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女子被撞无人救又遭碾致死,指责路人前先学会如何求救和急救

澎湃新闻记者 陈明明
2017-06-08 20:02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一则“女子斑马线被撞遭二次碾压致死无人施救”的视频日前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刷屏,引发热议。根据监控录像,事发河南驻马店,一白衣女子在被出租车撞倒后,有几十辆车选择绕行,有几十位行人缓步走过选择熟视无睹,直至女子第二次被一辆SUV碾压。

据@平安驻马店 6月7日消息:“2017年4月21日19时54分许,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接市局110指令称:解放路与学院路交叉路口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致一人(马某)死亡。”这一悲剧令人唏嘘,很多网友感叹如果该女子第一次被出租车撞倒司机逃逸后,就有好心路人扶起,就可以避免第二次被车碾压,可能就不至于丧命。然而,除了有些路人误以为该女子躺在地上是在故意碰瓷,或者出于明哲保身的心态之外,还有一部分路人未必真的冷漠无情,而是在车流不息的马路上面对被撞得血肉模糊的伤者,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指责路人无一上前施救感叹“世态炎凉”之前,各位看官是否应该收起泛滥的廉价同情心和居高临下的道德绑架,先学一学遇到突发事故如何有效进行求救以及紧急救援呢?

“发生车祸或者突发意外伤害时,伤者发现自己处于危险环境中时,不能躺着纹丝不动,要积极呼救,挥动还能动的躯体或者挥舞手边颜色鲜艳的衣物等引起路人注意,避免被二次误伤。”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执行队长、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创伤外科主任医师孙贵新告诉记者,“作为目击者,要争分夺秒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急救和转送,尽可能使伤员能活着到医院,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目击者要施救前先要确保环境安全,保护好自己安全才能救人。”

比如,驾车的目击者应该打开双挑灯,停车放置警示装置后再进行施救,以防被后面不知情的车辆撞击。如果是“第一目击者”,应该在确保环境安全后,大声呼喊救命让更多路人来一起参与救援,一边拜托路人拨打120急救电话,要具体说清楚所处的位置和伤员的受伤情况。

“应该形成遭遇意外的第一反应系统性思维:1.确保环境自身安全。2.发动群众组成团队。3.因地制宜初步救助。4.等待专业救护车。”全民互助急救平台“第一反应®”创始人、CEO陆乐告诉记者:“比起一个人孤军奋战,大声呼救并发动现场围观者组成一个临时救援团队很重要。遇到突然意外伤害时,应该以最短时间最快效率,在确保现场安全的前提下,协调周围人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地进行救援,不要让惊慌失措耽误了宝贵的急救时间。发生车祸后,比起搬运伤者,呼吁周围司机停车堵住路保护好事发现场才是更有效的做法。尽管会暂时阻碍交通,但是这能有效防止伤者在非专业人士的搬运下受到二次伤害,更能避免类似上述视频里后面不知情车辆的二次误撞。”

在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前,应该动用身边仅有的急救物资,最大程度除去威胁伤员生命安全的因素,孙贵新主任医师称,现场急救的关键是气道管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及安全运送,使病人能活着到医院。

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

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离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来不及抢救。”孙贵新主任医师称。

尽管急救技能在生死关头能救人性命,但是不具备技能的围观者并不意味着有借口袖手旁观,陆乐告诉记者,比起专业的技能训练,系统性急救的思维同样重要,“如果事发现场没有会做CPR(心肺复苏)的急救人员,可以看看附近有没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整个临时急救团队要有序合作,保证应急流程高效进行。哪怕救援装备和人员都没有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分工行事,控制好事发现场,并且对伤者的受伤严重程度做出相对准确的初步判断,清楚地告诉120急救人员并等待救援。”

陆乐称,形成全民互助急救、共享急救资源的理念很重要,“在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地,很多出租车司机接受了基础的急救技能培训,并且车上配备AED等急救设备,发生意外伤害后,躲避绝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在上述的车祸事件中,目击者能具备系统的急救思维及时施以援手,救活的不仅仅是被撞的白衣女子,更是救赎了之后二次误撞的司机充满负罪感的一生。”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