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属千字言感谢“让父亲有尊严地离世”,医生:要有慈悲之心

澎湃新闻记者 周琦 实习生 万嘉琳 高亮
2017-06-19 14:06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收到这封两千字的长文感谢信,医生周伶的眼眶不禁湿润。

这封感谢信,是武汉关女士在父亲离世一个多月后送来的。关女士在信中回顾了父亲在治疗后癌痛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故事。在信里,她表达了对武汉市第四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周伶、医生熊秋菊以及医护人员的感谢。

“你与我一份信任,我还你竭尽全力!我们在同一个战壕面对共同的病魔,不仅仅是医患,更是战友。”5月25日,周伶在朋友圈写道。

6月18日下午,周伶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她看到关女士的感谢信后潸然泪下,做事之前从未想过会有锦旗、感谢信,只是凭心做事。

千字感谢信记录就诊全程

关女士的感谢信。

“我的父亲是一位结肠癌多发转移患者。口服吗啡的副作用让他的生活已经没有质量可言,农历新年期间,我在网上查询新的抵抗疼痛的方式……”

2016年3月,经检查,关先生被确诊为结肠癌肝脏多发转移。他先后进行了15次化疗和7次放疗,从2016年9月份起开始进行口服化疗。癌症带来的疼痛要通过吗啡片来缓解,但这样做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关先生每天要口服15、16片吗啡片,药物用量的加大让他的生活质量日渐下降。关先生嗜睡,严重便秘、食欲减退。

周伶了解到关先生的吗啡用量、效果以及副作用后,推荐了新疗法鞘内止疼术,家人随后为关先生办理了住院手续。

这种疗法直接将药物作用在中枢神经,仅用相当于口服300分之1的用量,还能减少药物副作用,让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周伶医生上门做治疗。被访者 供图

在四医院安上了“鞘内吗啡泵”,“关先生可以坐起来和家人一起吃饭,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都没有多大痛苦。”周伶说。

关女士在感谢信中写到,安装“鞘内吗啡泵”是父亲整个癌症治疗期间做的最正确得选择。

建微信群留电话24小时关注患者

术后恢复期,关先生身体虚弱,情绪不太稳定,伤口的疼痛、头晕等各种不适让家人十分担心。看到这样的情景,医生周伶便主动和关女士建立了微信联系。如此一来,关女士可以随时把父亲的症状告诉周医生,周医生也能通过微信及时回复她应对措施。

出院后,周伶、熊秋菊医生还同关女士和她的母亲建立微信群。娘俩每天通过微信群向熊医生汇报关先生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而熊医生会根据当天的累计药量向她们提出微调的建议。熊医生有问必答,有时忘记汇报,她还会主动询问关女士。

“虽然出院了,她仍然牵挂着我们,让我们心里温暖而踏实。”关女士在感谢信中感慨。

出院后,关先生每隔10多天要来医院换药。头几次他还能依靠轮椅行动,到3月下旬,关先生的身体已经难以承受车程的消耗。3月23日中午,周伶、熊秋菊驾车20余公里,从市四医院西院区到徐东关先生家中上门为他换药。

“她们的行动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对医生的认识,让我由衷地崇敬。”关女士在感谢信中写道。

关女士赠予熊秋菊(左)、周伶以及全体医护人员的锦旗。 澎湃新闻记者 周琦 图

【对话周伶】

澎湃新闻:疼痛科主要面对哪些病患?

周伶:我们是在2006年建立疼痛科,主要面对一些骨关节疼痛、三叉神经痛、癌性疼痛等等患者。慢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疾病,我们也需要去面对。像关先生属于癌性疼痛,我们介入进来,可以缓解癌症患者难以想象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尊严,也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

澎湃新闻:看到关女士送来的感谢信有什么感想?

周伶:关女士第一次送锦旗,第二次来送感谢信的时候,我们都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或者特别的,因为有很多患者送锦旗、感谢信,后来看了感谢信的内容,我觉得把我自己也感动了。

澎湃新闻:上门换药是你们必须提供的服务吗?

周伶:当时去患者家中根本没想这么多,我刚好中午有这个时间空档,可以去,要不然又要拖两天了,所以我就想,有这个时间,干脆直接去,当天下午还要做手术。完全没有功利性地想这么多,不是说我为了什么。

澎湃新闻:和患者建立微信群带来哪些方便?

周伶:之前我都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患者,有什么事直接和我联系,现在微信很方便,和患者家属建立微信群,家属可以把患者的情况反映出来。

澎湃新闻:关先生手术后出现了什么反应么?

周伶:元宵节当天凌晨4点,患者已经做好了手术,在住院,当时“鞘内吗啡泵”一直在响警报,值班医生看了之后十分着急跟我打了电话,我赶到医院。如果说“鞘内吗啡泵”一直报警,那报警的两三个小时,如果说万一没有药进去的话,后几个小时疼痛会很厉害。

澎湃新闻:怎么看待医生这个职业?

周伶:我觉得医生首先是“以技为器”,缓解病人的痛苦,作为一个医生,做一个“医匠”,也要做到“以人为本”,我们要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病人首先是“人”,医护人员要有人文关怀,更要“以德为先”,好医生实际是对所有的人,不光是对患者,对整个社会,对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有慈悲之心,我觉得这是医生的最高境界。

    校对:王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