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岸共话“垃圾资源化”:难点是改变习惯,重点要提高技术

澎湃新闻记者 康宇 韩雨亭 发自厦门 实习生 潘露
2017-06-23 07:55
来源:澎湃新闻
港台来信 >
字号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大局。

6月22日,作为第九届海峡论坛配套活动之一的2017两岸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不少参加论坛的两岸循环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在发言中表达了上述观点。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到,这是自海峡论坛创办以来,两岸循环领域的首次“联手”。

本届论坛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台湾财团法人中技社共同主办,以“城市重塑与垃圾资源化”为主题,就城市垃圾处理与回收利用等核心问题,如政策标准制定、机制构建、模式创新和技术升级等方面进行两岸经验交流与分享。

发力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城市垃圾问题,正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痛点”,城市垃圾资源化迫在眉睫。

第九届海峡论坛的举办地厦门也在聚焦城市垃圾的分类问题,大力开展“垃圾不落地”工作。

6月22日上午,厦门市委副书记陈秋雄出席了2017两岸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并做了致辞。

陈秋雄在致辞中透露,厦门是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城市和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达标城市。近年来,厦门市致力于“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五大发展”理念出台了很多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政策措施。

厦门也是我国垃圾分类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已被当成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同时担任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的陈秋雄说,厦门正在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厦门模式”,“虽然我们在这项工作的起步时间并不长,今年3月份前后才开始有序推进,当前发展也还不完善,但取得的效果还不错。”陈秋雄透露,这几个月正在全市2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在这些小区里,居民基本能够做到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

陈秋雄还透露,按照目标要求,到2017年底,厦门市岛内思明、湖里两区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岛外的集美区、海沧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40%以上,同安区、翔安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0%以上,岛外各区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

这是厦门的决心和力度。目标有了,具体工作怎么做?

“我觉得,垃圾分类处理和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息息相关的,它并不是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部署和投入就能做到的,还有非常多的因素。”陈秋雄说。

他重点提到了一个因素,就是对人的教育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观念的梳理以及对习惯的引导问题。所以,厦门正在推行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力争让每间教室里都有垃圾分类知识的墙报和板报,让孩子从小对环境和资源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先行

陈秋雄认为,在这方面,台湾做得很好,“我们去台湾考察学习,感受最深的就是家家户户的垃圾分类做得都非常到位,不但分类,还会回收再利用,然后回馈给小区里有困难的居民。”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赵凯也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与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在垃圾资源化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大陆树立了典范。

台湾取得的示范性成绩并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就实现的。

在有效解决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台湾也走过一条较为漫长曲折的路。

1979年4月,台湾“行政院”通过《台湾地区环境保护方案》,筹划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行政组织体系。这被视为台湾地区城市垃圾管理的起步标志。

1992年,台湾开始推行资源回收政策,即垃圾分类收集。1996年,台北市率先实施了“垃圾不落地”政策,并逐步向全台湾省推广。

台湾中技社执行长余腾耀在发言中提到,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是一项大工程,其中最难的部分是“如何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

“在早起垃圾分类的时候,人们并不习惯,出门的时候身上的东西用完就随手扔掉了,没有意识和习惯要丢在垃圾桶里,后来通过教育引导才慢慢让大家了解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余腾耀说。

余腾耀还表示,他认同陈秋雄说的,要注重对小孩子的教育问题,“等到那些受了正确教育的小孩子成为父母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垃圾分类做成功的时候。”

所以余腾耀说,他认可厦门市领导对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视,以及全市居民为此所做出的努力。

推进

不管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台湾,还是刚刚起步的厦门,未来一段时间,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都仍然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推进。

正如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在论坛上发言时提到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问题是困扰政府的重要议题,中央已经多次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我们也要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需破解“垃圾围城”,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减量资源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余腾耀也说,从循环经济的层面来说,垃圾分类回收还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只是一个开始。“从台湾的经验来看,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后面的路怎么走,就是如何把这些分类的垃圾有效地进行资源化,这里面需要好的技术、经验和商业模式等。”

余腾耀希望两岸能多交流和分享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经验,寻求机会合力研发新技术、创建新模式。

“大陆在互联网科技这方面非常发达,还有近两年兴起的共享经济。两岸可以在城市垃圾高效气化的大型处置设备、小型热解装置、餐厨垃圾低能耗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创新,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余腾耀说。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