火的西方人很多,所以这一本书的灵感也明显来源于当时的现实。

安德烈·马尔罗在1933年写的《人的命运》

战火连绵的上海也诞生了不少三流犯罪小说,比如各种大肆渲染着“黄祸论”的粗制滥造的廉价惊悚小说。L.罗恩·哈布巴德(L. Ron Hubbard)就要对其中的一部分负责。他在1920年代后期短暂地路过了上海,并写下了《间谍杀手》(Spy Killer)《红龙》(Red Dragon)《红色钻石的印记》(Trail of the Red Diamonds)和《隼鸟杀手》(Falcon Killer)等小说。这些作品有的还挺有意思,但是可能没有太多文学价值。它们大概可以勉强算是犯罪小说,但是都过于强调犯罪的部分。日本现代文学的先锋、“新感觉主义”流派的关键人物(尽管他的政治态度转向了日本民族主义)横光利一(Riichi Yokomitsu)曾写过《上海》一书,这本书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了。他当时曾在上海待过一段时间。他的小说黑暗而怀旧,在上海的江边,小说主人公路过深夜的咖啡馆、妓女、老鸨、骗子和革命者。安德烈·马尔罗(Andre Malraux)在1933年写的《人的命运》(La Condition Humaine)则毋庸置疑是一本惊悚小说。马尔罗有那么一点作弊嫌疑——他其实从来没有去过上海,尽管他每次都在采访中回避这个问题。不过,根据马尔罗的同时代人、一位著名的上海客——项美丽(Emily Hahn)所言,《人的命运》中记载的1928年在上海发生的共产党人起义失败的血腥事件还是比较真实的。项美丽评价道:“这本小说残酷但是真诚,非常具有说服力。马尔罗先生或许不是那么了解上海,很多细节也都有误,但是这些都无伤大雅。”

石黑一雄的小说《上海孤儿》,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许多当代的作家也将旧上海当做一直吸引着他们的灵感源泉。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在小说《上海孤儿》(When We Were Orphans)中讲述了一个在上海出生的英格兰侦探于1930年代重返上海去侦破他父母失踪的罪案的故事。在战争的阴霾之下,他找寻着他父母一生留下的线索。石黑一雄后来回到上海创作墨臣·艾禾里电影公司的《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2005)的剧本,该影片讲述了双目失明的美国外交家(拉尔夫·费因斯饰)和一位因政治风波被困上海、以有偿伴舞为生的白俄流亡者(娜塔莎·里查德森饰)的故事。其实这种关于上海的美丽白俄流亡者的故事一直很受欢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低俗杂志经常会讲到她们,背景往往是滨江的酒吧和夜店。汤姆·布拉德比(Tom Bradby)在2003年的作品《雨的主人》(The Master of Rain)中讲述了1926年一名在上海警局工作的英国警官侦查凶杀案的故事,凶案受害者也是一名年轻的白俄女性。

《伯爵夫人》电影海报

这一关于老上海的白俄流亡者的故事传统由MJ李(MJ Lee)继承了下去。她的探长丹尼洛夫(Inspector Danilov)系列就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的一位警探丹尼洛夫的故事,丹尼洛夫曾是一位前沙皇俄国的警员,在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流亡,后来成为上海的一名警察。这一系列共有三部作品:《上海死劫》(Death in Shanghai)(2015),《阴影之城》(City of Shadows)(2016)和最近才推出的《谋杀游戏》(The Murder Game)(2017)。在这些书中,你会跟随探长丹尼洛夫在他一天的工作中见到殒命的俄国美女、惨遭谋杀的一家、贪污腐败的警官和既恶心又仿佛宗教仪式的杀人案件。

但是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对老上海的怀旧中。上海明明还有现代的另一种样子,没有了英国警员和俄国流亡者,又有新的角色粉墨登场。裘小龙(Qiu Xiao long)是十多年以来公认的上海侦探小说之王,已经写了九本以陈警探(Inspector Chen)为主人公的侦探小说。

裘小龙《红旗袍》

裘小龙的陈警探系列已在中国出版,但其实它又是一个中国作家在一所美国大学里用英语写作犯罪小说再译成中文出版的例子。陈警探是一名在腐败和压迫中独善其身的正直警员。他的身上有马丁·科鲁兹·史密斯(Martin CruzSmith)笔下的苏联侦探阿卡迪·南柯(Arkady Renko)的影子,正如南柯首先是一个百分百的莫斯科土著,陈警探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但上海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他侦破罪案的过程中,一幢一幢的摩天高楼拔地而起,大量的外来劳工涌入城市,童年熟悉的街道在城市改造中消失,铁饭碗和住房分配制度被市场经济取代。金钱、性和权力的诱惑无处不在,陈警探必须面对1990年代新中国的各种潜藏的困难。

今天的上海,繁华背面的可能不主要是罪犯(当然罪犯肯定存在),而是大量的外来劳工。那些从农村来到上海的男男女女,有的当售货员,有的当服务员,有的在卡拉OK当招待,有的在建筑工地挣着血汗钱,有的没日没夜地开着出租车。他们无处不在,你可以凭他们的衣着打扮和口音认出他们。

戴安娜·奥布莱恩是一个旅居上海的外国人,但她并不算特别有钱,也不享有什么特权。相反她工作非常努力,工作的时间很长,薪水却很低。她用伪造的签证,签着非法的工作合同,住在简陋的公寓里。她是那些渴望在中国成为模特的漂亮外国女人中的一个,其中有些人可以幸运地赚到大钱,登上著名杂志的封面,过上优渥的生活。而对其他人来说,正如玛拉·赫菲斯坦道尔在她的犯罪小说《然后城市将他们吞没》(And the City Swallowed Them)(2014)中所写的,她们处境艰难。在上海居住多年的赫菲斯坦道尔在书中对比了两个人物的命运,一个是2008年在破旧的公寓里被乱刀砍死的加拿大模特奥布莱恩,另一个是犯罪嫌疑人——18岁农民工陈军。当初两个人都是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来到上海,但是最终美梦双双破碎。《然后城市将他们吞没》就讲述了他们的生命故事。

伟大的新兴城市理应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犯罪小说,就像柯南·道尔(Conan Doyle)和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笔下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和詹姆斯·M.卡恩(James M.Cain)笔下正在崛起的洛杉矶。而有一天或许侦探小说作家也可以书写他们自己的上海故事。

本文编译自Literary Hub网站上发表了SHANGHAI NOIR一文,作者Paul French。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