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格林伯格,被火热时代掩盖了的沉静与优雅

孔锐才
2017-06-14 08:17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在上世纪中期美国现代艺术的黄金时期,格林伯格是前卫艺术品味的重要缔造者,是美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流派“抽象表现主义”的主力推广者,是美国本土精神艺术家代表波洛克的最早挖掘者之一。与此同时,格林伯格身上有着那个火热时代掩盖了的沉静和优雅。阅读格林伯格的意义不仅是重温艺术史上一段迷人时光,而是重新发现个体感受的高贵品质和无限可能性。

美国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照片中的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和他的艺术评论一样犀利而冷峻地注视着喧嚣的世界。谈到格林伯格,人们无法不联想到他身上所贴着的一系列先锋标签。在上世纪中期美国现代艺术的黄金时期中,他是前卫艺术品味的重要缔造者,是美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流派“抽象表现主义”的主力推广者,是美国本土精神艺术家代表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最早挖掘者之一。

波洛克《路西法》(1947年)

但是,格林伯格的真实线条并非媒体通常所塑造的那样尖锐和强硬。格林伯格身上有着那个火热时代掩盖了的沉静和优雅。这种独特气质只有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派开始式微时显现出来。当先锋艺术和现代主义逐渐被后现代主义和波普艺术取代时,格林伯格的思考反而是最为深入的时刻。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部成型于1970年代却出版于1999年的《自制美学》让我们一窥现代主义激情背后格林伯格的冷静反思。可以说,这是一部迟来的作品,但是它不合时宜的问世以及它闪烁的光华让它似乎缺乏一种年代感。

波普艺术代表画家安迪·沃霍尔

我们知道,关于格林伯格,人们更熟悉的是他发表于1939年的有名文章《先锋派与媚俗》。这篇文章将美国先锋艺术与苏联政治艺术、纳粹民族主义艺术以及美国商业艺术对立起来。如果说,人们更看重的是这篇文章的时代意义——即格林伯格的倔强姿态为美国现代艺术奠定了基调,那么,人们忽略的恰恰是他身上流露出的贵族式的犹豫、内向气质。在这篇文章中,人们应该看到,格林伯格的文章不仅具有文化政治的重要性,而且它拥有深远的欧洲理论渊源。

在该文中,格林伯格毫不忌讳地认为,在任何时代中,先锋艺术都是品味的立法者,它本应与统治阶层的精英站在一列,因为它本身正是来源于精英文化的孕育。对于他,先锋艺术和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一样,并不是一个受到时代限制的概念,而是一种打破媚俗的姿态,它可能会出现在任何时代。在这点上,格林伯格并不单纯是美国本土艺术的精神代言人,他还是欧洲与美国文化之间隐秘的精神桥梁。他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与康德美学的关系,赋予了他的批评一种美国同代人难以企及的深度。而且,他身上的犹太特质既与通俗意义上的美国精神拉开了距离,同时提供了一种对美国先锋艺术的新颖阐释。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罗斯科的《橙与黄》(1956年)

如果说,《先锋派与媚俗》属于早期充满论战性质的文章,那么,《自制美学》则是写于先锋艺术衰落、波普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登上舞台的阶段。这部作品的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多篇写于1970年代的杂志文章组成。这些作品可以看作是他对其批评生涯的系统理论整理。而第二部分是根据1971年他在一个学院的讲座转抄出来,包括现场的演讲和问答环节。如果第一部分是退后一步的反思性总结,那么,第二部分是一种即兴的、现场的理论回应。

《自制美学》副标题中的“品味/趣味”(taste)一词是把握格林伯格美学的核心概念。它直接表明格林伯格美学深受欧洲大陆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对品味的出色解释。格林伯格在书中要处理的重要问题是,究竟品味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品味是主观的,那么美就不可能有一个标准,因为这样,每个人都能够以“一切皆可”的方式做艺术。如果品味是客观的话,那么平庸的、媚俗的艺术家就可以根据客观的标准创作出先锋艺术,这样先锋艺术就没有任何的先锋可言。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纽曼的《十字架苦路:第一站》(1958年)

和一切出色的批评家和思想家一样,格林伯格的位置站在这两种简单立场之间。格林伯格和欧洲古典哲学一样,试图在人的直觉、判断和情感上寻找美的规律。我们知道,在康德对优美的论述中,品味这个概念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个体的一种感情,一种判断能力;同时也具有一种客观性,康德用“共通感”(Sensus Communis)来描述这种客观性——也就是说,个体感到美的事物,他人也可以感到。

康德肖像

在这个基础上,格林伯格试图用品味来重塑一种客观的美学。格林伯格更多用直觉这个词语去描述品味。他认为直觉和品味一样,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首先,直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但是,个体要培养这种先锋的直觉时,他必然经过大量的、传统的审美熏陶才能发展出来。因此,直觉不知不觉中已经沾染了一种公共性,一种客观性,即康德的“共通感”。由此看来,这种直觉是位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一个公共地带里,并能激发他人在欣赏艺术时的创造力和主观性。他写道,这种“[知觉的、品味的]共识是隐含的,必要的。我们一直在用它,但就是不提它”(《自制美学》,中文版第34页)。

这样,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为什么格林伯格将这本理论总结的作品命名为《自制美学》(homemade esthetics)。在书中,格林伯格似乎没有给出原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读出它的多重意味。

惠特曼

一方面,自制美学固然可以理解为一种美国本土美学独立于欧洲美学的姿态。因为在格林伯格看来,他所提倡的“直觉”完全包含个体独特的民族性,如在波洛克和惠特曼的作品中体现出的美国大地性。但是,我们也可以将“自制”(homemade)理解为一种激进的个体性美学。这种美学首先考虑的是个体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个体自发的情感中,人们才能找到一种超越概念的公共情感。

创作中的波洛克

而且,即使在格林伯格成为所谓的美国先锋精神的缔造者时,他仍旧没有抛弃自己的独立品味。格林伯格之所以推崇“抽象表现主义”,或者说他之所以能够在这个流派中找到共鸣,与他的犹太特质不可分离。可以说,抽象画最能体现犹太人拒绝偶像崇拜的美学观念,从而热衷于非再现的、非具像的绘画,转而在色彩、布局、线条、姿势的形式上而不是具像上找到情绪的表达。这无不展示出格林伯格流亡的贵族身份。

纽曼的《阿基里斯》(1952)

不难看到,格林伯格对审美个体性的强调,对品味的贵族式的推崇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很快被抛弃。后现代艺术的精神与格林伯格格格不入。前者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政治性、折衷性、商业性、情景性和时代性;而后者仍旧坚持个体贵族的精神性、独立性和不妥协的气质。这种激烈的冲突恰恰就是我们今天阅读格林伯格的起点。在一个艺术日益走向公共性而忽略个体灵魂的可能性的时代,阅读格林伯格的意义不仅是重温艺术史上一段迷人时光,而是重新发现个体感受的高贵品质和无限可能性。如同格林伯格在先锋艺术退潮后的冷静坚守一样,我仍在他的文字中捕捉到此种坚守所等待的最后那道曙光。

《自制美学:关于艺术与趣味的观察》

作者:[美]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Homemade Esthetics: Observations on Art and Taste

译者:陈毅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