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斯诺克世界杯中国队夺冠,中国台球人口超乒羽,已占世界一半

澎湃新闻记者 陈均
2017-07-10 17:49
来源:澎湃新闻
赢家 >
字号

世界斯诺克“重心东移”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9日在无锡举行的2017斯诺克世界杯上,丁俊晖领衔的中国A队刚刚赢下冠军,在竞技层面彰显了中国力量。

而在10日,世台联就和中国台球协会共同宣布,即将于8月16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的恒大2017世界斯诺克中国锦标赛升级为排名赛,而总奖金70万英镑再创中国举行的世界性斯诺克赛事的奖金纪录。

事实上,早在去年中锦赛元年,赛事就已经吸引了各方关注,当时总奖金达到创纪录的65万英镑,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国际A级赛事。

放眼国内举办过的各种斯诺克公开赛、大师赛、精英赛和世界杯,尚无一项赛事被列入A级,从赛事规格和奖金数额而言,中锦赛已经成为斯诺克领域比肩英锦赛、紧追世锦赛的赛事。

丁俊晖和梁文博。

5000万人参加台球运动,占世界一半

根据中国台协和主办方透露,今年的赛事世界排名前72位的选手具备参赛资格,而包括丁俊晖、塞尔比、希金斯、特鲁姆普在内的排名前16位的选手都已经确定参赛,而过去经常爽约中国国内赛事的“火箭”奥沙利文此番也应约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团多达15人的参赛阵容也将刷新国际A级赛事之最。此外,赛事将通过央视体育以及欧洲体育一、二台全程直播,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任何角度来看,今年的中锦赛都将是斯诺克球坛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

在重金投入足球之后,斯诺克成为恒大涉足体育赞助和运营的另一个着陆点,相比于足球动辄过亿的投资,斯诺克赛事其实已经相当“节约”。

如今,在北京、上海、成都、海口、无锡等众多城市都先后出现了高水平斯诺克赛事,以2012/2013赛季为例,国际台联11站排名赛中,有5站放在了中国,去年更新的赛程中,中国依然有4站。

同样源于去年央视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现在至少有5000万人参加台球运动,这个数字超过了国内乒乓球、羽毛球的人口,占据世界台球人口的接近一半。

丁俊晖在比赛中。

球员对中国赛事的偏爱

在斯诺克大发展的前提下,中国职业选手也开始呈现出集团式的优势。

丁俊晖、傅家俊、梁文博、田鹏飞、肖国栋、李行、周跃龙、于德陆、曹宇鹏、张安达去年都进入了世界排名前72位,国际台联主席巴里-赫恩去年也曾表示,未来斯诺克会成为中国人的天下。

与此同时,众多世界顶尖选手也在资本的力量下不断“东游”,一方面中国的赛事的确越办越好,奖金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包括塞尔比、特鲁姆普等明星都身背中国品牌的代言,每一年赛历出台,安排好去中国的时间被很多外国球手当成重中之重。

丁俊晖、梁文博在决赛中战胜了特鲁姆普领衔的英格兰队。

正是在这样的大势下,中锦赛应运而生,从去年首届中锦赛的情况看,赛事上座率达到8成,重要赛事(比如丁俊晖、奥沙利文登场)在央视体育频道可以达到单场1700人次的收看纪录。

这里必须提及中锦赛举办地广州的地缘优势,上世纪90年代,广州就举办过中国境内的首次斯诺克亚洲公开赛,中国第一批选手庞卫国、蔡剑忠成名于广东。随后丁俊晖、梁文博、肖国栋一代球员职业生涯初期也在广东闭门修炼。

可以说,广东拥有台球运动的丰沃土壤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过在之后相当长等一段时间里,广州并没有大型赛事落地,相比北京上海甚至一些二线城市,反倒走在了后面,而如今中锦赛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丁俊晖为球迷签名。

台球消费产业依旧单一

中国斯诺克的发展,世界台协也看在眼里。

世界台协主席简森·弗格森就对当下国内高水平斯诺克赛事的遍地开花持支持态度,他直言不讳:“中国的一些小城市都比我们去过的一些国家的大城市还要大。”

即便是保守的世台协官员也能感受到中国台球运动的风起云涌,而该运动商业化程度相对滞后更让世台协、国际台联要敞开怀抱拥抱中国。

弗格森造访中国时曾表示:“英国媒体和国际台联描述的‘三大赛’(世锦赛、英锦赛和大师赛)有些过时了,现在中国的赛事非常棒,理应在三大赛中占据一席之地。”

即便如此,必须承认的是,并非每一个顶级赛事甚至排名赛都能在国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都与海口的赛事在举办几年后都最终销声匿迹,这意味着一些赛事本身也许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好,能否实现盈利更被打上问号,尤其是斯诺克赛事观众席容量有限让主办方靠票房支撑巨大投入变得并不现实。

一项数据显示,在中国斯诺克赛事井喷的时期,中国人在台球消费上,观赛消费不足1%,占据大头的是打球消费和购买装备消费——其中打球消费占据约65%,购买装备占据约33%,这可能会让赛事主办方感到尴尬。

但一个成功的赛事往往刺激了及产业链乃至周边经济的发展,其积极意义恐怕不是赛事本身的盈亏与否能够简单说清的。

一言以蔽之,要让一个赛事真正成为经典必须经受时间的考验,不仅需要高举高打,也需要精耕细作。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