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公众急救知识普及不到位,专家呼吁加强二级综合医院急救布局

通讯员 蒲欣 云海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
2017-07-26 07:56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在事故现场,最早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病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为急救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立即采取一些有效的应急方法,给伤患者必要、及时的救护,然后再转送附近医疗机构进行救治,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意外伤患者的伤残率甚至死亡率。

为加强学术交流,提高中日医师急救水平,近日由上海市浦南医院发起主办的“中日急救医学交流论坛”在浦南医院科学会堂举行。

大阪府三岛救命救急中心总部副主任秋元宽提出,进一步加强市民的急救教育,改善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的能力,非常重要。

秋元宽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自费赴沪十多次,对上海世博志愿者、武警官兵、社区居民、世博局工作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等进行院前急救及“AED”使用培训。在他看来,发生于医院之外的由于室颤导致的心跳停止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包括是否有目击者发现并开始心肺复苏,是否使用AED等仪器进行心脏除颤,同时有必要提高心肺功能骤停综合征的规范性集中治疗水平。目前在日本,目前针对高龄老人的急救医疗是一个重大课题。

浦南医院急诊科主任蒋兆华指出,目前市民急救知识的教育意识较为淡漠。对于突发事件的疏散自救、急救知识普及宣传工作依然不到位。经验证明,事故现场第一个发现者是否有急救能力,对于伤者能有多大生还机会,至关重要。

留日医学博士、浦南医院院长刘卫东教授指出,院前急救技术在市民中普及十分重要,但在上海,建立布局合理、急救能力及时有效的急救网络更为重要。

刘卫东教授认为,目前,上海要做好急救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就算是有好的急救医生和设备,由于接待人手有限,很多患者虽然已送到医院急诊室,但得不到及时抢救,失去了抢救的最佳时机,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实际上,上海不少二级医院完全具备急救能力和相关设备,有能力做到及时有效的抢救。为此,加强二级综合医院急救水平迫在眉睫。

二是要尽快建立医院内部急救的合理布局及流程管理。从软、硬件上真正做到布局合理、设备到位、训练有素、救治有效的急救“一站式”绿色通道,这点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