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制日报刊文关注新测绘法:保护个人地理信息刻不容缓

刘勋/法制日报
2017-06-15 10:09
法治中国 >
字号

骑共享单车,手机APP能获取你所在的地址,并就近搜索适骑单车;打网约车,系统会将乘客和准备接单司机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和适配;逛街购物,APP也能根据你所在位置快速推荐“周边好店”……越来越“懂你”的网络定位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省心,但同时也带来隐忧:个人地理信息是否正在让你“无处遁形”?即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明确将个人地理信息纳入法律保护,引发社会各界对个人地理信息安全的广泛关注(6月14日《人民日报》)。

智能手机的地理坐标定位软件让互联网生活更加便利。无论出不出家门,定位系统都会如影随形。无论是使用导航,还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甚至是购物休闲,手机APP携带的定位系统都能准确掌握个人的行踪轨迹。就像一把双刃剑,手机APP携带的定位功能一方面方便了个人生活,另一方面就是暴露个人地理信息。行踪轨迹毫无争议地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此类信息的暴露不仅可能会令人产生不舒适感,还会对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个人地理信息泄露造成的“无处遁形”会危及个人的安全,这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必须承认这已经成为公害,应当加强对个人地理信息的保护力度。但是保护个人地理信息的技术难度高,使用手机APP预约租车、汽车导航、使用共享单车等行为,个人很难从技术上避免暴露行踪轨迹,APP提供相关服务的基础必须建立在获取个人地理信息的基础之上,否则就难以实现服务目的。手机APP获取或者暴露个人地理信息具有隐蔽性,这种隐蔽性让手机用户防不胜防,例如报道中就指出iPhone系统默认拍照时自带个人地理位置,目前只有关闭相机的定位功能才能避免位置信息泄露,但系统同时提醒,这样操作可能影响其他功能的使用。这些客观实际都要求加强对手机APP定位功能的监督,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用户的自我保护。

为切实保护个人的地理信息安全,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总则把个人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予以保护,很显然个人地理信息在被保护之列。在5月9日“两高”发布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中,针对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该司法解释将“行踪轨迹”纳入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之列,并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50条以上即可入罪。由此可见,在依法保护个人地理信息安全方面,已经有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保驾护航,但是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注重对权利的事后救济,监督预防功能较弱,尤其无法根据这些规定去监督定位软件的运营者。新修改的测绘法则明确规定,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新测绘法既明确要保护个人地理信息,还明确了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责,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随机抽查机制,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新测绘法从行政法律的层面对依法保护个人地理信息进行了有益补充,让对个人地理信息的保护既有刑事民事法律的救济和威慑,也有行政法律的预防与监督。

(原题为《保护个人地理信息刻不容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