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革中央主席曾说贵州纳雍“水不清我不来”,如今任务达标了

福志 恺强 邵斌/微信公号“团结报团结网”
2017-07-19 16:11
中国政库 >
字号

7月18日,是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率队在对口省份贵州,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的第三天。

一大早,调研组一行从毕节市区出发,驱车赶往一个对于民革而言别具意义的地方——纳雍县。

纳雍,地处乌蒙山脉东南麓,山险沟深,道路崎岖,曾是远近闻名的极度贫困县,纳雍俗语“纳威赫去不得”中的“纳”就指纳雍。

1991年底,民革中央选择毕节地区纳雍县作为定点扶贫联系县,提出“纳雍不脱贫,民革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民革不断线”,并将纳雍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

今年,已是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纳雍的27年。4年前,初访此地的万鄂湘看到又黑又臭的纳雍河,曾皱着眉头说“水不清,我不来”。4年后,他重访纳雍,又看到了怎样的场景?民革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寓帮扶于监督之中”的工作思路,在纳雍是否奏效?在重视物质脱贫的同时,如何开展精神脱贫?

团结君一路跟随调研组,记录下了这些镜头。

镜头一:昆寨中学高楼起

万鄂湘等领导共同为民革中央援建的昆寨中学改扩建项目落成剪彩。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号“团结报团结网”

沿着崎岖山路,颠簸了近两个小时,调研组一行来到了纳雍行程的第一站——昆寨乡。昆寨属贵州省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也是毕节市18个极贫乡镇之一。作为该乡唯一的初级中学,昆寨中学迎来写入校史的大事件——校园改扩建项目即将落成。

步入校门,校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一脸朝气的学生们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欢迎万爷爷!”“欢迎民革的叔叔阿姨!”一位男同学伸出手来想要握手,万鄂湘笑着主动握上去,询问道:“今年的成绩怎么样?”“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家乡做贡献。”

万鄂湘与昆寨中学师生握手交谈。

在昆寨中学校园改扩建项目落成仪式上,万鄂湘等领导嘉宾共同为项目落成剪彩。学校的改造在当地是一件大事,昆寨中学副校长李江维说,学校设施设备的落后、学生宿舍的拥挤、学生食堂的狭窄破旧等难题一直困扰着学校。

今年以来,在民革中央等多方的协调支持下,中山博爱基金会500余万元、贵州雨田集团100余万元的捐赠投入到了学校的改扩建工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其中民革党员、海云天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游忠惠通过中山博爱基金会捐款人民币400万元。

如今,校园里新教学楼封顶,五层楼的新宿舍楼拨地而起,三层楼的学生食堂破土,还有公厕、线型跑道、篮球场、运动场也将一一改造。“曾经的上厕所要排长队、因食堂太小要躲在教室屋檐下吃饭、宿舍拥挤两个同学挤在一张床铺,这些都将会成为历史。”八年级三班的龙海玉说,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所有关心帮助过他们的人。

扶贫先扶智,致富先育人。多年来,民革中央积极协调,为纳雍争取了总投资1200万元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试点项目;动员社会力量捐资近千万元,在全县新建、改扩建“希望小学”13所,让许多贫困山区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引进海云天教育集团为毕节提供价值千万元的教育信息化帮扶;引进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等教育机构开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累计数万人次等。

纳雍县教育局局长陈祥海说,“民革中央始终关心纳雍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切实关怀受帮扶困难群体,帮助困难家庭子女不输在人生起跑线上,我们永远铭记于心,感恩于怀。”

镜头二:中山博爱夏令营开营

中山博爱夏令营开营仪式。

调研组在纳雍的第二站来到了纳雍一中。

“在重视物质脱贫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脱贫问题。”调研中,万鄂湘多次强调这句话。在民革十二届十九次中常会上,万鄂湘也特别提到:关爱支持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民革中央今年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山博爱夏令营的举办,正是落实民革中央这项工作的具体举措。

18日下午,万鄂湘一行在纳雍一中参加了“博爱牵手 情暖童心”中山博爱夏令营开营仪式。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向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代表送上生活礼包。万鄂湘向夏令营领队授旗,并叮嘱随行老师注意安全、寓教于乐,勉励学生开阔视野、快乐成长。

据悉,民革党员、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通过中山博爱基金会捐资200万元用于关心帮助留守儿童,促成了本次夏令营活动。

本次夏令营入营团员80人,涉及纳雍县23个乡镇,分两个批次赴北京开展活动。夏令营包括参观学习、拓展训练、会亲交流等多种内容,希望借此帮助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增进亲情联系,培养团队精神,塑造意志品格,树立人生理想。

“妈妈在外打工,我平时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能去北京看看我特别高兴。”10岁的夏令营团员李浩说。团员王丽莎对于行程也特别期待,“我想看看天安门,还想去大学看一看。”

镜头三:普赛河的水清了

万鄂湘一行考察治理改善后的普赛河。

考察普赛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是调研组在纳雍行程的第三站,也是让纳雍当地颇为“紧张”的一站。

2013年8月,万鄂湘首次率“同心·博爱行”调研组考察纳雍时曾感慨道, “一路上看到天蓝、山青,就是水有点问题,得下决心治一治”。他还给纳雍民革组织布置作业,要当好“环保监督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临离开时,万鄂湘对纳雍干部说:“等纳雍水清的时候我再来,水不清,我不来。”

万鄂湘的这句话,让纳雍县中共党委、政府牢牢记在了心里。

普赛河周边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伴随煤电产业的发展,在流经的几个乡镇迅速兴起一批煤矿产业,但由于环保意识缺失,环保设施设备落后,导致流域一度出现水体发黑、发臭、污染十分严重。纳雍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一方面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责任落实、监督问责;另一方面全面抓好污染整治,重罚重处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水的煤矿和洗煤厂,同时建立起多座污水处理厂;此外还全面动员,干部职工带头开展“清河行动”,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民革纳雍总支也积极行动起来,成立环保监督中心,发动党员将监督付诸行动,徒步沿河寻找污染源,撰写《普赛河污染调研报告》。在多方努力推动下,普赛河终于实现了从脏黑臭到清美亮的蜕变。

“现在水清多了,沿岸绿植也很漂亮,附近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有声有色。”站在大变样的普赛河畔,万鄂湘高兴地说,给你们布置的任务达标了。他希望纳雍干部群众携起手来,继续守好青山绿水,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早日达标。

(原标题为《曾言“水不清我不来”,万鄂湘再来却看到这般场景》)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