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阻击苹果,只有这一条路

2022-03-16 14: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国产手机经过20年的发展,格局已大体稳定,大家不再热衷于营销和价格战,而是有了更高的追求,追求真正核心的东西。表面上看,行业没这么热闹了,但实际上有了更艰巨的任务和使命。

文|芙蓉王

编|赵艳秋

前不久,苹果召开了2020年春季新品发布会,要不是背景上写着2022,好多人还以为这是几年前的发布会,因为手机和iPad都是以前的款,模具零部件都不用换,只需要换一颗芯片,就敢推向市场,还有很多消费者买单。

你说你安兔兔跑分87万,苹果说我有A15芯片;你说你DXO评分130,苹果说我有A15芯片;你说我有AMOLED曲面屏,苹果说我有A15芯片。

这种待遇,其他品牌都很难享受。

在格局相对稳定的手机市场,大家发现,行业的终极竞争还是芯片和系统的竞争。翻看国产手机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以前几乎所有厂商都没觉得做芯片重要,华为和中兴也是从节省成本的内在需求考虑。但经过一二十年的历史进程,现在做芯片已经变成了高水平创新的战略需要。

如今,国内几乎所有主流手机厂商都在往芯片方向前进。手机行业也在市场的推动下,在一步步自我觉醒,追求真正核心的东西。

1

1998年最后一天,原信息产业部和国家计委发布“5号文件”,规定手机生产要牌照,设定了门槛,9家企业拿到了牌照,而外资和合资企业都没有资格申请。后来,国家不光给政策,还划拨了14亿资金,扶持手机生产企业。

国家对早期的手机产业还是相当呵护。外资进不来,市场需求又蓬勃生长,当年做手机实在太赚钱了。

夏新凭借A8手机,两年赚了11亿,把一家亏损的公司一举做成了A股最赚钱的公司。TCL手机在2002年的销售收入是82亿元,利润就有12亿,整个TCL集团全靠手机养着。当年的李东生恨不得抱起TCL手机负责人万明坚亲上两口。因为业绩好,万明坚一度有点飘飘然,卖手机的都流传一句话:“国产手机要靠万总”。

眼馋的联想在2002年花了9000万元买了厦华手机的股份,正式进入手机市场。尽管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相比于PC业务的微薄利润,一部手机的利润超过1000元,贩毒估计也差不多这样了。

那个年代,手机行业的打法和套路跟之前的家电行业一样,基本都是价格战和营销战,行业竞争完全没有到芯片层面。

TCL当时花1000万元签下了韩国美女金喜善,拍广告的也很大牌,他叫张艺谋。如今,金喜善过气了,TCL的手机也没落了,但没想到老谋子却飞黄腾达了。

除了请美女代言,TCL这款当时很火爆的原因是翻盖上镶嵌了一颗宝石。所谓宝石,其实是价值几块钱的东南亚玉石,跟你在旅游景点买的品质差不多,但却给人一种很高档的错觉。

万明坚后来去了长虹,也是依葫芦画瓢,在手机上系个镀金腰带卖1980元,系个纯金腰带的手机卖5000元。为了体现高端气质,长虹还专门让志玲姐姐录制了一段铃声,“祝你事业长虹,人气长虹”。

因为大家都请明星代言,明星一度不够用了。伏明霞代言首信、梁咏琪代言科健、郑秀文代言迪比特、李玟代言波导、赵薇代言夏新、章子怡代言南方高科、周迅代言易美、李连杰代言了中兴。谁红不红,看手机品牌代言就知道。

那是一片荒芜的年代,销售靠的是外观设计,各种营销和渠道,完全不靠自研芯片。

更何况,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国际大牌用的也都不是自己的芯片,国产手机更没人去考虑自己造芯的问题。但芯片的影响和刺痛其实已经存在了。

当时的手机基带芯片,大部分来自德州仪器,不是山东德州,是美国德州。德州仪器一度占到了全球GSM基带芯片80%的份额,我们现在熟知的高通在那个时候还是个青涩的弟弟。

生意一旦垄断,就容易不思进取。德州仪器的方案需要手机厂商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并不能直接用。而诺基亚手机芯片基本来自德州仪器。但双方合作有前提,德州仪器的芯片不但要优先供给诺基亚,而且要一年之后才能卖给其他厂商。

芯片之痛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能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但苦于实力悬殊,几乎没有厂商想要自己来开发芯片。

