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华师大人类学民俗学工作坊:从西郊农民画到鬼畜视频

杨卓君
2017-06-09 12:33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工作坊大合影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之变与不变一直是人类学、民俗学乃至符号学和哲学的核心议题之一。当代以来,我们对于传统已逝的怨念和各式各样的“传统热”构成了一幅颇为有趣的时代文化图景;而城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文化空间,正好见证了传统与现代相激相荡的过程。

6月3日,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民俗学研究所和民族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传统的发明性与城市的文化再生”暨“城市非遗保护的伦理记忆研究”跨学科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分为五个主题,由华东师范大学黄剑波教授和李明洁教授担任主持人,华东师大田兆元教授、复旦大学潘天舒教授和同济大学陈晋博士等作为与谈人,与来自华东师大、上海音乐学院等多所高校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等专业的十四位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李明洁教授在开幕辞中说:期望工作坊对种种城市文化现象的追踪与分析,有助于对变化着的城市文化和都市民俗达成同情式的理解,回应“变与不变”的经典议题;并在传统的发明性和城市的文化再生中,找到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

新泾镇民间文化艺术展示馆里的西郊农民画创作场景,李明洁摄于2017年5月

温故知新:收藏与展示

博物馆是城市的文化心脏,它们既是旧传统的展示地,又是新风尚的发祥地。工作坊的议题就从上海的博物馆及其展示谈起。

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与精神,然而并非所有的非遗项目都还必然的具有应用性及其伴随的经济价值。这个时候,如何能够找到更具有说服力的原因来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一直参与上海市非遗项目西郊农民画的挖掘与研究工作。李明洁借助上海西郊农民画这一特殊的文化景观来对非遗的核心价值进行了阐释。她认为西郊农民画与其他农民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见证了西郊从原住农村到城镇化转型,再到市民化的过程,成为城镇化转型高度浓缩的记忆样本。

农民画的创作者是过往生活经验的高级证人,他们所纪录的风俗民情,自然成为集体记忆的标本和情感回忆的蓝图。李明洁认为这正是实践关爱,印证深厚关系的必要的方式,也正是“非遗”的伦理价值所在。她说:“非遗保护具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作为深度关怀的伦理性的记忆。所有的非遗项目都可能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的价值体现在风俗记录、情感回忆与道德见证。”

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见证了西郊这样的城镇化转型,也见证了都市艺术当代化的快速发展。上海当代美术馆就是走在中国城市艺术发展前沿的一个精品美术馆。金怡认为,上海当代美术馆同样没有脱离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中对社会阶层所做的区分。布迪厄认为文化实践中的趣味其实是和教育水平、家庭出身相关的。当人们面对一个公共博物馆的时候,只有那些具有一定文化资本,懂得解码艺术品的精英阶层和资产阶层才会进入;而精英阶层所喜欢的那种纯粹美学,往往是和日常生活当中的常态断裂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工人阶级对于文化的消费,他们会更强调一种情感的投入还有道德感的满足。金怡说:“这种隐含的阶层对立,就转换成了一种符号权利,于是不管是支配者,还是被支配者,他们其实都顺从了这一种文化趣味的区隔。”

宗教图景的重组

信仰是活态的传统。工作坊的第二个主题聚焦都市中宗教的多元功能。

下海庙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所在地曾是渔村、以及与沙船业相关的小市镇。因为清中后期以来移民的缘故,下海庙地区也成为了棚户区的聚居地。与下海庙相应,上海经历了港口成镇、因寺成镇、新型密集型小城镇、以及大都市的不同阶段,陈赟将上海的城市化进程称为“脱水”(脱域)的过程。通过填浜和道路改造,上海逐渐从自然水网的舒展状态变化成资源聚集的城市化状态。原来的那种包括了商业、宗教等综合性的市镇,变成了现在这种中心自困的圈层结构。

在陈赟看来,虽然城市化造成了自我困境,但是“信仰”这个符号体系反而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尤其是妈祖这个信仰,它作为乡神、行业神和海神,一步一步地连接同乡、同行,然后连接遍布于全球的航海、贸易与生活。”下海庙在重建过程中,把所有地方上的信仰偶像全部都搜罗来,一方面利用宗教资源改造了城市景观,另一方面又通过类似策展的方式,直接把宗教素材转化成了一种都市艺术。

等待浴佛法会前的下海庙,陈赟摄于2013年5月

同样是城市里的宗教图景,胡梦茵选择从乡村教会的角度阐释城市里的宗教文化。胡梦茵调研了北京东郊通州的一个艺术产业园区中的两个基督教会,分析了个体是如何致力于某种群体生活的。在信仰生活中,关于群体的想象被不断地实践和再生产,最终成为他们应对资本、都市乃至现代性的挤压的关键。

这些教会团体的成员往往都是些经济条件不好、具有自我认知的个体,他们意识到自身的敏感性,企图寻找一个群体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希望借助紧密的关系使其中的成员足够强大,足够面对他可能会接受到的所有压迫。然而胡梦茵却发现,这些教会团体发展到几十人的规模时就会发生分裂,分裂源于他们具体的实践模式的不同。每个人加入不同的教会团体,不断去实践他们关于群体的想象,后来发现不一样,他们就分开,重新去建立一个新的教会群体。每个人这样周而复始的分裂过程,其实就是他们不断的去试错的过程,胡梦茵将之称为持续的再生产的过程;而这个再生产的过程就是让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大波士顿地区剑桥市的朗费罗别墅里的历史再现表演,张晖摄于2015年7月

城市与记忆——身体和影像的印迹

在都市中,表演和大众传媒都是民众的社会记忆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媒介。工作坊的第三个主题讨论在旅游地和电影中人们如何通过身体记忆表达他们对于历史的态度和自我的认识。

