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肝癌早期诊出率低,高敏感肿瘤标记物有待发掘

澎湃新闻记者 许珈
2017-08-19 07:54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尤其是大肝癌,生存期短,治疗棘手。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肝癌中50%以上出现在我国,已占我国肿瘤死因的第二位。

我国肝脏病患者人数庞大,患者按疾病种类呈金字塔形排列。底层是慢性肝炎患者,中层是肝硬化患者,顶层是肝癌患者。每年死于晚期肝病的患者不下30万人。肝炎患者发展成晚期肝病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包括晚期肝硬化、重症肝炎和肝癌。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肝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肝病检验诊断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春芳教授介绍,“肝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根据病变的发展过程,肝癌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亚临床前期。由于该阶段无症状与体征,临床上难以发现,通常进展的时间约10个月。接下来是亚临床期(早期)。这期间瘤体约3~5厘米大,大多没有症状,多为普查发现。这段时间平均约8个月,少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闷胀、腹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最后是中、晚期。这时会出现典型症状,如腹痛、腹胀、黄疸及黑便等。由于病情发展迅速,病程只有3~6个月。由此可见,高危人群进行监测筛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长期生存至关重要。建议高危人群一般每隔6个月需进行一次检查。”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肿瘤标记物成为癌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肝癌肿瘤标记物在肝细胞癌诊断上的作用愈发凸显,与影像诊断相辅相成,通过定期随访及早发现小肝癌的优势明显。

但在我国,分子标记物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疗效预判和复发预测体系。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肝癌早期诊出率低,而在日本,肝癌早期诊出占比为62%。早期发现对预后(预测疾病发展情况)有着重大的影响,肝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日本为43%,而中国仅为9.97%。

目前肝癌肿瘤标记物检测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小肝癌漏诊率高以及假阳性率高的局限性,因此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相关肿瘤标记物对于提高早期诊断率和诊断准确性意义重大。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肝胆胰外科唐伟教授指出:“临床医生期望发现敏感性和特异性能达到90%-100%的肝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目前的研究表明,AFP-L3为肝癌细胞特有,对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特异性良好。早在2005年,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经批准AFP-L3%作为原发性肝癌的预警指标。与此同时,联合检测多种肝癌相关肿瘤标记物也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AFP/AFP-L3/PIVKA II “三联检测”,是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肝癌早期联合标记物检测方案,约10分钟即可出联合检测结果,且AFP最低检测限为0.3ng/ml。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