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形象的建构:多国学者议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软实力

杨晨 /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2017-06-22 14:2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2017年6月7日-8日,由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土耳其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及上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与中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以色列、埃及、土耳其、阿联酋、黎巴嫩、阿尔及利亚、印度、巴基斯坦、亚美尼亚、韩国等国家的50余位学者参与了此次盛会。其中就“中国在中东的软实力”这一话题,多位专家阐述了各自观点。

孔子学院: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Habibul Haque Khondker教授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来自阿联酋扎耶德大学的Habibul Haque Khondker教授以《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名句作为发言的开场白。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和政治大国,目前也正在致力于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吸引力,以此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2011年,海湾地区的第一个孔子学院在阿联酋迪拜大学正式建立。2012年,阿联酋建立了第二所孔子学院——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2014年,巴林大学与上海大学共建了海湾地区第三所孔子学院。Habibul教授认为,中国通过设立孔子学院,在迪拜和阿布扎比等国际大都市的公共广场上举办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如中国美食节和欢度春节等,一方面向阿联酋人民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海湾地区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与此相对应的是,海湾国家对中国研究也表现出了愈加浓厚的兴趣。此外,中国也已经成为了国际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国。据有关数据,2014年,中国接收了203个国家的377054名国际留学生,其中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生占了59.80%,非洲国家为11.05%。这个数字在2016年达到了442773人,增长了11.4%,而且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学生也加入了留学中国的行列。与此同时,中国学生也不断涌入阿拉伯国家,仅仅在2017年的前三个月,阿联酋就为中国学生提供了600个奖学金名额,他们将在六所私立大学中求学。无疑,中阿学生间频繁的交流将有助于推进双方的民心相通。

中阿科技与科研合作:“吹皱一池涟漪”

Sari Hanafi教授

在贝鲁特美国大学Sari Hanafi教授看来,中国和阿拉伯世界之间早就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历史上有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联结,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有对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现在则有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性交流平台,更不用说阿拉伯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

在谈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科技与科研合作时,Sari教授使用了“吹皱一池涟漪”这个颇具文学色彩的词汇来形容,其中有他自身的一番考虑。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近些年来在科学和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双方合作发表的科研文章仍然是有限的,在数量上同阿拉伯国家与欧盟、德国、英国和美国合作的成果产出仍然无法相比,在合作领域上也更多地集中于理工科,缺少人文社科领域的合作,在项目研发上则是各自倡议居多,协同并进较少,且较为依赖西方科研机构的课题设定。

Sari教授认为中阿科技与科研合作的“潮流”已开,“涟漪”已起,但仍然需要双方内心更大的“波澜”来推动。目前,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0.5%,但在全世界的科研出版物中却达到了2%,而中国拥有20%的世界人口,但是科研出版物却只占到9%。中阿科研合作如果能够持续推进,必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的科研实力,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软实力,更有利于造福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人民。

中国的维和与反海盗事业:介于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

Mojtaba Mahdavi教授
来自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Mojtaba Mahdavi教授认为西方右翼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主义的崛起,尤其是特朗普总统的“美国第一”的口号反而会极大增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存在。按照意大利都灵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李安风(Andrea Ghiselli)的观点,军事力量仍然是大国权力的象征,这在一个物质力量不断分散,愈加强调全球治理的“去中心化”的世界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中国而言,如维和与反海盗这样的海外军事行动不仅仅体现了中国的硬实力,而且展示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国家安全和公民权益的软实力。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介于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巧实力”,既没有直接军事行动的干涉性,不给人留以口实和话柄,也不存在文化传播所需要的较长时效性,可以立竿见影地提升中国的影响力。

具体而言,李安风认为中国近十年来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军事活动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从外部验证(external validation)到外部吸取(external extraction)的转型。中国最初参与维和与反海盗行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极高的国内外声望。不过,随着2011年利比亚危机的爆发,中国被迫撤离36000名中国公民,以此为契机维护海外利益成为军事活动的主要出发点。李安风认为,中国的崛起路径可以通过中国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此类“软性军事力量”一窥得见。

中阿之间的民间沟通:以教育和宗教为纽带

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变得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基于双方经贸之间的交往。2000年,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额为99亿美元,2010年时不到950亿美元,但在2014年已经达到1750亿美元,预计在2023年将会达到3500亿美元。在此过程中,海合会国家也成为中国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双方迅速发展的经贸发展也推动了中阿民间交往的频度、深度和强度。

阿联酋扎耶德大学Jonathan David Fulton教授认为教育和宗教是中阿之间增强民心沟通的重要抓手。他指出,中国和海合会长期以来就通过伊斯兰教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互信,例如双方宗教协会的频繁互访、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加强朝觐事务的协调与沟通等,因此无论是在宗教人士之间,还是在普通民众之间,都在践行“人民外交”的原则。

不过,他也注意到同海合会与英语国家的教育、语言和宗教的交流相比,中国与海合会之间的交往仍然是不足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中东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以英语为交流工具,加上移民数量十分庞大,因而在商业往来上也倾向于使用英语,对英语国家也更为熟悉;另一方面是因为中文在海湾地区的曝光度不是很强,并且被普遍认为是比英语、印度语更加难以掌握的语言,这给中国通过教育和语言项目以增强软实力的做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中国形象的构建:中国商品与中国基建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的形象并不单单是由媒体刻意塑造而成的,更多的是基于日常生活中双方人员的互动与认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潮中,中国商品、中国基建和中国工人开始在中东地区频繁出场,这为中东民众了解中国提供了窗口,也为我们了解对方带来了机会。

在密歇根大学就读的李骁越博士在题为《基础设施建设与形象塑造》的发言中通过考察中国对埃及新首都基础设施的投资来观察埃及人眼中的中国以及后革命时代的埃及在中国人眼中的形象。据他的观察,“中国”或者“中国商品”的标签在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仅仅指商品的原产地,而是更多地被用作是普通民众间“亲近”、“容纳”和“同类”的隐喻,试图与埃及上层社会中的亲欧美消费者区别开来。

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Oliver Hayakawa博士就中国消费品对约旦河西岸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定量(两次调查)和定性(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他得出以下数据:参与调查的商人中有85%的人表示销售的都是中国商品,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有88%的人表示他们购买的商品大多来自中国,其根源一方面在于中国商品的物美价廉,另一方面在于中国商品容易获得,这对于遭受国际贸易限制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经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虽然这些调查参与者承认中国商品极大促进了巴勒斯坦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不得不面对中国商品对当地制造业的冲击,这对于中国形象的维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显然,与会学者普遍认同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软实力正在大幅提升,但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在提升软实力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比方说,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孔子学院的数量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比较少,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科技合作还未能全方位展开,韩国和日本文化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已然蔚为大观,中国商品和中国基建在对中国形象的维护和建构上还需再下苦功等,这些都是中国提升软实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