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高考恢复40年,底色依然是奋斗

2017-06-05 17:46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像往年一样,全社会对这场考试表达了极大的关注。40年来,高考影响和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是许多中国人共同而有区别的记忆。

40年前的8月8日,邓小平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确定恢复高考。很多年轻人通过当时的高考实现了“逆袭”。高考让那代人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如今已入中年的他们,至今对那场考试怀有沉甸甸的感情。

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末的高考生要感谢命运的眷顾,那么后来人则更多地将高考与自我努力联系在一起。高考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奇迹,也见证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轨迹。如何用好这条指挥棒,让人民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国家收获卓越的人才,是高考长期面对的命题。

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的很多变化一样,高考的时代色彩也日新月异。如今,高考已难言是国人实现人生跨越的独木桥,出国留学、高校自主招生扩大了高等教育的选择面。这对高考而言未必不是好事,不管是什么考试,都要卸下其不能承受之重,回归其选拔和甄别人才的本初使命。

常态化是高考必然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高考改革试点中,有的科目已实现一年多次考试,有效地减轻了考生的心理负担,减少了考试的偶然因素。在未来,对高考史诗化、悲情化的回忆会越来越少,更符合教育规律的高考寄托了人们的期望。

然而,高校入学的选拔性和竞争性将长期存在,每一代中国人都要接受不同形式的高考。通过自我奋斗,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仍然是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不二法门。

40年前那代年轻人对知识本能的眷恋,这种在田间地头以外的奋斗,让他们获得了见证人生下半场辉煌的入场券;后天即将进入考场的90后甚至00后,将第一次品尝到奋斗等价于收获的果实。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高考都是这些奋斗的见证者,这也是高考在每一代人心中所留下的共同痕迹。

高考结束以后,很多人可能再也不会在如此短时间内,用如此高强度的方法为一件事专心致志地奋斗。不过,奋斗依然伴随着每一个人,帮助人跨越此后所要经历的每一道坎儿。一个人经历了高考,将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更深刻地理解耕耘与收获的朴素哲学。高考是奋斗的象征,奋斗也是高考的底色。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