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7中国史研习营纪事:大牌学者云集,讲座田野并举

刘平阁(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国学班)
2017-07-20 08:5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7月5日至15日,由中山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厦门大学历史系五校主办,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史研习营在天津举行,共有23名学员入营学习,我也有幸成为学员之一。由于历史学院在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主要安排在这里。津南校区启用不久,历史学院的教室、设备都非常新而整洁,主办方安排的住处比较安静、设施也很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令人身心愉悦。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我在研习营中的学习历程。

学员与李治安教授合影

报名

2016年我首次听说中国史研习营时,就被讲座教授的阵容震撼了。当时不是不想申请,而是被申请表中的问题“拷问”得无地自容:生性懒散的我并没有修读太多历史学方面的课程,接触的史料也很少,更没有研究计划与相关论文。在之后的一年中,我增加了史学专著的阅读量并写邮件与老师们交流,以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视野,不再被申请表“吓退”。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过程看似“折腾”,实则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有效训练。

今年,一进入5月,我就开始关注研习营的相关信息。本来以为早早改好论文和研究计划可以轻松完成报名,但填写申请表时还是改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才寄出申请表。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特别是本来要在6月15日公布的结果延迟至17日公布时中间的一天半堪称“折磨”。这一段时间对老师们而言也非常不易:几位评委老师要逐一阅读来自全国的申请表及附带的读书报告、论文和研究计划,给出分数,算出每一位申请者的平均分并排名。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大量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而且老师们还有教学任务在身。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评委老师在评分过程中会对认识的学生“松松手”,或者来自主办五校的学生可以得到“优惠”。这其实是不可能的:首先,八位老师们同时评分,核算平均成绩,从根本上杜绝了“开小灶”的可能性;其次,本届研习营由南开大学主办,但只有一位营员来自南开,有两个主办学校都没有学员入选。各位老师们在研习营活动中也多次提到研习营坚持公平、公正、公益的原则,制度设计上不会徇私。

专题讲座

本次研习营共安排了十二场专题讲座。

7月6日上午,张国刚教授《中国史学传统与历史特色》的讲座中以《史记》与《资治通鉴》为例,分别说明了我国史学“求人之本真”与“求家国之用”的传统。他以《三国志》中“行权立断,违经合道”的思想说明《通鉴》对人的社会责任的强调。此外,张国刚还总结了历代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其对史学传统影响,认为在学术规范与分科逐渐细致、完善的今天,更应该关注“中国自己的、叙事性的历史”。这一方面要求学者找回本国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又要求学者关注历史学的普及工作。

下午,梁其姿教授讲座的主题是《古代道教仙人是免疫学的先驱?》。这样发问式的题目在一开始就引起我的好奇,讲座本身也是一步步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她从“免疫”这一现代医学中的概念谈起,指出vaccine(疫苗)的字源为vacca(拉丁文:牛),因为世界上最早的疫苗是可以对抗天花病毒的牛痘。之后,她从中国的天花史入手,比较了中国与欧洲天花治疗的发展史,并将这一过程与免疫学发展的三个阶段联系起来。梁其姿还介绍了李约瑟的观点:中国人的种痘法传入欧洲,并成为牛痘法与免疫学发展的先声。对于本次讲座的主题,她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而是让同学们自行探索。

7月7日上午,刘志伟教授进行了以《走向田野的历史学》为主题的讲座。作为明清户籍赋役制度研究方面的专家,他更加关注制度史与社会史,并提倡历史人类学的实践。刘志伟开宗明义地指出,“进入历史学的领域,研究、思考也是田野”,让大家摆脱“走进乡村才是进行田野调查”的成见。他认为,历史学的田野调查关键在于文本,但文本不能替代其它材料,他通过考察传统史学的概念、特点等,说明了传统史学易将国家和文化本质化的不足,从侧面论证了田野调查的重要性。他也主张发挥人在历史学研究中的能动性,并以区域史视角下的中国史研究与目前的学术动态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在讲座的最后刘志伟指出,进行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关键是“走进田野、民间文献、地域社会、历史解构”,并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进行田野调查的经验。

刘志伟教授的讲座现场

当天下午,郑振满教授主讲《明清史的新认识》。这场讲座围绕“中国与全球化”、“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政治体制”、“礼仪秩序的建构“四个话题展开。他从大航海时代讲起,梳理了明清时期的航海现象、航海政策与海神信仰,并引用弗兰克的《白银资本》与卜正民的《赛尔登的中国地图》提出海外贸易的议题,指出全球化应该推到更早的时期。后三个话题侧重于明清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内部状况:人口流动推动了政治体制的转型与社会礼仪秩序的建构。郑振满强调了礼仪对地方社会的重要性,在田野调查的方法上也给予同学们有益的建议。