能查到的一个是,长虹在2010年推出了一款高档手机,邀请了孙红雷代言。它的全名叫金长虹E动力A2商务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高铁商务座,但人家其实是一款手机名。但它号称采用了长虹双核量子芯科技,根据其介绍,这个量子芯有点类似于现在大家做的ISP(图像处理器),主芯片并不是自研的。

后来,所谓的量子芯基本用于电视屏幕上,手机里依然看不到国产芯片的身影。长虹、TCL和康佳这些家电厂商都有半导体公司,但他们的芯片主要服务于电视,门槛更低,主要是影像相关,跟手机关系不大。

还好有联发科这件贴心小棉袄,不仅提供成套的芯片,也提供软件,而且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直接定制。联发科的交钥匙方案,让做手机的门槛大大降低。山寨手机遍地开花,联发科也收获了山寨机之王的美誉,成了台湾股王。

万明坚的观点代表了当时国产手机的想法:芯片只是生产的分工问题,只要芯片供应没有垄断就不可怕。千万不要以为不能生产芯片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没有必要任何事情都从最初始的阶段干起。

当年有篇文章分析TCL为什么不造芯,结论非常直接:造芯大可不必。理由貌似也很充分:芯片是高尖端技术,短期内出不了成果。而且芯片行业充分竞争,芯片生产厂家绝不会为了“民族利益”之类的意识形态的东西而不给你提供产品。

这种想法有历史的局限性,毕竟当年的美国还很自信,而中国又刚加入WTO,打开国门涌入世界的怀抱,全球经济一体化才是主流。

蓦然回首,发现世界变了。80后和90后的课本里讲的都是全球化和精细分工,现在的热词则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疫情和战争在深刻改变着人类,这种改变不仅仅让生活面目全非,更是让构筑了几十年的信仰坍塌。

当年不在意的东西,现在变成了大家需要补齐的短板。

2

2008年,华为海思的手机芯片差点和手机一起被卖了。当时任正非觉得手机不是华为主赛道,要不是遇到金融危机,买家收购意愿大幅削减,就不存在后来的华为海思麒麟芯片了。

华为手机当时主要做运营商市场,质量不行,口碑也不佳,内部人都不用。

但华为立项做手机基带芯片的时间很早,要追溯到2003年,五年后推出首个手机芯片,当时不叫麒麟,而是叫K3。K3是喜马拉雅山脉上一座海拔8051米的高峰,因为是第一代产品,就叫K3V1。

结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出手就是巅峰。当时出于成本考虑,K3V1以及后来的K3V2选用一家美国小企业的GPU(图像处理单元),价格便宜,但兼容性不太好。导致的结果是,其他大厂不要,华为内部也不用。

最后不得不卖给了山寨手机厂商,就是靠这样,K3V1实现了百万级的出货。但山寨机并没有让海思赚到钱,还砸了口碑。客户分散,售价便宜,还需要做大量的适配工作,而芯片本身工艺落后,采用的是110nm工艺,当时主流芯片都已采用65nm甚至45nm。

做了一回小白鼠的华为终端公司,内心这时的海思芯片是抗拒的。如果用高通芯片,华为终端只要两个人就能搞定,用联发科芯片需要三个人,而用海思芯片八个人都搞不定。

当华为P6手机立项后,要不要用海思K3V2在内部争议很大。但当时华为内部已发生深刻变化。消费者业务成为华为三大业务板块之一,余承东是一把手,而从华为无线业务打拼出来的余承东,知道芯片的重要性。

扶持自己的芯片还是很有好处——既能降成本,又能差异化,还能拿去做营销卖点。例如,“当时海思的套片大概能比高通便宜600块钱”,这对利润颇为敏感的华为而言,是巨大的驱动力。

余承东力排众议,坚持并指明要在华为高端手机上采用海思研发的K3V2。后来,麒麟系列替代了K3系列,真正赢得口碑是麒麟920。而到了麒麟950,海思基本能做到与业界领先水平不相上下。

从28nm到16nm,到10nm,到最新的5nm,从最近几代的技术来看,海思已经是台积电每个先进工艺的首批客户。因为消费者能够直接感知,麒麟芯片给海思带来了口碑效应。

