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代芭蕾《霾》:为什么要在海绵上起舞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06-11 13:53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霾》片段。 来源:主办方提供(01:15)
自2009年问世以来,《霾》一直是北京当代芭蕾舞团最受欢迎的作品。编舞家王媛媛用舞蹈讨论环境和生存问题。
“空气污染不是表面的问题,而是和人的内心污染相关。”在王媛媛的定义里,霾既是一种混沌的空气现象,也是一种彷徨、不安的心理状态——这种霾会蚕食人的情绪,让快乐消逝,让宁静瓦解,生命亦被毫无意义地消耗。

今年9月,当代芭蕾霾》将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一场。6月10日,王媛媛在文化广场首开工作坊,带领一群舞蹈爱好者,在海绵上跳起了舞。

海绵是《霾》中最重要的道具,也是这部舞蹈之所以特别的原因。

王媛媛

软绵绵的海绵和坚实的木地板不同,它改变了舞者肢体受力的习惯,每完成一个动作,他们都要花费比平时更多的力气。

在海绵上,舞者们很难站稳,在这样一种“不安全”的环境中,人各方面的触觉都会有一种“危机感”。

他们不断在海绵上摔打、翻滚、深陷、坠落,筋疲力尽之后扑倒在地,随后又在下一个乐句中爬起重来——这些动作有别于普通的舞蹈表演,观众也因此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观看体验。

工作坊排练图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图

编舞之初,王媛媛原本只打算在台上铺一块海绵,以作装饰。后来,当她亲身站上去,她切身感受到了身体不安和心灵不安的融合,一种从安全感到不安全感的过渡。

“我的动作能在海绵上呈现,我开始适应环境,舒展身体。因为不满足,我又要了第二块海绵,还不够,四块、八块……后来干脆铺满,加到42块,身体力量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然而,在海绵上起舞,舞者们一开始是拒绝的。

舞者冯林舒七年前开始跳《霾》。那时她刚从舞校毕业,身体素质和肌肉力量尚弱,站上海绵,她整个人是恍惚的,脚底也站不稳。

连跳了好几场,她和海绵才有了信任感。王媛媛教她用大腿、腹肌发力,就像在沙滩上跳舞,感受困境和阻力,“你心要信任,你人才会信任,脚底下稳了,心就稳了。”

一场《霾》跳下来,她几乎要花其他舞蹈的三倍力气,但结果是痛快的,摔下去她也不怕受伤,慢慢也就适应了。

演出照

与海绵的朴素相对应,台上的舞美朴素、简洁——背景是一堵带裂缝的灰墙,半空挂了几盏油灯,几抹烟雾欲拒还迎,偶尔会有几束光从舞台上空斜落下来——暗沉的色调、肃杀的氛围,恍若雾霾天附体。

去除无意义的装饰,《霾》将整个空间都留给了肢体,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由完整的蓄力开始,再到疲倦的跌倒结束。

王媛媛对舞美的要求是“切题”,而不是搞一大堆花哨的装饰——花哨是她一直避讳的,“舞美出现在舞台上应该是有目的的,我不希望有太多强加的装饰感。”

服饰亦是极简。舞者们身着暗色系紧身衣裤,裸露出健康的肌肉线条。他们都有古典芭蕾的基础,身体要赏心悦目,这也是自称“颜值控”的王媛媛最基本的要求。

海报

问世以来,《霾》走遍了30多个国家,观众的反馈也积极。但在国内,《霾》上演的频率并不高。因为太过抽象,王媛媛要想很多办法来做推广。

“中国的演出环境喜欢做熟悉的、好卖的、有故事的东西,抽象、解构的作品不太能接受。中国观众喜欢问,你到底想说什么,总想要一个特别清晰的结果。”

然而在西方,当代芭蕾是一种通行的国际语言,观众并不需要太多解释,“他们看到舞台就很惊叹了,更关注整体的视觉创意,也能感觉到我们是在表达一种生存现状。不是说他们有心灵困境才能理解这部作品,不是说我摔了也跟着疼。他们不疼,但能理解我疼。”

纵然力量微弱,王媛媛还是相信艺术作品对社会进步有一定的促动作用,而艺术家在创作时,也逃脱不了“社会责任”。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