7月8日上午,李治安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唐宋变革视域下元诸色户计与明配户当差》的讲座。他通过详细的史料梳理,比较蒙古地区、华北地区、江南地区“诸色户计”之异同,结合明代“配户当差”这一制度,得出结论:一、元诸色户计和明配户当差,直接带来了全民服役,其本质是主奴或主从领属;二、士大夫和百姓统统退化为“怯怜口”,又兼明初工商再遭压抑管束,改变了士农工商较自由发展的走向;三、“君父”压倒了道及道统,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成为元明清君臣及君民关系的主宰。

下午,罗志田教授为大家讲了《史学的入门与预流》,他从桐城派的“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的治学理念谈起,认为对于初学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入门”与“入对门”。罗志田将做一门学问比作学一门语言,以“视觉转换”的理论说明如何找到“入门的感觉”。在“预流”的问题上,他建议大家首先形成对具体问题学术源流的认识,之后将其关联成为系统。“预流”的过程未必要包含该领域所有问题,但一定要包含最关键的学术问题。他还说,在“预流”之后,应该反观自己的“初心”,保持自己对问题的整体认识。

学员向罗志田教授提问

7月9日,邓小南教授与黄宽重教授先后为大家讲座报告。两位老师在学界均以治宋史闻名。邓小南讲座的主题为《宋代士人文化生活的一瞥》,她首先分析了宋代的立国形势,说明当时士人生活的社会背景;之后从士人的文化活动与人际网络入手,讨论士人自身的修养与士人群体作为儒家道德榜样的状态;最后,她以“雅俗之间”评论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及其中反映出的社会史与文化史问题。黄宽重则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经历,谈到治学方法时,他提醒大家注意材料以及多读其它领域的著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进行创新研究。

7月10日与11日上午,王子今教授与朱凤瀚教授分别进行了关于早期海洋学与青铜文化的讲座。王子今在演讲中认为,秦帝国的统一包含了对海洋的征服与控制,他从海洋的早期开发与“海上之国”的理想、早期海疆意识的出现、海上世界探索的先行者、秦皇汉武的海上之行等方面加以论证。朱凤瀚则通过介绍人类的青铜时代与我国早期的青铜器与青铜文化探究当时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状况,为大家提供了“文献不足征”的情况下先秦史研究的新思路。

王子今教授的讲座现场

7月13日上午,茅海建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康有为戊戌变法期间的政治思想》的讲座。他从学术史入手,发现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使用的史料多为康有为、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的著作,带有“自辩”的色彩。因此,他转向研究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并从中获得了关于其政治思想的信息。茅海建教授的演讲内容仅是他研究论文的一小部分,但足以让大家理解学术史、史料的选择等的重要性。诚如他所言,“学历史重要的是自己去看”,这种方法应为我们每个人所学习。

当天下午,常建华教授以山西洪洞的日常生活为例,为大家讲述了晚明风俗的变迁。他选择地处内陆但商品经济发达的洪洞县,以县志、文人笔记与家谱为主要材料进行研究。常建华主要介绍了风俗变迁下的生活史、家族应对风俗变化折射出的生活史与晚明洪洞日常生活的属性等,并指出,“日常生活史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我们要通过广阔的视野看问题”。听完常建华的讲座,再回顾郑振满教授的讲座,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史料研读

本次研习营共安排了6次史料研读,内容涉及文化史、经济史等多方面。

7月7日晚上,刘永华教授带我们阅读了民国时期的账簿,要求我们从中发现时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由于材料的数量较少、种类比较单一,加上大家读材料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但同学们确实学到了选择可靠的视角对史料进行解读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刘永华教授带领学员研读史料

7月9日晚上,吴滔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搜集的明代嘉定官布方面的史料,他首先向大家讲述了自己选择这一主题作为研究方向的始末,为有志于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同学提供了参考。在方法上,针对“榨干明清时期的史料是不现实的”这一论调,他认为对于明清史研究中的具体问题而言,研究者还是应该“榨干史料的养分”,反复阅读材料以期发现不同材料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问题。