很多人觉得麒麟芯片成就了华为手机,但只说对了一半,这其实是互相成就。没有华为手机充当小白鼠,没有庞大的出货量,就无法让一款芯片不断迭代演进。但后续麒麟芯片的表现也是华为手机在高端市场呼风唤雨的强大基础。

华为能做成,除了高层的决心和战略眼光,也跟历史沉淀有关系。做通信设备起家的华为,很早就研发通信设备芯片,而手机芯片本质上也要对通信网络的理解。尽管有差异,但两者有些能力是通用的。

但华为在手机芯片上的高光,凸显了另一家国产通信巨头中兴在手机芯片上的失落。

作为同城德比,两家的成长路径都比较相似,都以电信设备为主业,都有自己的网络芯片,且团队规模非常庞大。

中兴做芯片时间很早,几乎与华为同时起步。当时大家做芯片的目的也比较纯粹,没有动不动扯到家国情怀,更多出于节省成本考虑。电信设备七国八制,不自己研发芯片根本没有竞争力。

很多人不知道中兴其实也有自己的手机芯片。早在2003年,中兴就在IC设计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全资子公司—— 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首要任务是研发3G核心芯片。两年后,中兴就研制并量产了首款WCDMA基带处理套片。

2014年,中兴推出4G基带芯片“迅龙7510”,号称是国内第一款基于28nm工艺制程的4G基带处理芯片。

但即便这么多光环加持,中兴的手机芯片依然没有太多存在感。2018年,苹果宣布不再使用老伙计英特尔的基带芯片。中兴还在微博留言:其实苹果可以考虑我们的迅龙1020 BPU。但由于美国禁令的影响,中兴的迅龙芯其后已销声匿迹,现在中兴手机用的都是高通或者联发科的芯片。

一度还有人在网上感慨,为什么华为的麒麟芯片能成功,而中兴的迅龙芯片却毫无存在感?

中兴也不是没有机会。2014年,中兴一度有希望凭借运营商市场,把芯片推广出去,并计划推出30款左右的4G手机。结果,中国移动更改了定制手机的策略,要求定制机全部支持五模。中兴的芯片当时只支持四模,中兴不得不推迟了进度,1000万部的出货量调整到了500万部。

另外,智能手机的芯片迭代速度要比功能机快很多,这也增加了研发的难度和成本。而芯片不仅考验技术,也非常注重规模效应,如果不是华为手机出货量大,麒麟芯片或许也做不起来。

中兴当年以千元机为主,外部客户还很少,靠自己的销量根本扛不住这种投入。侯为贵老爷子提出过三个要求:一是智能机芯片迟早要做,二是要做含金量最高的,三是做中兴最擅长的部分。三者结合起来,中兴发现还是通信芯片比较符合。

2021年,中兴终端出货量还超过了1亿部,其中50%采用自研芯片,不过这里大部分是一些IOT设备和一些家庭网关设备,已经很少看到手机的身影。

3

2014年10月,小米悄咪咪地成立了一家芯片公司,当时的小米才创业四五年。小米、锤子这些互联网手机品牌都是软件起家,做了一个基于安卓开源平台的操作系统。

谁也没想到,小米会放个大招,把难度系数直接拉满。雷老板后来解释,“因为芯片是手机科技的制高点,小米要成为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翻译过来就是,要成为雷布斯,必须搞芯片。

其实,这些理由都比较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小米有钱。2014年,小米手机的销量突破了6000万部,同比增长227%,一时风光无两。资本也对小米青睐有加,给出了45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仅次于蚂蚁金服的创业独角兽。

如此好的局势下,一度让小米以为有能力把芯片做出来,“10亿人民币起步,花10亿美元,10年出成果”。

小米创始团队没搞过芯片,大多是摩托罗拉的人,靠自己肯定不行。那没关系,直接花钱买。小米花了1亿元买了大唐电信旗下联芯的技术方案,还陆续挖了些人过来。

当时还向Arm买了芯片架构的授权。按照小米付给Arm的钱,雷军确实是要大干一场的。

光有钱不行,小米还挖来了联发科的技术大牛朱尚祖。当年还在联发科时,朱尚祖曾苦口婆心地劝说手机企业不要自研芯片,大家用联发科的就行,你好,我也好,“只要手机企业懂点数学,就不会自己开发芯片,因为不经济。”