1775年的某一天,美军与英军在波士顿遭遇,随后发生激烈的枪战。之后每到爱国日的时候,大波士顿地区剑桥市的朗费罗别墅(Longfellow House)里都会有历史再现表演。该地在独立战争期间也是乔治·华盛顿将军抗击英军的司令部,现在是美国的国家历史遗址。除了战争场景,还有日常生活的再现、中世纪音乐的再现,食物、医疗器械等的再现。

张晖认为正是由于这些高度准确的再现,“再现表演者”需要在同样的地方经历相同的事情,通过感同身受的方式去完成对于历史感的捕捉。这种捕捉是要通过大量的劳作,通过自己动手缝制衣服,通过大量的操演和自虐式的活动来完成的。然而这种再现不仅仅是停留于视觉上的相似感,而是通过身体的历练去体验这种超越时空的想象性的认同感。

在张晖看来,这种亚文化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越轨性。“他们很多人有很强的保守主义色彩,但他们做的事情却是跟美国核心的民主自由观念的直接对话,同时还要用一种另类的讲述历史的方式去颠覆美国普通民众所接受的这种主流意识观念。他们觉得自己担负着非常严肃的教育公众的职责。”

与实景演出不同,李静盘点了近几十年来香港僵尸电影中的鬼物形象,从性别和身体的角度阐释了城市与记忆的关系。她认为上世纪60年代之前,僵尸的形象是比较多元的,而80年代之后僵尸的形象就趋于单一,着装大多为清朝服饰。这一现象固然与香港媒体的大力宣传有关,而挖掘其中更深的原因时,李静认为这与当时香港回归的消息给香港民众造成的复杂情绪是有关联的。“无论是穿着清朝服饰也好,还是对抗异族吸血鬼也好,都是一种寻找自身的文化地位方式,建构香港自己的身份的方式。”

新一代的陕北说书艺人高强、郑宝和乔仰文(从左至右)正在为乔迁之喜的人家说书。张真瑞 摄于2016年8月

城隍庙湖心亭江南丝竹雅集,李亚摄于2016年11月

传统音乐的想象和重塑

随着工作坊讨论的深入,话题对象向着越来越开放、形而上和虚拟的方向发展。第四个主题集中在音乐人类学领域,讨论城乡生活中的音乐、戏剧与信仰与娱乐的关系。

张真瑞经过实地考察与文献梳理发现,陕北地区的民间说书在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上呈现出非常丰富的多样性和流变性。在这多样的民间说书流变过程中,陕北的民间说书在保持固有传统与时代需求之间不断变换其表现形式,以适应当地社会环境的变迁。陕北民间说书的传统应该是一个不断流变的承传过程,它不是某一种固化的形态,而是一直处在变化的连续统一体过程当中。

李亚指出,传统的江南丝竹的演奏者、乐器本身和乐谱都是流动的,互为中心,互相平等的;但是城市化语境下的江南丝竹尤其是学院派的江南丝竹表演则是标准化和程式化的,失去了交友、娱情的社交功能。这样的保护会不会伤及江南丝竹的传统?

凌嘉穗分享了她在台湾考察原住民音乐的田野经历,发现原住民群体并不会刻意去区分传统或本真,因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使得他们在部落和城市之间的转换游刃有余。

谭思婵同学以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为例,分析了对于传统的再改造,并指出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所构建的这种所谓的回归明代昆曲的想象既是通过宣传所建立的概念,也是个体与文本接触时因自身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一种对于自我的反思。

京东双十一广告,邰梦溪收集于2013年

网络:处女地还是旧疆土

工作坊最后聚焦到当前的网络文化,其中的际遇与困境看似新奇怪异,但却有似曾相识之感。

干静雯介绍了她在人类学视角下对鬼畜视频的研究。她对鬼畜视频的制作群体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分析了其群体特征。提出:技术水平超越年龄资历等社会学指标成为网络鬼畜视频群体内权力分配的新标准。劳杨帆则从福柯的“微观权力”说出发,分析了新浪微博这个网络空间内的群体类别、权力关系网络的构成以及权力资本对话语的影响和操纵。

李梦娜以“咪蒙”微信公众号中的称谓语为例,分析了网络不礼貌称谓语的生成多样性、负面能产性、传播的不可控性和流行的阶段性等特征。指出:网络不礼貌称谓语体现了青年亚文化的特点,具有构建个人身份、关系身份和群体身份的作用。我们应该警惕网络不礼貌称谓语折射出的价值观,以及经由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而带来的“舆论暗潮”。

邰梦溪以当下网络广告为基本研究对象,以网络电商“双十一”广告为典型案例,对网络广告语中出现的冲撞传统语言禁忌的社会语言应用现象进行了质性分析。她发现在“双十一”电商广告中,语言习俗中涉及性活动和粗口脏话的禁忌在网络广告中出现了脱敏现象,收入中等的“白领职业青年”以及正在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学生是这类广告的目标受众,形成了一种以符号化消费为表征的“消费的风格化”。这类广告其实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

纵观工作坊的五大主题,体现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空间,在社会维度上具有的不可复制的丰富性,以及在文化积淀和民俗资源在观念相遇的意义上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工作坊通过十四个案例,对各种所谓“新瓶”与“旧酒”,或是“新酒”与“旧瓶”的变化多端的组合、拆分、重组的过程及其机制,努力尝试以更为宏观的视野与关怀,进行更为细部的观察与更为深入的体会。人与人类活动的传统,是所有关注的核心,黄剑波教授在总结时指出:“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对传统实体化的反思,更是对传统何以成为传统的反思,或者说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being,即什么是传统;而是becoming,即如何成为传统。”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