7月10日的下午和晚上,王东杰教授与冯筱才教授分别带大家阅读了国语学与报刊史料。作为学术专著,《国语学草创》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与作者的思想意识不太容易被发现,王东杰正是通过这样的阅读锻炼大家对历史背景的重视与对史料中细节的注意。譬如,材料中有“sprachsinn”一词,起初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它,后来发现它是研究作者的教育背景与知识体系的关键线索。冯筱才的史料研读课要求在有限的发言时间内说明自己发现的信息,让大家练习言简意赅地说事与提炼材料的能力。此外,他还系统地总结了关于史料的看法、解读方法,以及报刊材料的特点,阅读报刊材料的方法、注意事项等,为同学们的阅读提供了帮助。

冯筱才教授带领学员研读史料

7月13日晚,张侃教授与大家一起解读了“20世纪初的矿业资本与多元政治”方面的史料。这一主题的材料数量多、形式不一,加上大家往往将注意力投注在古代史领域,因此相关的阅读变得有些困难。张侃耐心带我们分析了史料产生的背景、史料中的人物等要素,提醒大家在阅读史料时注意发现问题并在问题与大历史之间建立联系。

7月14日上午,温春来教授主持了研习营中最后一场史料研读,主题与淮南中十场有关。他阐述了关于史料的推论性解读的方法与要点,为大家对史料的解读提供了新思路。

史料解读可以算是研习营中最锻炼人的部分。一群关注点不同、思路不同的同学在辅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一起阅读、讨论某一主题相关的史料是难得的机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大家在共读史料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新想法的产生,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取得进步。

史学沙龙

7月8日晚饭后,几位在营的老师与学员们在校内的一家咖啡馆进行了史学沙龙的活动。活动的形式类似与漫谈:大家分组就坐,与老师讨论感兴趣的学术话题,听老师们讲述治学的经验。

沙龙一瞥

我在邓小南老师那一桌,同桌的同学们分别就如何进行制度史研究、如何选择论文主题、性别史研究时的材料运用等问题与她交流。邓小南认为,就“活的制度史”的一词而言,一方面,“活的”是相对于“死的”,想要做活制度史必须先在史料上下功夫,不然不足以谈新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历史事件与历史进程而言,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线性的历史进程就是“活的”,研究制度史时应当注意把握其中的线索。在写论文与性别史的问题上,邓小南也着重提到材料的重要性:她从吴承明先生的“史无定法”论讲起,认为虽然具体的研究方法确实取决于具体问题,但学习历史是有法可循的,这里的方法一是指以时空观念为核心的史学素养,二是指对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邓小南老师反复强调材料与“追问”的重要性,指出进行研究一定要以材料为源头、层层追问,不能脱离材料提一个“玄之又玄”的问题。这次讨论对我个人影响很大。一方面,平时我们总提到问题意识,却很少提到如何培养问题意识,邓老师说明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和这样一位学者接触,了解她的为人与治学本身就很令人激动。

田野调查

在11日下午,罗艳春老师向我们讲述了田野考察的注意事项并带我们阅读了相关材料。7月12日,我们沿“葛沽天后宫——西关清真寺——小站周公祠——唐官屯九宣闸——运河博物馆——台头镇孙氏宗祠”的路线进行了田野调查。

在天后宫,冯筱才老师通过与管理人员的问答向同学们示范田野调查时提问的学问;余新忠老师则为大家讲解了一旁药王庙中诸神主与相关的医疗史知识。天后宫中保存了津南书院时期的碑刻与建筑,老师们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带领大家阅读碑文,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葛沽天后宫合田野考察合影

在清真寺、周公祠与九宣闸,大家以自由活动为主。在周公祠外,同学们与当地居民聊天,了解祠堂的历史变迁与当地的民俗,冯老师也参与到聊天中为大家做示范。在孙氏宗祠中,大家通过阅读孙氏族谱,了解其宗族的历史及族谱修撰的过程。对于一向以族谱为史料却很少了解族谱形成过程的我们而言,这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孙氏族谱

在乘车前往考察地点的途中与午饭时,老师们一直与我们在一起,谈论自己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的趣事、经验并回答同学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醒同学们值得注意的细节,这为调查过程增加了很多趣味。虽然气温在39℃左右,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大家进行田野调查的热情。调查结束后,同学们都很有收获,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概就是这样吧。

历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们几乎同一时间拨冗到此,与本科生一同生活、学习、交流学术问题。这种难得的经历不仅让我们有知识上的收获,也让我们了解这些学者的为人与治学,以坚定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志向,可谓是“纯粹而近道”。衷心盼望中国史研习营能继续办下去。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