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纪委机关报:只要推诿扯皮的服务窗口还在,群众就难免心凉

邓佑标/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7-06-25 09:03
舆论场 >
字号

服务窗口作为沟通里外的一个重要通道,不仅要敞亮通透,更需帮助群众办成事。近日,山西省工商局在业务受理窗口推出的“无否决权”工作制度,引发群众热议。

“窗口无否决权!”业务受理窗口的这个口号,对窗口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果申请不在受理范围,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要讲清原因;如果申请事项属于模糊地带或空白领域,不能“一棍子打死”,应建立快速研判反应的“报批机制”。推出的“无否决权”工作制度,要求精准答复不能简单拒绝,这正是群众需要的。

服务窗口处在政务系统的末端,也处在服务群众的一线,与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可谓是一头连着百姓,一头接着政府。正是因为这一属性,窗口的服务质量既可能因为工作人员态度导致矛盾激发,也可能由于周到的服务为政府形象加分。

事实上,服务窗口也是“作风窗口”。现在,“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的现象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微笑接待、耐心回答。这是进步,值得肯定。但不能停留于此,需明确,群众到窗口,办成事才是最大诉求。诚然,少数服务窗口表面上确实做到放低姿态,好好说话,可实际上却是群众火急火燎,他们慢条斯理;群众不明情况,他们模糊回应;群众糟心闹心,他们推诿扯皮。这样的窗口虽非主流,但只要还有一个存在,群众就免不了心里凉、牢骚多、意见大。如此一来,群众又怎能满意,对政府部门的评价又岂会高?

同理,即便在古代社会,不尽心力、效率低下的现象,也是为人所鞭挞的。据载,曾有位女犯人被判凌迟之刑,却长期关押在监狱,既不执行也不释放。她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便问狱中吏卒:“何以至今不剐?”狱卒说:“急什么?”女犯回答:“剐了便好回去养蚕呀!”这则故事极尽讽刺,却道出了“拖延之甚于剐”之理。服务窗口所面对的多是有急难之事的群众,若窗口服务总是“冷处理”,先凉的定是民心;反之,若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春风暖意就会油然而生、自然流动。

有监督才会有动力。为提高窗口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各地各部门不妨改进评价机制,赋予群众更多的话语权和监督权,让他们来当窗口工作人员的“主考官”,把群众意见作为绩效考核重要指标。这样一来,窗口的面貌或许会有更深刻的变化。

(原标题为《 服务窗口也是“作风窗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