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游记》中吃粪治病确有医学依据,粪菌移植如何治肠炎?

王振宜 崔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
2017-07-29 12:05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话,不知大家是否印象深刻?唐僧师徒来到朱紫国时,朱紫国王久病难以治愈,不能上朝治理政事,只好贴出皇榜,来招纳北往东来、中华外国的天下贤士,为自己治病。而悟空却让八戒刮了半盏锅底灰,又接了少半盏马尿,搅和一处,搓了三个核桃大的药丸,将国王的病治好了。这虽是吴承恩戏里天马行空的想法,但艺术来源于生活,祖国医学的诸多医案、医话中不乏类似的案例,病例记载中疗效也是很明显。

《西游记》中,孙悟空用马尿加锅底灰制药,竟治好了朱紫国王。

我国东晋时期著名医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此描述的甚为详细。如:《卷七.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第五十五》“取剥马腹中粪及马尿洗,以粪敷之,大验,绞粪汁饮之,效”《卷五.治痈疽妒乳诸毒肿方第三十六》“又方,水煮马粪汁,以渍之”等等。

“牛子屎”、“马粪”、“烧鼠屎”、“驴屎”、“鸡屎”等等,真的可谓是物尽其用。“人中黄”也更是很早就作为药材纳入到中医药典集中。对现代人来说这看似荒诞离奇的东西,或许不久后又会重新回到人们视野。

“吃粪”并不是真的让人去吃粪便,而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衍生的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的治疗方法——“转粪疗法”或称“粪菌移植”。

随着现代生活饮食习惯,饮食物结构、种类的改变,以及环境、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肠炎”的人越来越多,而患了“肠炎”又很难治愈,尤其是炎症性肠病,病情反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面对现代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不一,更有不少病人症状控制欠佳,最终选择了手术治疗。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只能改变思路,谋求另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不要小看肠道内的微生物,其虽小,但却对人体机能的健康运作起着重要作用。人体胃肠道内生存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其数量惊人,甚至比人体细胞的总量还多,其中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它们与包括肠道在内构成的内环境中,通过自有的联系方式构成了自己的“生态链”,形成一定的“稳态”,对肠道功能的正常运作起着重要作用。而“肠炎”的发生与这种平衡的破坏存在一定联系。

肠道菌群在人类的疾病尤其是代谢综合征的进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大量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在宿主的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中充当了相当活跃的角色,并且对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性肠病,甚至肿瘤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该研究方向的火热,对肠道菌群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肠道菌群已经被认为是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虚拟器官,在机体的能量代谢、免疫系统的发生和功能调控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所谓“转粪疗法”或 “粪菌移植”,就是通过肠道菌群移植的方法纠正宿主异常的肠道菌群,从而影响免疫功能及“肠炎”的发生和发展。

“转粪疗法”中粪的来源?

首先并不是任何人的粪便都可作为粪便的提供者。目前有关粪便供体的选择和筛检仍无统一标准,相关研究中的捐赠者包括:家庭成员、志愿者、儿童等。因具体情况而异。

粪便转移的首要前提就是安全,粪便转移前供体都要进行血液、粪便及其他传染病的筛查。粪菌供体的选择仍是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

“转粪疗法”直接转移粪便吗?

正常人的粪便中,超过一半的量是由细菌组成,而剩下的部分则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粪菌转移”转移的是“菌”,而不是食物残渣。现有临床研究多是以粪便稀释后提纯的菌液作为转移物质或者制作成胶囊等形式,这样病人的接受度较高。目前该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转移菌的种类、比例尚未有固定的临床标准,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转粪疗法”中粪便转移途径?

国外已有学者将粪便定义为药物,但现代人并不一定能向古人一样能接受这样的“药材”。更不要说通过口服给药了。通过现有的技术,可以通过将菌液制成胶囊的形式,或者通过鼻胃管、消化道内镜、肠镜、灌肠等方式定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

“转粪疗法”效果如何?

目前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临床研究病例已有开展,疗效也各有差异,但该方法为“肠炎”的诊治打开了新的思路,在疾病的适当阶段,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肠炎”都可以用“粪菌移植”的治疗方法,也并不是疾病的不同阶段均可以用“粪菌移植”,当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炎症性肠病的病人,存在长期腹泻、便血等症状,后期身体抵抗力下降,粪菌移植也具有对患者造成潜在感染的可能性。

总之,对于该类疾病,患者应综合评估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在自己可控的外部条件下,趋利避害,为自己的后期恢复提供良好的外环境,并配合积极的治疗,才能为自己战胜疾病增加信心。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