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伦敦大火·特写|你,看到杰西卡了吗?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安光系 发自伦敦
2017-06-18 08:24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寻找杰西卡的纸张粘贴在人行道边上的栅栏上。 视觉中国 图

这个小姑娘,12岁,身高5英尺(约1.52米),披着一头卷着的长发,爱笑,有着一双又大又漂亮的眼睛。

她的照片,连同一连窜的电话号码,被打印在无数张纸上,被贴在地铁站门口的墙上、小商店的门上、电话亭外的玻璃上和位于人行道边上的栅栏上。

爱笑的杰西卡不见了,消失在6月12日凌里发生的那场著名的伦敦大火中。她所居住的格内费尔大楼,整整烧了10多个小时,火势才控制住。

尽管英国谨慎地报道着死亡人数,人们仍普遍猜测这个数字会很大。从最初的死亡6人至12人,再到16号报道的17人,英国的报纸仍小心翼翼地报道着死亡数字。据BBC最新消息,英国警方宣布,伦敦西部格伦费尔公寓楼大火中的58名失踪者“预计已全部罹难”。此前,英国官方宣布这场大火已经造成至少30人丧生。

媒体称,这栋大楼建于1974年,是这个全英国最富有的伦敦切尔西区,建给穷人住的廉租房。据悉,此前曾有120户人家住在这里。去年这栋楼进行装修和改造后,住户增加到了127家。

更坏的消息传来。由于大火持续烧了6个小时,之后还有零星火点燃烧。由于现场的高温要高于火葬场很多尸体火化时的温度,警方已宣称这些尸体已无法确认死者是谁。

一张张打印着照片的纸张,贴在电话亭外的玻璃上。围绕着这些照片周围的,还有一些白色的纸蝴蝶。  视觉中国 图

黑色电话亭,白色纸蝴蝶

大约距格内费尔大楼200米开外的地方,有一个黑色的公共电话亭。

伦敦城市的重要符号,就是红色巴士和红色电话亭。奇怪的是,竖在街头人行道边上的这个,却是黑色的。尚不清楚这个颜色是否跟刚刚发生的大火有关。

一张张打印着照片的小纸条,就贴在了电话亭外的玻璃上。围绕着这些照片周围的,还有一些白色的纸蝴蝶。它们被贴满了电话亭的底部,或者是分散着那些被称为寻人启示的纸条中间。尽管大火已经发生了四天,人们宁愿用失踪这个词语,仍寄希望能有奇迹发生。所以,尽管大火已经发生了多天,寻找仍然在进行。

警方的消息称:大火中有数十人失踪。

“自从这个要命的大火发生以来,没有人听到这个16岁男孩子和21岁女孩子的消息。一起不见的,还有他们的家人。他们住在21楼,如果你有任何消息,请拔打这个号码...... 他们的名字叫Nurhuda El-Wahabi和Yasin El-Wahabi” 。纸条的最上面,打印着一个大大的“Missing”(失踪)。

还有一张寻人启示上,压着两个似乎正在展翅飞翔的纸蝴蝶。白纸上打印着一位端坐着的老人,短发,胡子花白,看起来有些像亚洲人面孔。三排文字并不整齐地堆在照片的上方:你见过Ali Jafari吗?他就住在11楼86号房间。人们最后看到他时,他在10楼。”

三张照片,几乎占满了另一张纸条的空间。”如果你看到了他们,请打这个电话……” 每张照片的下面,分别用手划的箭头标明了:父亲、儿子、儿子、母亲、女儿。一个胡子长而且花白的老人、两个头戴围巾的女性还有两个已经成人面带微笑身着西服的年轻男人。一家五口,没有音讯。

“你见到她们了吗?!”照片上一位有着一幅漂亮面孔的二、三十岁的母亲面前,站着两个正开心笑着的女儿。一个八九岁,另一个约四、五岁。

“Amal 和她的女儿。”一行白字印在有着两张黑白照片的白纸上。

纸条的上方,是另一位母亲和一周岁左右的孩子。照片颜色发黄,上面添加了一些电脑后期加上去的装饰。两人摆姿势拍照的样子象是在家中举办庆祝派对。同样的文字打印在纸条上:“你看到他们了吗?!”

不光是电话亭。人行道上、周边的墙上、栅栏上、小卖部的门上等行人容易看到的地方,都贴满了这样的纸条。一位老人指着纸条上的一个男子说:“就是他!住23楼。” 说完,扭头抹泪。

电话亭的背后,就是那栋已经被成全黑的24层大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的格外显眼。

几天前,也是同样的位置,我和许许多多的媒体同行,还是站在这里,聚焦着那栋当时还在烧着的大楼。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从楼里逃出来的妇女,她们流着泪,哭诉着自己的惊恐和不安。

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游行,冲击市政厅讨要说法。  视觉中国 图

从伤痛到愤怒

还有一些墙上,写满了人们的祝福和心愿。墙下,堆着许多鲜花儿、腊烛和卡片。也有一只玩具小熊被放在花儿堆里,格外显眼。

无论墙上写得有多满,人们还是愿意在这密密麻麻的白纸上,找出一点儿空隙,写下自己的心愿和祝福。

“为格内费尔大火祈祷。” 一棵手绘上去的红色爱心里写着这句话。爱心的下面,写着另外一句:”愿你们的灵魂安息。“‘We are 1!'(我们是一个整体,齐心协力!)”到处都是这些温暖人心的话语。

