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毕业寄语:校长回归教育家身份

2017-06-21 18:03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中科大校长包信和寄语毕业生永远“温暖做人”,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寄语毕业生“嚼得菜根香,立志做大事”,北京大学教师代表饶毅勉励“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仅有535字的“史上最短的毕业致辞”却赢得了9次掌声。

又到毕业季,高校校长们的毕业寄语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新媒体时代,一篇精彩的校长毕业寄语往往能够迅速传播,其影响力远远溢出了象牙塔之外。如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因为语言别具一格、拒绝陈词滥调,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红”。

大概从“根叔”开始,大学校长的毕业寄语越来越不走寻常路,毕业典礼俨然成为了校长们的“作文竞赛”场。校长们开始放下身段,真情流露,以过来人的身份在临行之际给予毕业生们恰切的人生嘱咐。人们也慢慢发现,高高在上的校长形象也由此变得真实、亲切、可感。

不用假大空的话语、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说教、不依仗权力,校长在寄语中阐述教育思想、吐露教育智慧、展现个人魅力,努力争取学生和社会的认同,更象征着其从官员到教育家身份的回归。而校长回归教育家身份,恰是大学精神和个性重彰的缩影。

毕业寄语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课”。这一课,当然需要励志,但却拒绝鸡汤,它需要的不是可用于所有场合的人生哲理,也不是浮华浅薄的词章,而是对大学精神和人生使命的重申。要让人感受到对社会、未来的使命感以及让世界更美好的人生责任。

1932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在毕业典礼上提醒毕业生们走进社会后要防止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防止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他勉励毕业生们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

这样的毕业寄语,虽然言辞平淡,却隽永深刻。今天,见证那场毕业典礼的大多数人都已然作古,但那场演讲却具备了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滋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最后一课”的意义固然重大。而上好第一课,新生入学之时,便开宗明义地告诉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大学和人生的使命何在,比毕业典礼上的“最后一课”更有必要。早在1922年,蔡元培便在北大开学演说中明确提出,“本校的宗旨,每年开学时候总说一遍,就是‘为学问而求学问’”。

校长把平时的工夫做足,用四年的时间去陪伴学生、深入学生的生活、见证他们的成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比语言本身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同和尊重。

校长寄语也不妨趁早,以引领青年学生们的大学生活。莫让他们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之时,才发现四年生活未能得偿所愿,而懊悔负了韶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