结果,屁股决定脑袋。没两年,朱尚祖离开联发科,加入小米研发芯片了。

小米造芯和造手机一样,秉承了互联网那一套,保持着一贯的快速。9个月流片,28个月量产,业内人士都听了头皮发麻,觉得小米不尊重芯片研发规律,这么搞肯定不行。当时的高通中国区的董事长王翔还没有加盟小米,不然也该劝劝雷军不要这么冲动。

2017年初,小米的首款主芯片澎湃S1还是发布了。小米专门在国家会议中心搞了一场发布会,宣布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具有芯片自研能力的手机厂商。

但雷军还是低估了芯片的难度。

澎湃S1虽然对外发布了,性能表现却一般。只有小米5C当了小白鼠,产品表现和市场口碑都不好。这也让小米在造芯这件事上有点犹豫。当年还传出诺基亚的新手机要用这颗芯片,但也不了了之。

而即将要上市的小米无法长期忍受芯片的投入压力。企业要上市,财报经不起这么折腾,暂缓开发也在意料之中。

澎湃S2难产之后,芯片大拿朱尚祖也跑OPPO去了,裁员离职的消息不断传出。人们一度以为,小米要彻底放弃手机芯片的研发。但小米并没有放弃,而是推出了一款ISP芯片,这算是系统级芯片里的一个负责处理影像数据的模块,把难度降低,不再寄希望于一口吃成大胖子。

vivo也是这么想的。

前几年,外界发现vivo也在招募芯片人才,都以为vivo要大张旗鼓搞芯片研发。但vivo的野心没那么大,更多是为了理解消费者,为了拥有理解底层技术的能力。

以前,芯片厂商完成流片之后,才会和手机厂商合作开发适配,对于一家头部企业而言,这样的流程等不起。它需要更早就介入,这也需要一个数量可观的芯片团队。

vivo跟三星就联合研发过双模5G SoC,vivo前后投入了500多名专业研发工程师,历时10个月,将积累的超过400个功能特性补充到了三星平台。

所谓联合研发,基本是芯片厂研发,手机厂提需求和参与评测。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手机创新已经进入瓶颈期,大家都在寻求差异化。做芯片太难风险太高,但理解芯片的能力得有,才能更好地与上游厂商匹配需求。现在的vivo也发布了一款自研IPS芯片,也开始在新手村练练手。

正如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坦承:“SoC投入很大也较难带来差异化的优势,并且行业中已经有高通、三星等公司在做,vivo暂时不会介入。”

但OPPO不这么想。

OPPO野心更大。创始人陈明永说,3年投入500亿。嗷嗷待哺的电视台听到消息后内心都拔凉拔凉的,因为要更大力度投入研发,OPPO把综艺投放都给停了,开始到处搜罗芯片研发人才,组建了数千人的芯片团队,专利数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但OPPO对外一直很谨慎,一是树大招风;另一也跟本分厂的做事风格相关,没做出来之前,不会把话说得太满,省得打脸尴尬。

以前,很多人觉得OPPO和vivo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但两家公司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得这么亲近。陈明永一年到头也不会找vivo当家人沈炜一次,私下竞争得厉害,一家做了,另一家就会快速模仿跟进。只不过早期定下了一些规矩,比如不能互相抢人才,去了一家,以后都不能去另一家。

在造芯这件事上,两家的心态和做法开始出现分野。vivo依然坚持跟随战略,敢为天下后,苹果三星吃肉,我跟着喝口汤。自研芯片这条路,还是让给别人去走,不在我的能力范围内。

如今,在主流手机厂商里,华为的5G芯片被压制着,不得不卖4G手机;拆分出的荣耀,暂时也没有自研芯片的说法。vivo和小米也在造芯,但总体动作不大,只有OPPO冲在了一线。

正如其中国区总裁说,“OPPO从来不搞房地产,我们要把钱投入到更长久的生意上,分析来分析去,把钱投到芯片,生意会更长久”。

长久归长久,华为能成功,不仅有决心和野心,也因为有长达数十年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而OPPO在芯片和通信领域并没有积累,难度真的像马里亚纳的海沟一样,深不见底。

结果谁也无法提前知晓。但国产手机经过20年的发展,格局已经大体稳定,大家不再热衷于营销和价格战,而是有了更高的追求,追求真正核心的东西。以前大家对芯片无意识,现在变成了主动而为之。

表面上看,行业没这么热闹了,但实际上有了更艰巨的任务和使命。我们祝福他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