“把这些为大火负责的人们送进监狱!” “公公公......公平!” “需要真相!” 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句子。

这两天,人们已经开始从伤痛变成愤怒。

愤怒的原因之一,是消防队员的救援。一场大火,整个大楼被火烧的通红通红,至少有6个小时。这种情况下,消防队员是否还有能力进行救援是值得怀疑的。当消防队员赶至现场时,指挥着居民呆在家里不要动。原因是整个大楼只有一个楼梯。如果消费队员和居民同时上下,势必会造成堵塞。

此外,调查显示,刚刚在去年装修的保暖材料是买的比较便宜的易燃材料。这也许是大火持续然烧的原因。而负责管理和负责装修公司的领导,却拿着极高极高的薪水。

媒体披露:如果能装上自动喷洒灭火材料的自动淋浴器,整个大楼只需要花费20万镑左右。如果当地政府多投20万镑,整个悲剧也许可以避免。

在灾难现场,首相特雷莎·梅下令对火灾惨剧进行彻底调查。而警方也启动了调查,这次灾难是否跟犯罪有关。

事发后,91岁的女王也赶到了灾难现场。她也承认:伦敦和曼城接二连三发生恐怖袭击,现在又发生火灾。要让整个英国人走出低落的状态,并不容易。

6月16日,50到60人围堵了肯辛頓和切尔西市政厅,示威者称无家可归的人”现在”就需要帮助。

抗议人群也聚集在英首相特雷莎·梅看望幸存者的大厅外,就连唐宁街外也有抗议发生。

一名受困者站在大楼窗边挥舞毯子求救。东方 IC 图

灾难不曾远去,是因为细节

伦敦人对火,记忆中或多或少是有恐惧感的。1666年9月2日凌晨,伦敦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大火。持续几天的大火烧掉了:400条街道、89个教堂和1.3万栋房屋。“一些小鸟翅膀被烧着了,仍拼了命一般地朝天上飞。” 事后曾有人以文字的形式,纪录下了当年那场惨烈的大火。

回到198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人经历了不少类似的劫难。

1985年5月11日星期六,布拉德福德市体育场发生火灾,造成56人死亡,至少265人受伤。

1987年11月18日19时30分, 伦敦地铁一个主要交汇处的国王十字圣潘克拉斯火车站火灾,造成31人死亡,100人受伤。

伦敦地铁发生火灾后,遭到了民众的强烈批评。 事后的调查显示:工作人员大意了,因为此前地铁从来没有发生过致命的火灾。相关部门也很少或根本没有对员工进行火灾或组织人员逃生的相关训练。调查报告发表后,伦敦地铁和伦敦地区交通部门的高级管理层辞职 ,并引入新的消防安全规定。 伦敦地铁上的木制自动扶梯也被换成金属的。

英国发生的这些事故,它似乎随时在提醒我们:灾难从来都不曾远离,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有可能导致生命的逝去。

当地时间6月14日凌晨,英国首都伦敦西部的24层格伦费尔大楼突发大火,火势猛烈,几乎蔓延到了所有楼层。  视觉中国 图

高楼or卫星城?不安在蔓延

火灾发生 8小时后,一位 BBC的女主持人,站在 200多米以外的地方发问:大火如此之快地将这栋现代化的高楼吞噬,那么在 21世纪、在英国,居住高楼是否安全 ? 

泰晤士报的消息称:伦敦有8%的人居住在这样的高楼里。整个伦敦有700栋11层以上的高楼。其中,有500栋建于40年前。

这次大火,又会引发英国人长期以来关于城市建设的讨论:是在城市里发展高楼,还是该发展郊区的卫星城?

英国人改造城市的梦想,一直以来就存在这样的争论。

二战后,苏格兰人改造贫民窟时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于一位叫勒·柯布西耶的法国人。这位曾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的建筑设计师,一生致力于让居住在拥挤都市的人们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一理念也让他闻名于世。

一栋栋标志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很快建了起来。就像现在国内的很多小区,里面有高楼,形成一个社区;社区里建有学校、游泳馆、商场,还会有专门供孩子们玩耍的空间和场所。

穷人进了这样的房子里,几乎就觉得这里是天堂。但事后证明,这些高楼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由 于楼层高,孩子们下楼去玩的时间减少,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又有人表示,高楼也让许多孩子们的母亲在精神上出现一些问题,而母亲的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

接下来,这些成为苏格兰一些城市,诸如哥拉斯哥地标的高楼大厦,又在爆破声中倒下。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之为花园城市或新市镇的卫星城——那里房价更便宜,空间更大,有花园,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城市建设,决定走哪条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现在,高楼又引发了安全问题的讨论。燃烧 6个小时才能控制住火势,这是否意味着,伦敦的消防系统,根本无法有效控制高楼火势 ?

伦敦的城市建设,多数由于人口密度和高度的限制,并没有高楼。但最近几年,伦敦东南一带建设高楼的速度非常快。那些生活在高楼里的英国人,当然会有安全焦虑。

民众在发生火灾的大楼留言墙上写下鼓励的话语。  视觉中国 图

关于失踪者,英国人还在寻找。尽管警方提示:那些人生还的可能性渺茫,但人们仍然在四处张贴启示:周边的马路上、居民的墙上、Instgrams上 、脸书上,他们在使用一切办法,四处寻找。跟他们这些照片连在一起的,几乎都无例外地写着一样的大字——你,看到他们了吗?!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